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品牌类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的保护

2013-01-05 06:03孙志国何岳球定光平王树婷黄莉敏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注册商标老字号重庆市

孙志国,何岳球,定光平,王树婷,黄莉敏,

(湖北科技学院 a.鄂南文化研究中心;b.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中华老字号”沿袭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痕迹,具有独特的工艺和经营特色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取得了社会广泛认同,赢得了良好商业信誉的企业名称,以及老字号产品品牌[1-2]。因此,中华老字号是品牌类文化遗产[3]。

2006年4月10日,商务部发出《商务部关于“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商改发〔2006〕171号)》、《“振兴老字号工程”工作方案》《“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并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通过重新认定、政策引导、文化宣传等多种手段,指导老字号企业继承和发展传统技艺和文化,创新经营方式,利用品牌优势实现新的发展。2007年4月13日,商务部印发了《“中华老字号”标识使用规定》。

重庆市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与许多老字号商家。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都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家史而最终统领一行,也是人们公认的质量的同义语。现代经济的发展,使有些老字号显得有些失落,但它仍以自己的特色独树一帜[4]。为重庆市更好地传承品牌类文化遗产,振兴老字号工程,我们研究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类文化遗产的中华老字号认定现状与保护对策。

一、我国中华老字号的认定

1991年,原国内贸易部在中国内地全行业认定老牌企业,并有1 600余家老牌企业被授牌。此后此认定工作暂停15年。2006年商务部启动中华老字号的认定工作,并重新认定“中华老字号”。

中华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按照《“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试行)》有关要求,经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组织申报,有关机构和专家认真审核,并经社会公示,商务部于2006年、2010年,先后决定认定第一批、第二批共1 128个企业(品牌)为“中华老字号”。另有9个企业(品牌)因社会公示结果被取消中华老字号。

这些中华老字号涉及29个省市自治区(表1),其中,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天津等省份最多,仅海南、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尚未有认定的“中华老字号”。

二、重庆“中华老字号”

“中华老字号”名单中,重庆市目前仅有19个(涉及18家企业,19件商标)(表2),只占全国的1.68%,列全国22位,占直辖市的4.97%,远不及上海、北京、天津(表1)。

重庆“中华老字号”中,餐饮住宿行业有4个:重庆桥头火锅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桥头)、重庆市商务集团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注册商标:老四川)、重庆市商务集团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注册商标:颐之时)、重庆小洞天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小洞天饭店(注册商标:小洞天);商业行业有2个:重庆华华实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华华)、重庆精益高登眼镜连锁有限公司(注册商标:精益高登);食品加工行业有12个:重庆市江津酒厂(集团)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几江)、重庆白市驿板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商标:白市驿)、重庆市忠县忠州腐乳酿造有限公司(注册商标:石宝寨)、重庆市永川豆豉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永川)、重庆冠生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商标:冠生园)、重庆市江津酿造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商标:迈进)、重庆黄花园酿造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商标:黄花园)、重庆市江津米花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商标:玫瑰牌)、重庆金星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金角)、云阳县前进食品厂(注册商标:瑞兰斋)、重庆梁平张鸭子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大河张)、重庆桂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桂楼);医药行业仅1个: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桐君阁)。

表1 全国“中华老字号”的分布

表2 重庆“中华老字号”

“中华老字号”企业总部在重庆市各区县分布很不均,渝中区、江津区、九龙坡区较多,分别为6、3、2个,永川区、南岸区、涪陵区、忠县、云阳县、綦江县、梁平县各有1个,然而,渝北区、万州区、双桥区、沙坪坝区、黔江区、綦江区、南川区、江北区、合川区、大渡口区、长寿区、北碚区、巴南区、武隆县、巫溪县、巫山县、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开县、奉节县、丰都县、垫江县、大足县、城口县、璧山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目前均尚未有。

三、重庆市品牌类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的认定与保护对策

1.收集整理全市老字号,建立健全档案

对重庆市百货、中药、餐饮、服装、调味品、酒、茶叶、烘焙食品、肉制品、民间工艺品和其他商业、服务行业等老字号现状进行普查,收集整理并全面掌握老字号的发展情况,分门别类地记录老字号资料;以网站为基础建立老字号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全面收集、记录老字号发展史料,建立健全全市老字号档案。

2.实施“中华老字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

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在当代中国形成了高潮,并已取得丰硕成果[5-9],并逐步建立了国家和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登录制度[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般分为十大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食品类“中华老字号”,常含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而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常与医药类老字号相联系,餐饮住宿类“中华老字号”传承饮食文化遗产。因此,我们要实施“中华老字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

