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下老年人大肠息肉切除术后病理及镜下特点

2012-11-21 01:15王明涛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消化一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癌变结肠镜大肠

王明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消化一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结肠镜下老年人大肠息肉切除术后病理及镜下特点

王明涛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消化一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大肠息肉;结肠镜

大肠息肉是常见的消化道肠黏膜病变,在临床常见且多发〔1〕。大肠息肉发病隐晦,只有病变部位范围较大时才会产生临床症状。多数息肉会发展为腺瘤甚至癌变,所以研究分析其病理和临床特点对疾病诊断和防治癌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结肠镜行大肠息肉切除术可在术前、术中、术后准确了解大肠息肉部位、大小、形态和病理特点等,是目前临床常应用的最佳诊治手段。本研究分析老年人大肠息肉患者行结肠镜下切除术的病理和镜下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09年3月我院老年人大肠息肉患者678例,其中男433例,女245例;年龄65~88(平均74.25)岁;临床表现:便血或大便异常者198例,腹痛164例,腹泻122例,其他194例;息肉分布部位:直肠224例,乙状结肠156例,降结肠95例,横结肠102例,升结肠89例,盲肠12例。另选678例中青年大肠息肉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452例,女226例;年龄38~59(平均44.57)岁;临床表现:便血或大便异常者194例,腹痛162例,腹泻135例,其他187例;息肉分布部位:直肠225例,乙状结肠147例,降结肠102例,横结肠99例,升结肠88例,盲肠17例。两组除年龄外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为单发息肉,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和结肠镜下判定的息肉大小、形态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患者均在征询本人及家属同意下行结肠镜下大肠息肉切除术,手术时间为获取病理结果日期的2 w后。

1.2 治疗方法 术前行结肠镜常规检查前先对患者行常规聚乙二醇电解质清洁肠道,以患者呼吸平稳、睫毛反射消失、浅睡

眠开始判定为其已被麻醉。应用奥林巴斯260型电子结肠镜检查全结肠,检测方法为先进镜到回盲部,然后一边退镜一边行全结肠检查。全结肠检测时若发现息肉,记录其大小、病变部位和表面形态,依据息肉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息肉切除方案,切除方法有活检钳直接钳除术、高频电凝切除术、微波灼除术和黏膜分次切除术等。行黏膜分次切除术时应满足息肉体积>3.0 cm,在黏膜下注射适量生理盐水后分块逐步切除;行高频电凝切除术时,对于体积较大、基蒂偏粗或基底过宽的息肉,应在其基底处注射1∶10 000浓度的肾上腺素溶液或甘油果糖液以防止术后穿孔或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嘱咐患者禁食,及时行补液、静脉滴注,适量应用止血药。术后摘除的整块息肉回收并送病理检查,息肉回收率100%。

1.3 统计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应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结肠镜下老年人大肠息肉临床特点 老年组和对照组大肠息肉体积、基底和形态差异显著(P<0.05),结肠镜下老年人大肠息肉体积在2.0 cm以上者较中青年组多,基底与形态为有蒂、分叶者较中青年组多。见表1和表2。

表1 两组大肠息肉体积大小〔n(%)〕

表2 大肠息肉的基底与形态〔n(%)〕

2.2 术后老年人大肠息肉病理检查结果 老年组术前术后病理检查无显著差异(P>0.05),相符度较高。见表3。

表3 老年组术前术后大肠息肉病理检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大肠息肉发生部位常以直肠与乙状结肠居多。大肠息肉病理特征可分为肿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增生性和炎症性息肉〔2〕。有文献研究证实病理类型为绒毛状腺瘤的大肠息肉患者癌变可能性较管状腺瘤性息肉者大,这是因为腺瘤增大可导致其内部绒毛状成分逐渐增加,加重息肉不典型增生,最终恶化肿瘤〔3〕。还有文献证实腺瘤性息肉可在2 w内转化为结直肠癌,转化率为60% ~90%〔4〕。大肠息肉发病缓,临床不易被发现而漏诊。对于老年人来说,大肠息肉漏诊极易引发肿瘤或癌变,严重影响其生命健康,所以老年人出现便血、腹痛腹泻时应及时就医并定期进行结肠镜全结肠探测。结肠镜检查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已成为诊治大肠息肉最好的方案。结肠镜检查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全肠道检查,提高大肠息肉检出率,能帮助医务工作者清晰直观地了解息肉大小、形态、分部部位和病理特征等。结肠镜检查最大优势在于能行病理活检,帮助初步确定息肉病理,为疾病诊治提供客观依据。但结肠镜也会出现10%~20%左右漏诊率,在行结肠镜的全结肠检查时,发现息肉应仔细观察、准确活检才能提高术前术后病理检查相符度,降低漏诊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大肠息肉体积超过2 cm者约占20%左右,这与文献报道一致〔5〕。大肠息肉直径大于2 cm的老年患者进展为肿瘤或癌变的概率高达50%〔6〕,所以及时检出息肉可避免癌变发生,降低息肉癌变率。本研究证实结肠镜下老年人大肠息肉体积较大,镜下特点较为突出,提示临床宜尽早确诊及治疗老年大肠息肉,避免疾病恶化。有研究显示,息肉癌变率不仅与息肉大小有关,还和息肉基底与形态密切相关〔7〕。有文献指出分叶息肉、广基息肉的癌变概率较光滑息肉、有蒂息肉高〔8〕,本研究结果提示老年组分叶息肉和有蒂息肉的检出率高于中青年组。提示要重视提高老年人大肠息肉检出率,间接降低癌变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结肠镜下病理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检测结果一致,说明结肠镜下得到的初步定性病理诊断具有一定可信性,能反映息肉病变部分特点。

1 王娜娜,潘文胜,沈 虹,等.大肠息肉内镜下治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09;24(3):280-2.

2 鲁 劲,何剪太,廖春秀.结肠镜下诊治老年性大肠息肉的临床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6):51-62.

3 Lieberman DA,Weiss DG,Harford WV,et al.Five year colon surveillance after screening colonoscopy〔J〕.Gastroenterology,2007;133(4):1077-85.

4 Abe S,Terai T,Sakamoto N,et al.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nonpolypoid colorectal tumors as viewed from the patients'background〔J〕.J Gastroenterol,2006;41(4):325-31.

5 房淑华.大肠息肉256例分析〔J〕.中华医药杂志,2003;3(10):45-6.

6 李楚强,王连源,陈勉穗,等.大肠息肉的临床特征和结肠镜诊疗特点〔J〕. 广东医学,2000;21(7):560-1.

7 刘少俊,沈守荣,唐五良,等.无痛结肠镜技术在老年人结肠息肉治疗中的应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9;29(3):389-91.

8 李 曦,罗和生.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结肠疾病和结肠镜检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3):200.

R735

A

1005-9202(2012)17-3801-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98

王明涛(1973-),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内镜治疗研究。

〔2011-09-14收稿 2011-12-26修回〕

(编辑 袁左鸣/张 慧)

猜你喜欢
癌变结肠镜大肠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癌变·畸变·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老年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
《癌变 ·畸变 ·突变》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证书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癌变1例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LC3和beclinl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意义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