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乳合剂配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23例临床观察

2013-02-20 09:48
江苏中医药 2013年5期
关键词:生乳缺乳顺产

王 悦

(常熟市中医院,江苏 常熟 215500)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笔者应用本院自制生乳合剂配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患者2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45例均为我院产科门诊产后缺乳患者,均为新产后42d内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3例:顺产18例,剖宫产5例;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6.08岁。对照组22例:顺产17例,剖宫产5例;年龄 21~31岁,平均年龄25.76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顺产或剖宫产后42d内,适合哺乳但乳汁缺少者。(2)中医辨证属气血虚弱证型:乳汁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1]

1.3 排除标准 (1)产后缺乳属肝郁气滞者:乳房胀硬,疼痛,乳汁稠,胸胁胀满,情志抑郁,食欲不振,舌质正常、苔薄黄,脉弦。(2)有其他因素不适合哺乳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服用通草炖猪蹄汤。制法:猪蹄2只,通草24g,入锅同炖至肉熟蹄烂,去通草,食猪蹄饮汤,隔日服用1次。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乳合剂治疗。方药组成:党参 20g,黄芪 20g,当归 30g,麦冬 15g,桔梗3g,南沙参 15g,路路通 10g,王不留行子 10g,川芎 6g。用法:每日1剂,常法煎取300mL,早晚分2次温服。

2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产妇乳汁分泌正常,能满足正常哺乳需求,新生儿体重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不需用代乳品;好转:产妇乳汁分泌增加,但不够喂养婴儿,仍需添加部分代乳品,新生儿体重增加不明显;无效:产妇乳汁分泌不增加。[2]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23例中,痊愈15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22例中,痊愈10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7.27%。2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产妇在哺乳时乳汁甚少或全无,不能满足,甚至不能喂养婴儿者,称为产后缺乳。本病为新产后常见病,多发生在产后第2、3天至半个月内,尤其是城市女性脑力劳动者产后较为常见[3]。中医学认为,乳汁为血所化,若素体气血亏虚,或脾胃素弱,则气血生化不足;复因分娩失血耗气,致气血更虚,乳汁生化乏源,因而乳汁甚少或无乳可下。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若产后乳迟乳少者,由气血之不足,而犹或无乳者,其为冲任之虚弱无疑也。”生乳合剂方中运用党参、黄芪补气;当归、麦冬、沙参滋阴养血;桔梗、路路通、王不留行子、川芎理气通脉。全方补气养血,疏经通络,意在使气血充足,乳脉通畅,则乳汁自出。考虑到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妇人产后易忧思抑郁的特点,生乳合剂较《傅青主女科》所载“通乳丹”增加了王不留行子、路路通、川芎,意在增强通络下乳的作用。本观察结果表明,生乳合剂能显著增加产后母乳分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9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1

[3]夏桂成.中医妇科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7

猜你喜欢
生乳缺乳顺产
生乳农残限量新标准实施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产后缺乳治疗研究进展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缺乳、少乳、乳胀的效果观察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顺产分娩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
按摩治疗产后缺乳98例
黑龙江按季度发布生乳交易参考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