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2-11-25 01:23王丽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乐克阵发性持续时间

王丽娜

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丽娜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1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61~80岁,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6.25 mg,2次/d口服,做为起始剂量。另一组为观察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62~88岁,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9 g,3次/d口服,疗效不佳时两组分别将倍他乐克逐渐加至25 mg,2次/d口服,共观察4周。观察治疗前后每周心房颤动发作次数、房颤持续时间及两组患者服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药物治疗后每周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治疗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有效,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疗效优于单用倍他乐克。

倍他乐克;稳心颗粒;心房颤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内科住院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选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68~88岁,其中冠心病10例,高血压病9例,其他不明原因的

2例;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65~86岁,其中冠心病11例,高血压病8例,其他不明原因的1例,所有病例均行相关检查同时排除严重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甲亢、低血压(90/60 mm Hg)、电解质酸碱失衡紊乱、创伤手术引起的房颤。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无锡市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6.25 mg,2次/d口服,做为起始剂量,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公司生产)9 g,3次/d口服,疗效不佳时两组分别将倍他乐克逐渐加至25 mg,2次/d口服,共观察4周。

1.2.2 观察指标与方法通过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的临床疗效,记录服药前1周内及服药治疗结束后1周内房颤发作次数、房颤持续时间等情况,房颤持续时间以1周内发作时间均值计算为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率不低于50次/min,血压不低于90/60 mm Hg,低于上述标准则停用倍他乐克。

1.2.3 疗效判断标准 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评定。显效:心悸症状消失,心电示波观察或动态心电图明显改善,心房颤动发作基本控制或频发转为偶发;有效:心悸症状大部分消失,心电示波观察或动态心电图有所改善,房颤发作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

50%以上,或频发转为多发,或多发转为偶发;无效:心悸症状和心电示波观察或动态心电图无变化或加重。

1.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治疗后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房颤动发作次数比较 对两组药物治疗前后,每周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做组内比较,结果示:两组治疗后每周心房颤动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并对两组治疗后做组间比较,结果示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明显,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房颤次数(次/周)(±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房颤次数(次/周)(±s)

注:■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0 4.36±0.55 2.67±0.56■观察组 21 4.81±0.61 1.56±0.53■▲

2.2 两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比较 对两组药物治疗前后,每周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做组内比较,结果示:两组治疗后每周心房颤动持续的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并对两组治疗后做组间比较,结果示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明显,P<0.05,见图1。

图1 两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比较

2.3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结果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2例患者有头晕、恶心、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但持续时间短,无需减量或停药即可恢复,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阵发性AF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呈显著增长趋势[2],年龄是与AF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75岁以上可达10%以上。近年来AF的治疗措施虽有长足进展,射频消融、起搏治疗及外科手术解决了部分AF的治疗问题,但这些项目仅有少数大型医院及心脏中心能开展,在我国AF仍以药物治疗为主[3],现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仍不理想,5年内仅有43%能维持窦性心律[4],且长时间用药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失常、肺纤维化等多种严重不良反应。经电生理研究证实,稳心颗粒对K+、Na+、Ca2+离子通道有调节作用,具有的多靶点作用特性使其可能作用于不同的离子通道,产生对离子通道功能紊乱的调节作用。这些作用已被众多学者得到证实[5]。

本研究通过应用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阵发性AF,使AF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揭示了稳心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同时本实验还观察发现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可进一步改善AF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治疗中均未发现明显的负性心率和负性肌力作用,且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阵发性AF,既克服了单用中药收效慢的特点,又克服了单用倍他乐克量大时引起较多的不良副反应,又能有效的改善AF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起到了标本兼治的作用,其疗效明显高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心律失常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本实验局限性:由于本实验观察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观察指标较少,其两药合用的远期疗效及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1]中国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国部分地区心房颤动住院患者回顾性调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2):913-916.

[2]Tsang TS,Gersh BJ.Atrial fibrillation:an old disease,a new epidemic.Am JMed,2002,113(5):432-435.

[3]曾定尹,关启刚.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3):170-172.

[4]Nichol G,McAlister F,Pham B,et al.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antiarrhythmic agents at promoting sinus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Heart,2002,87(6):535-543.

[5]刘峰,兰燕平,周筠,等.稳心颗粒对家兔左心室内、外膜电生理特征的影响.心脏杂志,2006,18(6):22-25.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内科

心房颤动(AF)是心房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可导致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及心排血量下降,更可引发血栓栓塞,使中风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成倍增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呈显著增长趋势,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达3%[1]。阵发性AF是AF的一种特殊类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尽管大部分患者可在24 h内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患者转变为持续性AF,故如何长期维持这部分患者的窦性心律非常重要,尤其是老年人,往往存在窦房结的退行性变、肝肾功能的减退,因此在药物的选择上注重治疗作用的同时更要重视不良反应,特别是治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效应,对心肌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等,均给老年阵发性AF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国内外研究学者应用倍他乐克治疗AF取得了良效,但对于中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阵发性AF,国内外报道尚少。本研究通过应用倍他乐克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阵发性AF患者,减少AF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改善症状,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乐克阵发性持续时间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与倍他乐克联合在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大剂量倍他乐克在老年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倍他乐克可以让人长寿?
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理
胺碘酮联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
近10年果洛地区冻土的气候特征分析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