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的对比研究

2012-11-25 01:24邢学勇李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气肿导丝插管

邢学勇 李慧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的对比研究

邢学勇 李慧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的应用价值,提高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方法147例需要气管切开的患者前瞻性随机性分为两组,PDT组72例,传统气管切开(OT)组75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DT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OT组,P<0.05;PDT组操作时间明显比OT短,P<0.01)。2组切口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迅速,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明显优于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术,可用于危重患者的紧急抢救。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传统气管切开术;人工气道

气管切开为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常用方法。传统气管切开术的耗时长,损伤大,操作复杂,常需要相关专科人员。自1985年Ciaglia改进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后的20余年来,PDT因其操作简单、迅速,并发症少,而在重症医学科逐渐开展。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对72例重症患者行PDT术,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以资借鉴。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7例均符合气管切开指征且无禁忌症。其中重型颅脑损伤78例,脑血管意外32例,多发伤27例,颈髓损伤8例,慢阻肺2例。男82例,女65例,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58.5岁。PDT组 72例,APACHEⅡ评分为(19.52±4.31)分,OT组 75例,APACHEⅡ评分(20.47±6.12)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①PDT组有ICU医师操作,采用PORTEX标准气切套管。方法如下:患者仰卧,颈肩部垫物,头后仰,暴露颈部,选颈前正中线2-4软骨环间隙为穿刺点,如有气管插管,可事先退出在穿刺点之上(一般距门齿16~18 cm),2%利多卡因局麻,穿刺针接2~3m l生理盐水后进针,有落空感后回抽有气泡,气泡要通畅、大量,送外套管及退穿刺针,送入导丝10~15 cm,退出外套管,在穿刺点左右横形切皮1.5 cm左右,沿导丝依序扩张皮下组织及肌层和气管壁,扩张钳沿导丝扩张气管前壁前方的软组织、气管,扩张要适度,退扩张钳,沿导丝放入气切套管,拔出内芯和导丝,吸痰,确定套管在气道内,拔除气管插管,手术结束。②传统气管切开有耳鼻喉科有经验的医师操作,操作方法参阅相关教科书。

1.3 并发症的判断 手术出血(包括术中及术后):切口内出血>50m l;低氧血症:SpO2<80%;切口感染:切口红肿>1 cm,且有脓性分泌物;气胸及皮下气肿:体检及胸片证实[1]。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8.1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荟萃分析,传统的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大、手术耗时长、术中患者耐受性差及并发症多(如大出血、呼吸停止或窒息、气胸和纵隔气肿、心跳骤停等)等缺点[2]。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具有简单、迅速、损伤小的优点,已在重症医学科广范应用,更有报道,PDT是气管插管困难最佳选择之一[3]。PDT有效的避免了ICU重症患者的再次创伤;降低了院内感染率,值得在ICU推广。但PDT费用高,亦有其适应证及禁忌症,手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及局限性,尚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气管切开,可作为人工气道建立的补充办法。

[1]李玮,郑文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中国临床医学,2009,16(3):474-475.

[2]王守森,王如密,等.气管切开术中意外的临床反思.中国急救医学,2002,22(1):47-48.

[3]顾永良,姚亮,等.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总结.中周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5):299-300.

453400 河南宏力医院

2.1 PDT与OT组的手术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PDT与OT组的手术情况比较

组别 出血 气胸及皮下气肿 切口感染 术中低氧血症 手术时间 切口长度PDT 2 0 0 1 8.6 ±3.2 1.3 ±0.4 OT 4 4 6 3 28.2±9.6 3.8 ±0.5

2.2 表1结果分析 PDT组平均出血量较0T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2例PDT组出血(>50 m l)较多共两例,1例在术中,可能损伤较大的血管,1例术后第3天,可能与患者烦躁、套管摩擦、血管变异等有关,2例均经油纱条局部加压填塞而出血停止。PDT组手术切口感染率及皮下气肿、气胸的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低于OT组。OT组由于切口大,专科医师由于担心发生皮下气肿,缝合常不严密,术后切口溢痰常见,高达30.67%(23/75),是导致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而PDT组由于切口密闭严实,无一例感染。PDT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4.16%(3/72),明显低于OT组22.67%(1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组手术时间明显小于OT组,P<0.01。提示当危重患者需要紧急建立人工气道而又无法气管插管(如颈椎损伤)或气管插管困难时,如无禁忌症(局部解剖异常如气管异位、巨大甲状腺肿、肿瘤等,局部感染,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婴幼儿、颈部外科手术史等),可在面罩加压吸氧的同时首先选择PDT,同时做好OT的准备。PDT组由于技术微创,切口小,而OT组由于术中需要充分的暴露视野,切口及创伤大,P<0.05。

猜你喜欢
气肿导丝插管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反刍动物气肿疽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羊气肿疽的诊断及防制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中应用技巧分析
运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协助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
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疗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