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及胃肠道反应影响的效果观察

2012-11-25 01:23周俊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恶心胃肠道化疗

周俊芳

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及胃肠道反应影响的效果观察

周俊芳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焦虑及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焦虑值及胃肠道反应的次数及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降低抗肿瘤化疗患者的焦虑及胃肠道反应效果明显。

舒适护理干预;肿瘤化疗;焦虑;胃肠道反应

随着医学的发展,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断涌现及抗肿瘤化疗的合理应用,使得抗肿瘤疗效改善较大。然而,多数抗肿瘤药物在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亦可损伤正常组织细胞。当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被损害的时候[1],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2]。在肿瘤的诊疗过程中,常见的患者不良的生理心理反应包括烦躁、恐惧、焦虑、悲观失望、抑郁,而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出现又可加重化疗的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并能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佳状态,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程度[3]。为减轻肿瘤患者的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以及化疗过程中的胃肠道反应,笔者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7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用了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乐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14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4例,女56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胃癌30例,食管癌30例,肺癌20例,子宫癌16例,乳腺癌18例,肝癌16例,恶性淋巴瘤6例,结肠癌4例,140例患者均完成化疗疗程。

2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的人数及程度也相应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值及胃肠道反应的比较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比较

表2 化疗之后2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比较

3 讨论

肿瘤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张惠兰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心理反应异常时,血小板(PLT)摄取游离5-HT的能力较心理反应正常时低,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增加[8]。有研究表明[9],部分化疗患者的胃肠道反应与患者的心理作用相关,化疗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是对化疗的“条件反射”,称为预期性呕吐(亦可称为条件性呕吐)。化疗患者通过所谓的“化疗学习”过程,出现了预期性恶心呕吐,是化疗的“心理负反应”,通过对化疗患者进行“化疗再学习”,可以消除患者的预期性呕吐。对肿瘤患者进行药物化疗的同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和胃肠道反应,根据肿瘤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干预,给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后,改善了患者的焦虑状态,同时,使患者化疗期间的的胃肠道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抗肿瘤化疗治疗进行顺利,提高了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1]文红英,张小燕.舒适护理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中外医疗,2009,28(32):144-145.

[2]徐瑞彩,周文红,韩红玉,等﹒舒适护理在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体会.山东医药,2007,47(5):56.

[3]何金玲,高艳.舒适护理对改善高龄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3):85.

[4]龙华.胃充盈度对化疗所致呕吐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2006,21:507-508.

[5]薛聚香.综合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3,20:12-14.

[6]吴敏洁,陈银娣.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3):140-142.

[7]汤钊猷.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27.

[8]张惠兰,陈容秀.肿瘤护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5.

[9]王建平.肿瘤病心理干预进展.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25(5):298-300.

614000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肿瘤科

1.2 方法 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70例(采用护理干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护理评估,心理干预,饮食干预,治疗干预和舒适干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种类及临床用药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过去均无焦虑、抑郁等病史,接受抗肿瘤化疗前均无胃肠道不适症状。入院当天,由主管护士向患者讲解化疗的目的、方法,化疗药物的名称以及常见的不良反应,化疗及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常规项目需要进行检查等。

1.3 护理干预措施

1.3.1 护理评估 抗肿瘤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占所有化疗患者的60%[4],化疗前应详细了解患者年龄、家庭情况、饮食习惯、心理状况、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是首次还是再次化疗等情况。

1.3.2 心理干预 主动了解患者负面情绪及产生的原因,采取心理干预技术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给患者解释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并告诉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的,向患者介绍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让患者意识到心理因素在化疗过程中的肯定作用,提高化疗的信心。

1.3.3 饮食干预 化疗常可导致患者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合理饮食,可避免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并且还可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在呕吐后应坚持进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2000 ml的尿量,呕吐间期可进食新鲜水果、蔬菜。

1.3.4 治疗干预 抗肿瘤化疗引起的呕吐分为急性、延迟性和预期性[5]。预防性使用止吐剂,从多个环节阻止呕吐的发生。化疗前30 min使用止吐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胃肠道反应,从而增强患者接受化疗的信心,提高患者化疗期的生活质量。

1.3.5 舒适干预 保证病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避免各种不良的刺激。

1.4 评价方法

1.4.1 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1周后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给患者进行一次评分,40分为焦虑症状的分界值,最高分为80分,>60分为重度焦虑,50~59分为中度焦虑,40~49分为轻度焦虑,<40分为无焦虑[6]。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的变化

1.4.2 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胃肠道反应,采用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分度标准[7]将恶心、呕吐分为5级,即0级:无恶心、呕吐;1级:有恶心、无呕吐;2级:有呕吐,但可控制;3级:频繁呕吐,需治疗;4级:难于控制的频繁呕吐。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猜你喜欢
恶心胃肠道化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题出的太恶心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跟踪导练(二)(3)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