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心包积液的临床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2-11-21 01:16陈润祥苏州市九龙医院心内科江苏苏州21502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心包消融术消融

陈润祥 (苏州市九龙医院心内科,江苏 苏州 215021)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心包积液的临床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

陈润祥 (苏州市九龙医院心内科,江苏 苏州 215021)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心包积液;危险因素

本研究对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术后发生心包积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处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选择在我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78例,其中男53例,女25例;年龄33~79〔平均(57.65±10.25)〕岁;病程1~13年,平均(7.83±5.14)年;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69例,Ⅳ级9例;其中阵发性房颤57例,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21例。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本组78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行左房后壁顶线消融,10例行左房右壁下线消融,13例行左侧峡部消融,9例行右侧峡部消融,10例行左心耳基底部消融,10例行碎裂电位消融,6例行上腔静脉消融。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射频消融术后心包积液 本组78例房颤中有11例患者发生心包积液,发生率达14.10%,其中1例患者在术后即出现急性心脏压塞,经心包穿刺,共抽取血液800 ml。其余10例患者均单纯发生心包积液。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冷汗、头晕等症状,经心脏超声确诊为心包积液,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持续进行心电、血压等生命体征监护,并给予补液支持,停止所有抗凝治疗措施,患者的病情均未恶化。将这部分患者作为心包积液组,而67例未发生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的患者作为无心包积液组。两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临床资料比较(±s)

临床资料 心包积液组(n=10)无心包积液组(n=67)t/χ2值P 值年龄(岁)56.12±10.43 58.25±10.02 0.85 >0.05病程(年) 7.34±5.01 7.94±5.03 0.49 >0.05男/女(n) 2/5 51/20 12.82 <0.05阵发性/非阵发性房颤(n) 4/2 53/19 1.28 >0.05左房大小(cm) 43.13±8.29 41.28±6.53 0.57 >0.05有/无基础疾病(n) 5/3 36/34 2.11 >0.05住院时间(d) 17.23±7.92 14.63±8.63 3.42 >0.05手术次数(次) 1.12±0.49 1.05±0.52 0.24 >0.05消融时间(min) 92.32±25.61 102.94±35.21 0.42 >0.05肝素用量(U) 11 232.00±4 452.00 9 928.00±1 024.00 0.22 <0.05左房后壁顶线消融(n) 4 16 1.02 >0.05左房右壁下线消融(n) 2 8 2.11 >0.05左侧峡部消融(n) 5 8 1.42 >0.05右侧峡部消融 3 6 3.01 >0.05左心耳基底部消融(n) 2 8 0.92 >0.05碎裂电位消融(n) 6 4 5.43 <0.05上腔静脉消融(n)33 4.21 <0.05

单因素分析发现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在性别、是否进行碎裂电位消融、上腔静脉消融等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对这些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女性和上腔静脉消融是射频消融术后出现心包积液的独立因素。见表1。

3 讨论

心包积血可致患者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如果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常常危及到患者的生命〔1〕;一旦发生及时行心包穿刺引流或外科手术修补是缓解病情、挽救生命的重要措施〔2〕。本研究表明女性和上腔静脉消融是房颤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心包积液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在房颤射频消融时应谨慎对待上腔静脉部位的消融,以减少术后并发心包积液的可能性〔3~5〕。心包积液是射频消融术后常见的急症。针对出现心包积液的患者,应持续进行心电、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护,并给予补液支持,停止所有抗凝血治疗;若无心脏压塞表现则继续保守治疗,观察24 h后若无症状加重可开始继续抗凝治疗〔6,7〕;若出现心脏压塞一般需要进行心包穿刺或开胸探查等紧急处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治疗失败后需更进一步处理,否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8〕。

1 章 黎,郑红薇.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6):453-4.

2 李 杰,孙淑萍,付佳青.3例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中发生心脏压塞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46-7.

3 陈松文,刘少稳,林佳雄,等.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包积液的处理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9):801-6.

4 谷岩梅,杨 莉,解 芳,等.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心脏压塞的早期识别与监护〔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2):2052-3.

5 邢瑞娟,葛龙梅.射频消融术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25):105-6.

6 宁尚秋,刘文娴,陈立颖,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1;30(3):226-8.

7 宁尚秋,刘文娴,陈立颖,等.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九例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554-5.

8 王林凤.创伤性心脏压塞9例的急救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0;9(2):133-4.

R541.7

A

1005-9202(2012)17-3799-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96

陈润祥(1972-),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疾病方面的研究。

〔2012-06-11收稿 2012-07-09修回〕

(编辑 袁左鸣)

猜你喜欢
心包消融术消融
消融
心脏磁共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预测价值
左下肢黏液型脂肪肉瘤术后复发并心包转移1例
完全性心包缺如一例并文献复习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效果
心包穿刺的诊断及治疗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肝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