3.加强茶叶、中药、餐饮、烘焙食品、肉制品、民间工艺品等“中华老字号”的认定。

重庆市仅有19个“中华老字号”(涉及18家企业、19件商标)(表2),只占全国的1.68%、直辖市的4.97%。此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直辖市的身份很不相符。

因此,应结合重庆市中华民族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独特的产品与传统技艺等,加强该市“中华老字号”的认定,尤其是在传统的茶叶、中药、餐饮、烘焙食品、肉制品,以及民间工艺品等方面。

4.实施“中华老字号”与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的双重保护。

地理标志,是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规定的七种独立的知识产权之一,为多哈回合知识产权谈判的三大议题之一,是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10-13]。

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特产,产于特定区域地区,且其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本质上取决于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和)人为因素。

可见,有些“中华老字号”传统特产,具有地理标志特性,并包含有品牌类文化遗产,为“中华老字号”和地理标志的共同载体。如,永川豆豉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重庆市永川豆豉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永川)是“中华老字号”。因此,对重庆传统特产资源,应该实施“中华老字号”与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的双重保护。

5.加强重庆武陵山片区、秦巴山片区“中华老字号”的农村扶贫开发。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指出:未来10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中,武陵山片区涉及重庆市黔江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武隆县、丰都县。《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秦巴山片区涉及重庆市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

然而,重庆秦巴山片仅有1个“中华老字号”——云阳县前进食品厂(注册商标“瑞兰斋”),而重庆武陵山片区尚无“中华老字号”。显然,重庆在此两个连片特困地区的“中华老字号”认定与保护工作还相当薄弱。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确定了扶贫方面特色优势产业的主要任务,专项扶贫中产业扶贫的思路,行业扶贫中发展特色产业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加强重庆武陵山片区、秦巴山片区“中华老字号”的认定,重点保护与扶植传统特产相关的当地老字号企业,引进重庆其他地方“中华老字号”,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秀民族文化和独特技艺的老字号加快创新发展,发挥老字号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特色优势产业的农村扶贫开发。

四、结论与建议

我国现有1 128个“中华老字号”。其中,重庆市目前仅有19个(涉及18家企业,19件商标),只占全国的1.68%,列全国22位,占直辖市的4.97%。

“中华老字号”企业总部在重庆市各区县分布很不均匀,渝中区、江津区、九龙坡区较多,分别为6、3、2个,永川区、南岸区、涪陵区、忠县、云阳县、綦江县、梁平县各有1个,其余区、县、自治县尚无。

基于品牌类文化遗产的中华老字号认定现状与保护对策分析,建议:1)普查重庆市老字号现状进行,收集整理并全面掌握老字号的发展情况,建立健全全市老字号档案;2)实施“中华老字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3)结合重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等,加强“中华老字号”的认定,尤其是传统的茶叶、中药、餐饮、烘焙食品、肉制品,以及民间工艺品等方面;4)实施“中华老字号”与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的双重保护;5)加强重庆武陵山片区、秦巴山片区“中华老字号”的认定,重点保护与扶植传统特产相关的当地老字号企业,引进重庆其他地方“中华老字号”,发挥老字号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特色优势产业的农村扶贫开发。

[1]王正志.中华老字号(认定流程、知识产权保护全程实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任学明.中华老字号经营智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

[3]王成荣,李诚,王玉军.老字号品牌价值[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4]张继忠,丁忠敏,黄忠彩.中国“老字号”企业发展报告No.1(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6]孙志国,黄莉敏,熊晚珍,等.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讨[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0.

[7]孙志国,黄莉敏,王树婷,等.重庆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1(12):195.

[8]孙志国,王树婷,熊晚珍,等.我国粮食制品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浙江农业科学,2012(4):446.

[9]康保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0]田芙蓉.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1]孙志国,熊晚珍,王树婷,等.重庆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2(3):76.

[12]孙志国,王树婷,黄莉敏,等.我国稻米的地理标志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稻米,2012(3):22.

[13]孙志国,王树婷,钟学斌,等.贵州茶类的地理标志保护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6):2434.

猜你喜欢
注册商标老字号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让老字号绽放“光明”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TEST OF TIME
TEST OF TIME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商标法》第49条第2款“注册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制度”评注
浅议涉烟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认定和适用
未注册商标权益形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