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差异对比——以池州学院统计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学生为例

2013-03-24 02:40汪玲玲
池州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广告学学习策略学习者

汪玲玲

(池州学院 外语系,安徽 池州247000)

1 引言

影响英语学习成效的因素有很多,如智力差异、性别、学习态度、情感因素等内因因素或称为学习者的个人因素以及学习环境、学习策略等外因因素,学习者的个人因素是造成学习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而学习策略也是影响英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策略给出了不同的定义。Cohen[1]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通过有意识地选择,为强化目标语学习而采取的行动。我国语言学者文秋芳[2]把学习策略定义为“有效学习所采用的措施”,强调使用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策略的实质是学习者的行动而不是想法。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我们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一些基本因素,以此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帮助或建议。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1)导致英语学习差异的原因何在?(2)哪些因素有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3)可以给学生提供哪些实用的学习策略?

2.2 研究对象

本文以池州学院统计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这两个非英语专业大学二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专业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差异,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3 研究过程

笔者先是对两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让同学们以匿名的方式对笔者所列问题进行如实回答,然后对收集上来的材料进行整理与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以表格形式呈现,以方便讨论,调查结果表1:

表1 调查结果

2.2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专业学生对待英语的学习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广告学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兴趣的不浓和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很少导致了现在的学习状态;而统计学专业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好且重视程度要高于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即使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中男生和女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在语言学习方面,女生普遍比男生要更爱好一些,浓厚的兴趣也导致了大多数女生在英语学习上要超过男生。

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除了智力因素,内因和外因这两方面的因素对于英语学习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Ellis[3]曾指出,学习过程与两个因素有关:内因和外因。内在的因素比如兴趣或愿望,它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付出努力,最终引向成功;外在的因素例如周围环境或社会氛围能够为英语学习提供一个向导,激发学生在一个整体的氛围里学习。

然而,当英语学习进入到大学阶段,笔者认为,良好而有效的学习策略将会对英语学习产生一个质的影响,在结合学生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三条有助于学生掌握的学习策略:

(1)记忆策略

有的学生具备积极有效的记忆策略,擅长结合单词的发音韵律和拼写规律,通过构成联想(词根、同义、反义等)利用语境、运用形象、归类等方法快速有效地记忆单词和短语;有的能够有效利用零散的时间重复记忆单词、词组和句型。这些记忆策略体现在统计学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上,而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只习惯于反复记忆与背诵;有的则通常是在老师听写单词的前一天或前一节课才匆忙记忆词汇,听写过后就会很快忘记。不同专业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来验证,然后总结出一套高效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不同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呢?第一:要对英语学习有自信。自信是一种必胜的信念,有了这种自信力,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时候就能克服自身的畏惧心理,相信自己能够完成老师或者课本上的任务;相反,如果学生失去了自信,那他就会很容易陷入自卑,英语学习也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第二:要用心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英语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比如说记忆一个生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地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第三:要学会控制情绪。另一个影响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得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这样,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2)情感策略

Rogers[4]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认知和情感的统一。当这种情感因素受到压抑或抹杀时,就会使人产生一种抵制情绪,进而导致兴趣下降,缺乏动机,引发焦虑心理。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和端正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Gardner&Lambert[5]早期的研究证明: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是互相影响的,积极端正的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低下也会导致学习态度的不端正。语言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情感的经历,而学习过程中所诱发的情感对于学习的成功或者失败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个成功的学习者一定具备一个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的,而凡是不成功的学习者都可以归咎于各种各样的情感因素障碍。

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控制情绪、降低焦虑,有的学生更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即使在某方面遇到困难,他们总是理性分析问题并相信自己能解决,他们在使用英语时胆子比较大,尽量使自己保持不紧张,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学英语来表达,也不害怕说错,这些大多数体现在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上;而有的学生则显得信心不足,一旦遭受过失败的打击,会采取拖延、回避甚至抵触的方式。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应当帮助学生成为调节焦虑情绪、进行自我控制学习过程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Horwitz[6]指出,外语学习焦虑是一种产生于外语学习过程和课堂外语学习相联系的有关自我知觉、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的综合体。外语学习焦虑是一种心理现象,作用于语言学习者的心理,影响语言输出的形式、数量和质量。英语学习焦虑感主要表现为对英语学习有恐俱感、碰到英语测验或考试就会异常紧张、当别人问及英语学习情况时,就会心跳加快不知所云等等。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可采用以下措施来减轻焦虑感:一是深呼吸,尽量使自己的肌肉放松。在比较紧张时,可以进行几分钟的深呼吸,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放松;二是进行自我心理暗示,自己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学好英语、犯错误没有关系,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我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这次考试一定能成功等。三是要善于倾诉自己的焦虑,当学习英语遇到困难时,产生焦虑不安,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要将不愉快的心情说出来,摆脱这种心境。

(3)社交策略

由于学校外教的师资力量有限,缺乏与说英语本族语的人进行交流的机会。在客观语言环境有限的情况下,有的学生会主动找外教进行交流,并克服自身的情感障碍,为自己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英语课堂或各种英语比赛中不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而有的学生则因胆怯、缺乏自信心、害怕犯错误,采取回避的办法,参加语言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就越来越少。这两种情况慢慢就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形势,差距也就逐渐形成。

老师应该把交际策略的培养作为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因为交际策略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克服交际障碍、提高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并且逐步提升口语表达的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老师应该积极创造更多的外语自然交际环境,将真实、自然的交际活动引入教学,并且适当改变授课方式,提供更多“说”的机会,如:做游戏、讲故事、分组讨论、表演、课件演示等;老师们应改变旧的“填鸭式”教育,利用更活泼、更生动的教学形式,如:老师学生互换位置、分组教学、户外教学等;老师可以丰富课堂授课的内容,而并非局限于课本知识,如提供一些课本外的历史及社会背景、中西文化差异、生活常识、人物介绍、欣赏音乐及影视作品等等。课后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语言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交际,沟通感情的同时克服自身的不自信心理,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社交策略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创造一种语言氛围,让学生在其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一种学习氛围,会不由自主的开口说“话”,把母语思维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降到最低。

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英语基础和学习习惯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通过这份调查,使我们对统计学和广告学这两个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了全面的认识,并希望它有助于改进我们的英语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激起学生对英语文化和语言的好奇或学习的欲望,制定出学习语言的目标,拥有敢于冒险的勇气,然后投入最大的努力,最终达到一种境地,那就是“让正在做的事情带给你兴趣和快乐”[7]。

4 结论和建议

本文以大学本科二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差异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兴趣、态度、努力和学习策略。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着一个人的欲望、态度和努力程度;而不同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的差异必将导致英语学习的差异。学习策略的作用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笔者建议:在无法改变内因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外因的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良好的学习策略并且能够运用自如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本项调查的研究结果还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

[1]Cohen,A. Strategies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8.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4]Rogers,C.Freedom to Learn: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M].Columbus,OH:Charles E.Merill,1969.

[5]Gardner,R.&W.Lambert.Attitude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New-bury House,1995.

[6]Horwitz,E.K.,Horwitz,M.B.&Cope,K.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1):127-132.

[7]Williams,M.& R.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123.

猜你喜欢
广告学学习策略学习者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脱靶篇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关于广告学专业艺术类学生的教学方法探讨
高校广告学本科专业特色发展分析
我国广告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