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2012-11-25 01:24原树云宋令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己糖唾液酸纳洛酮

原树云 宋令瑄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原树云 宋令瑄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两组治疗7 d后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均可提高患儿NBNA的评分(P<0.01),并且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的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HIE可以明显改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纳洛酮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由于围生期遭受窒息、缺氧、缺血等不良因素所引起的脑损伤性疾病;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可以在本病严重者中产生,是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癫痫等儿童神经系统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对由于HIE而造成的脑损伤患儿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1]。我们自2008年开始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HIE患儿86例,符合2004年l1月长沙会议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HIE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排除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以及颅内出血、败血症等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足月儿19例,早产儿31例;出生体质量1.3~4.5 kg,平均(2.8±0.8)kg,轻度窒息17例,中度窒息27例,重度窒息6例。对照组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足月儿12例,早产儿24例;出生体质量1.4~4.7 kg,平均(2.9±0.7)kg;轻度窒息12例,中度窒息20例,重度窒息4例。两组患者性别、生产月份、体重、病情轻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维持血糖在适当水平、降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控制惊厥、消除脑干症状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予于脑细胞营养药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纳洛酮0.03~0.05 ms/(kg·d)入5%葡萄糖30 ml静脉滴注,1次/d,3~4 h内滴完,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商品名申捷,山东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46213)20 mg/d静脉滴注,7 d为1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3]显效:7 d内意识转清,呼吸平稳,肌张力恢复,原始反射可引出,惊厥明显减轻或停止。有效:7 d内意识转清,呼吸平稳,肌张力有改善,原始反射部分引出,惊厥减轻。无效:治疗后各项指标7 d无明显好转。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比较采用riddi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疗效的比较 两组等级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疗效的比较(例)

2.2 两组NBNA评分的比较 经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均可提高患儿NBNA的评分(P<0.01),并且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HIE是指各种处于围产期的新生儿由于窒息而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脑部病变,最主要的原因是围生期窒息,其发病的核心是缺氧,可引起脑损伤,是导致新生儿急性死亡或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HIE发生的其他主要原因为出生后肺部疾病、心脏病变及严重失血[4,5]。NBNA评分能对新生儿的行为能力、各种神经反射及状态进行全面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行为神经检查方法,能早期发现新生儿脑功能异常[6],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率极高。

HIE一直是儿科治疗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我们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研究中显示疗效满意,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均可提高患儿NBNA的评分(P<0.01),并且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纳洛酮治疗的治疗组提高更明显(P<0.05)。神经节苷脂分子由一个疏水的神经酰胺部分和一个亲水的唾液酸寡糖基组成,是一族异构的含唾液酸的膜糖脂。它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细胞的组成成分,神经节苷脂极易通过血一脑屏障,镶嵌在受损的神经细胞上,可以选择性抑制谷氨酸受体过度激活而产生的各种病理改变,具有抑制细胞内钙的超载及NO的合成,降低氧自由基,抑制细胞凋亡,抗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减轻脑水肿等作用[7]。由于神经节苷脂是人体本身就有的物质,所以正常人体对于纯化的神经节苷脂耐受性良好[8],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剂,在神经元细胞分化、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哺乳类动物神经组织中主要的神经节苷脂之一。研究证实,β-内啡呔可以加重HIE低氧血症、酸中毒,释放越多病情愈重,含量增加与HIE病情轻重呈正相关[9]。纳洛酮为阿片受体能特异性拮抗剂,能有效阻断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引起的意识障碍,呼吸抑制等。使中枢性呼吸衰竭得到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得以改善,这样也增加了脑部的血氧供应。目前很多专家认为对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惊厥者,及时应用纳洛酮具有显著疗效,并且纳洛酮也有可能减轻或减少后遗症的发生[10]。

[1]王世富,李府.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神经干细胞研究进展.临床儿科杂志,2009,36(5):299-301.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中华儿科杂志,2005,143(8):561-562.

[3]Thoresen N,Whitelaw A.Cardio-changes during mildtherapeutjc hypotherm ia and rewanuing in infant with hy-poxic-isehemic encephalopathy.Pediatrics,2000,106(1pt1):92-99.

[4]舒智源,张凯,叶小英,等.纳络酮、丹参酮联合新生儿抚触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研究,2010,2(3):133-134.

[5]徐广范,李培国,于新环.复方丹参+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MDA的改变及疗效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21(2):89-90.

[6]张宝珍.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6l例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0,8(2):49-50.

[7]刘静炎.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0):77-78.

[8]江玉梅.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6例临床观察重庆医学,201 0,39(1):127.

[9]吴海霞,厉吉霞.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7.

[10]郭怀英.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O例观察.药物与临床,2010,17:60-61.

450006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表2 两组NBNA评分的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NBNA 评分对照组 36 治疗前15.62±7.19 36 治疗后 27.93±10.43**治疗组 50 治疗前 15.19±7.24 50 治疗后 34.72±11.28**#

猜你喜欢
己糖唾液酸纳洛酮
唾液酸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唾液酸及在母婴食品中的应用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灰霉病对番茄叶片蔗糖转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己糖对杜兴肌肉萎缩症核酸药物Pip5e-PMO跳读活性研究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疑致过敏性休克1例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
血清唾液酸测定对新生儿及幼儿期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意义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早期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期颅脑损伤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