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俄语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3-04-07 08:49
关键词:实用型俄语商务

(鸡西大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

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俄语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朱宏元

(鸡西大学,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步入21世纪以来,国际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国际间贸易的密切所急需的人才,不仅是单纯熟悉专业或外语的人才,而且是“外语+专业”的实用性人才。试以国际商务专业,俄语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侧重探讨如何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俄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高职;俄语;岗位;实用型;培养模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俄战略伙伴关系逐步确立,国际间商务往来日益密切,社会各行业对于俄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传统的以语言为主的俄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社会呼吁高职院校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用型人才。本文以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侧重探讨如何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外语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 概述

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目前,国内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综合阅读国内学者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可见,主要存在五种主流定义:过程说、方式说、方案说、要素说和机制说。各种学说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其本质是一致的。结合诸多学者的认识,我们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并根据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运用各种内外部资源构建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并形成完善的运行和保障机制予以保障,实现对人才的培养。

一般认为,其主要包括四大层面:其一,培养目标和规格;其二,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其三,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其四,形成与人才培养模式相符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2.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强调人才的实用性。顾名思义注重人才运用实践知识和经验进行有目标的活动、具有技术才能,能够工作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一线且具备精湛专业技能、能够发挥关键作用,解决难题的人员。实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重点课题之一,而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完善和创新升级对与学生成长发展、区域发展乃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我国高职院校俄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传统的高职院校俄语人才培养模式逐渐突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国际商务专业俄语实用型人才培养。

目前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一,人才培养理念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实践环节重视度不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意识有待提高;其二,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与岗位需求存在部分脱节,致使许多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岗位工作;其三,教学方式亟需改革,尚未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其四,缺乏实际岗位实践机会,部分学校尚未构建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优势难以得到发挥。

二 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分析

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层次,能够符合生产、管理一线要求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因此,培养高职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便是高职教育中心所在。本文以国际商务专业俄语教学为例,就如何构建基于岗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进行分析。

1.科学客观制定基于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社会亟需符合岗位需求的一线实用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当发挥岗位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其在教育阶段更加有针对性地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在确定国际商务专业俄语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应当综合分析经济形势与社会动态对于人才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其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第三,应当侧重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商务交际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管理能力以及事件处理能力的提升。

2.与时俱进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在中俄经贸关系的改善和合作加强的大背景下,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分析与预测,汲取各院校的办学经验,在国际商务专业的设置和俄语课程设置上,都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在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基础上,课程设置应将培养国际商务专业实用性人才作为目标,通过俄语课程的教授来培养学生的俄语语言能力和岗位业务知识技能等。例如,以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商务业务能力为目的可开设国际商务理论实务课、计算机操作课等;培养学生的俄语应用能力可开设综合俄语、俄语口语实践、翻译与写作、经贸文章选读等课程,同时聘请俄语外教进行为期一年的口语实践训练。

另外,根据院校的具体教学计划,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安排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加大实训课的比例,改变过去单纯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的普通课程框架。

3.合理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

在国际商务专业俄语的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俄语教学中应加强课堂教学的交际互动性,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加强师生相互交流,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俄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可采用情景模拟法、讨论法、比较法、分组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而不是一味地教授。在每个师生共同学习的阶段结束后,及时总结和评价,反馈学生信息,以达到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内容的学习能力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的习惯。

4.完善国际商务专业俄语人才考评体系。

在对国际商务专业俄语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考评时,不仅要注重对其俄语交际能力的考评,还应注重国际商务相关知识能力的考评。学校应当结合现实岗位需求逐渐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国际商务专业俄语学生考评体系。实践中可以采用笔试与口试、平时考查和期末考核相组合的考评方式。例如,在商务俄语课程中,可通过如下三个部分对学生进行考评:其一 ,通过课堂情景对话实现对学生新词汇掌握能力的随堂考评;其二,通过设置于国际商务知识相关的口头对答和模拟对话,实现对学生平时口语考评;其三,通过翻译国际商务相关词汇进行必要的笔试考评。在考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现代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逐步提升学生俄语交际能力。

三 结语

高职院校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可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其构建的过程中必然会突显出许多新问题,新思路。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在不断探索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及教训的吸取。我们相信在全员参与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必将构建其独具自身特色,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必将为我国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优质实用人才。

[1]孙玉华,刘宏.新时期高校俄语专业现状调查及专业改革发展方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1).

[2]陈玮.项目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俄语专业旅游俄语课程改革[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1).

[3]郭娉婷.关于创新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24).

[4]吴妍.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和实践探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3).

ClassNo.:G71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TrainingModeofPracticalTalentsofRussianBasedonthePostDemand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Zhu Hongyuan

(Jixi University, Jixi, Heilongjiang 158100,China)

It is clear tha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alents with “foreign language + profession” in the labor market . The paper takes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ussian as an objet of study , 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the practical talents of Russian, especially the talents with “foreign language+profession” based on the post dem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Russian; job; practical type; training mode

朱宏元,助教,鸡西大学。

1672-6758(2013)04-0093-2

G712

A

猜你喜欢
实用型俄语商务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转动式中频电磁脉处理焊接应力方法及实用型装置研究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创新教育下高校大学生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商务休闲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