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置入食管带膜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

2013-04-07 08:30韩东升张文娇李心红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瘘口钢丝胃镜

韩东升,张文娇,李心红,李 伟

自1997年起,笔者所在医院采用内镜直视下放置食管带膜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6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46例,女14例;年龄40~85岁,平均65.2岁。食管气管瘘原因:食管癌及术后复发自行破溃穿透所致42例,食管癌放疗所致18例。所有患者均伴有呛咳及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均经碘油造影确诊,其中伴肺部感染18例,肺脓肿7例。病变处有不同程度的食管腔狭窄,狭窄长度2~10 cm。患者均为晚期食管癌及术后复发,或伴转移,或体质极差,已无法手术治疗。

1.2 方法 术前准备同胃镜检查,首先插入胃镜,观察瘘口部位、大小及距门齿的距离,食管腔狭窄程度。经胃镜活检管道插入引导钢丝,确认通过病变部位后,对伴有食管腔明显狭窄者应用锥形塑胶扩张器或气囊扩张器由细到粗逐步扩张至1.2~1.5 cm,使胃镜顺利通过,精确测量瘘口及病变上下缘距门齿的距离,选择适当长度的食管带膜支架,然后将装有支架的置入器沿引导钢丝插入病变部位,应使支架上下缘均超过病变上下缘2 cm,确认位置准确无误后,固定把手管,内镜直视下边观察边缓慢后退外套管,使支架完全释放,将支架置入器及引导钢丝一并拔出,胃镜观察支架位置合适、支架撑开后退出胃镜。术后当日禁食,并给予抗感染治疗,次日先饮水,无呛咳后即可进食。

2 结 果

本组60例患者均一次置放成功,术后1~3 d行碘油食管造影,显示支架位置合适,管腔通畅,瘘口堵塞。术后所有患者呛咳消失,吞咽困难显著改善,均可进普食或半流质。患者术后多有程度不等的胸骨后疼痛、不适及异物感,绝大多数患者能耐受,无需特殊处理,一般在3~7 d后消失。有2例术后胸骨后痛较重,经应用镇静镇痛药后缓解。部分患者出现胃食管反流症状,经应用抑酸剂及胃动力药物后好转。有7例患者于支架置放术后2~9个月又出现呛咳,经胃镜检查见其中5例支架下移或脱落,2例支架上缘又出现瘘口,经再次置放食管带膜支架,瘘口堵塞,呛咳消失。

3 讨 论

食管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笔者所在医院驻地是食管癌的高发区,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加之放疗技术的广泛应用,食管气管瘘的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食管气管瘘,患者既无法进食进水,且多伴有吸入性肺炎,甚至肺脓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采用内镜直视下放置食管带膜支架,瘘口被直接堵塞,狭窄段被扩张,患者呛咳及吞咽困难消失,恢复进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补充了营养,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1]。整个治疗过程在内镜直视下进行,可直接观察瘘口及狭窄段,随时调整支架位置,使支架放置准确可靠,成功率高,且无需接受X线照射,使患者及内镜医师免受X线辐射。本组60例患者中有7例于放置食管带膜支架术后2~9个月出现呛咳,经胃镜检查证实其中5例支架下移或脱落,2例支架上缘又出现瘘口,经再次置放食管带膜支架,将瘘口堵住,患者呛咳消失,恢复了饮食。因此对再次发生的食管气管瘘的患者,应积极二次置入食管带膜支架,不要轻易放弃治疗。经本组60例的实践证明,内镜下置入食管带膜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方法简便、安全,患者痛苦小,支架置放成功率高,疗效好,且无需在X线下进行,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避免了X线对患者及内镜医师的辐射损害。

[1]施瑞华,于莲珍,肖 斌,等.内镜下置放覆膜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瘘的临床应用[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6,23(2):119-121.

猜你喜欢
瘘口钢丝胃镜
一种低压钢丝编织蒸汽橡胶软管
超声下瘘口压迫加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肱假性动脉瘤17例临床改良探究
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分析
一种十七股子午胎钢丝帘线
复合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8例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DSA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一种对废旧轮胎中钢丝与橡胶进行分离和回收的装置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