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2012-11-25 01:24张继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肺源氧分压动脉血

张继才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张继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显著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低分子肝素钙;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为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改变,出现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扩大,可伴有右心功能衰竭,常并发肺动脉血栓。本文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0例,排除有肝肾功能障碍、脑卒中病史、糖尿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7.58±6.02)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8.29±5.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低流量吸氧、镇咳祛痰、解痉平喘、抗生素抗感染,强心药物、利尿剂等,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 U,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1次,连续应用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动脉血气指标。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后血氧分压上升超过10 mm Hg或者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超过10 mm Hg,心功能改善超过2个级别;有效:患者治疗后氧分压上升低于10mm Hg,心功能改善1个级别;无效: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均无改善,心功能无改善或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均有所升高,二氧化碳分压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比较(mm Hg)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与肺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有关,同时还与气道反复感染及长期低氧血症有关。当缺氧、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存在时,容易导致继发性红细胞水平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肺微血管栓塞机会增加,由于肺血管阻力增高,肺循环血流受阻,从而并发血栓形成,进一步加重呼吸症状,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1]。针对上述机制,采用抗凝治疗能够减少血栓形成,有助于降低肺动脉高压,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血液黏度。

低分子肝素钙具有抗凝药理作用,在体内外均有抗凝效果。低分子肝素钙能够通过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凝血途径抑制物,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凝作用[2]。有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对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血流循环[3]。低分子肝素钙有一定的降脂效果,对炎症反应介质的活性及炎性细胞功能有抑制作用,可起到一定的抗感染效果。

本研究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并与常规治疗比较,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1]李树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78例临床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4):137.

[2]李海明,张华茹.低分子肝素钙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疗效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04,11(3):312-314.

[3]岳庆祝.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5826-5827.

476200 河南省柘城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肺源氧分压动脉血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俯卧位通气在ARDS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
基于《TiO2基阻变存储器件性能》的教学实践探索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载人航天器组合体氧分压控制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