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2-11-25 01:24刘文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6期
关键词:外展置换术髋关节

刘文华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刘文华

目的探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本文通过对3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详细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后康复指导、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按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术后24个月Harris评分为(91.0±1.1)分,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可以促使患者髋关节功最大程度恢复、避免发生并发症、最终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表面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相比,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手术(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HRA)保留了较多的股骨侧骨量,优化了股骨近端的应力传导性能,术后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更好[1]。目前,对髋关节炎患者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是一项切实可靠的治疗手段,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对患者也很重要,可以促使患者髋关节功能最大程度恢复、避免发生并发症、最终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对38例(42髋)患者施行了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现将护理心得汇报如下。

本组38例(42髋)患者,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8~64岁,平均47.7岁,术前Harris评分(43.0±10.2)分。术后常规抗凝与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术后第1天可坐起,第3天助行器辅助下行走,l周后部分负重行走,1个月后腱侧侧卧和完全下蹲。

2 治疗和护理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术后X线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并发症出现,出院时屈髋均达到90°,步行出院。随访12~52个月,平均29.2月。髋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法评定,记录患髋屈髋、外展活动度。术后24个月Harris评分为(91.0±1.1)分,较术前明显提高。

表1 HRA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比较(±s)

表1 HRA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比较(±s)

术前 术后24月 P值Harris评分43.0±10.2 91.0±1.1 <0.05屈髋度(°) 28.72±4.5 113.0±3.7 <0.01外展度(°)21.3±2.8 42.7±3.0 <0.05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髋关节炎患者因髋关节疼痛、髋关节功能受限,影响了生活质量。本组患者平均年龄47.7岁,大多是家庭的顶梁柱,所以非常关注手术效果,又担心手术失败,缺乏此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患者常常焦虑不安,心存恐惧。因此,床位医生及护士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向患者介绍髋关节炎的相关知识,全髋置换术的手术简要过程及注意事项,患者如何配合等。使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有初步认识,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1.2 术前指导 医护人员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手术耐受力。护士通过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活动水平的评估进行如下指导:①引体向上运动:患者平卧于床上,用双手抓住吊环,使身体上抬,直至臀部离开床面,每次坚持5~10 s后放下,持续10 min,3次/d。②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训练:指导患者患肢大腿肌肉先绷紧,坚持3~5 s后肌肉再放松10 s,每次20~30回,4~6次/d,循序渐进。③腓肠肌的肌肉训练:指导患者行患肢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屈运动,每次20~30回,4~6次/d,运动时膝关节保持伸直位。④进行上肢肌力练习:做扩胸运动同时深呼吸,每次20~30回,4~6次/d。⑤训练床上大小便。⑥加强营养支持。

[1]Treacy RB,Mcbryde CW,Pynsent PB.Birmingham 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A minimum follow-up of five years.JBone Joint Surg Br,2005,87(2):167.

[2]杨文艳.人工髋关节术后患肢渐进式功能锻炼的临床观察.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439.

21300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

3.2 术后护理

3.2.1 病情观察 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予心电监护、吸氧,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变化,监测体温变化,如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处理。②观察伤口敷料的渗血情况及伤口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保持引流通畅,防止管道折叠及脱落,防止逆行感染,一般术后2~3 d,24 h引流液低于50 ml/d后拔管。③指导患者患肢保持髋关节外展10°~20°、屈曲10°~15°中立位,避免内收内旋。

3.2.2 康复锻炼 术后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遵循早期、循序渐进的锻炼原则[2]。术后康复锻炼内容如下:①术后6 h继续行患肢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训练及腓肠肌的肌肉训练,方式同术前。②术后1 d可床头摇高,小于30°,加强股四头肌、臀肌的收缩训练。③术后2日除以上训练外,可开始行髋、膝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足跟不离开床面。④术后3~5 d病情许可下可在医护人员陪伴下行站立外展及抬腿练习,坐起时宜缓慢,以防体位性低血压。⑤术后1~2周,根据患者年龄选择双拐或助行器行部分负重训练。功能锻炼一定要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进行,防止发生髋关节假体脱位。

3.2.3 并发症护理 ①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当日起正确使用下肢气压泵,每次30分钟,2次/d,以促进静脉回流。②防止泌尿系感染,留置导尿期间,保持会阴部清洁,会阴护理2次/d,每日按SOP规范评估尿管在位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尿管。

3.3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出院后三个月内注意不要交叉腿、不要坐沙发或矮椅、不要床上屈膝而坐、不要弯腰拾物、坐位不要前倾,以防髋关节脱位。每日在助行器或双拐协助下做站立位练习,包括外展和屈曲髋关节,循序渐进,不要过分疲劳。此外,还要指导患者控制体重及适当活动,戒除烟酒。复诊时间分别为术后第1、3、6、12个月,以后每年一次。

猜你喜欢
外展置换术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外展项目的运营和管理初探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