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革命意义

2013-04-07 22:43杜利英李豫晋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杜利英,李豫晋

(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山西 长治 046011)

新形势下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革命意义

杜利英,李豫晋

(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山西 长治 046011)

新形势下,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以各种方式凸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本质与规律的揭示,马克思研究理论是为了指导人类变革现实,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的本质与规律是为指导无产阶级认清自身的历史地位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合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更主要的是一种变革世界的方法。在当前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反腐倡廉全面升级的关键时期,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具有一定的革命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革命意义

一切科学理论,无论自然科学理论,还是社会科学理论,它们都不是教条,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更是如此,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人类历史的唯一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中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是哲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历史唯物主义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之上,不是以观念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而是从现实的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来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既是解释世界的理论,更是变革世界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者历来都重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研究,但目前学术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的多,对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的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一个失误。研究理论的目的是变革现实世界,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所具有的重大的实践意义。目前,中国改革实践进入深水区,反腐倡廉全面升级,社会的发展给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同时也给历史唯物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有待于我们对其作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研究。

一、理论与方法

“方法”一词源于希腊文的“沿”和“途”,从词义上讲是指沿着正确的道路行进的意思,即人类活动的具体方式、组织程序、操作手段和表述形式的总和。所谓方法就是为解决理论的、认识的、实践的、日常生活等等特定任务所采用的一定途径、手段和办法。方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实践活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取决于活动的性质,人们从事认知活动,必须采用认知的方法。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即为方法。

人们的认识是各种活动的反应,是对活动经验的总结。它所反应的对象本身的运动规律,包含有主体作用于客体所引起的变化规律,以及客体自身的性质及其规律。理论一般有两种来源,一种来源为理论工作者对某些事物感兴趣,或者是现实实际提出了问题而去研究得出的结论;一种来源为实际活动中人们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概括。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范畴、原理的体系。人们建立理论的目的与意义就是为了应用于社会实际,否则就会毫无价值。各种不同的理论,都是各种研究和活动的范式。美国社会学家肯尼思·D·贝利说:“范式是研究人员通过它观看世界的思想之窗。一般情况下,研究者在社会世界所看到的,是按他的概念、范畴、假说和偏好的范式所解释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因此,两位研究人员根据不同的范式描写相同事物,就可能出现不同的看法。”[1]可见,使用不同的方法,结果是不同的。

在进行理论研究或者是科学研究时,人们首先会建立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认识,然后利用这些认识再去解决问题,决定“怎么做”与“不该怎么做”,即最终回到方法论的应用上来。一句话,理论与方法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分离,理论是方法的基础与根本,方法是理论的发挥与延伸。理论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为人们指明了按照事物的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向、方法与途径,为人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即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从而具有了方法论的功能。但是,理论如何过渡到方法,这涉及到实践的问题,以及方法与对象的问题。应用什么样的方法于实际活动,取决于活动的客体,即认知的对象与实践的对象,对象决定方法,决定哪些理论可以解释和解决问题,从而转化为具有普遍应用规律的方法。主体和客体是人类活动的基本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运用一定的手段或方法,作用于活动的对象,这便形成了人类特定的活动。一切科学的理论都可以转化为方法,但是在它被应用于活动之前,只是作为一种潜在的方法而存在,只有被实践的主体所应用,在有用的形式上占有方法,这种潜在的可能性就转化为现实,理论才成为有用的具体的方法。可见,方法的采用,依赖于人类的活动,只有人类的实践活动才可能使理论转变为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更是科学的方法,是理论与方法的统一。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基础和出发点研究人类社会的产生与发展,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运用其基本原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他从商品入手,即从最基本的经济活动出发,写出了宏伟巨著——《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为马克思提供了指南,而且在实践方面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资本论》的出现,给无产阶级革命以巨大的思想武器,使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质。《共产党宣言》的出现,使无产阶级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以及肩负的重任,把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理论变成了方法,具有了巨大的力量。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发展与运用更是充分证明了其方法论意义,它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展。可见,理论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的研究是为了应用于实践即作为方法指导人类的社会活动,而方法则可以更进一步指导理论的前进,使理论不至于失去价值意义而变成教条。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当人们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一切现象,处理各种问题,从而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动,成为指导人们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本原则,这是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同时一定的方法论又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并影响世界观。

人人都有世界观,但不是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正确的。只有掌握了科学理论的人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新形势下,改造世界观的实质,就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历史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一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历史。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因为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而使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受损失的时候,其根源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当作了教义,而不是当作方法来运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不断变化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冲破了一个又一个思想禁区,打碎了一个又一个精神桎梏,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根据改革开放的实际,根据国际国内发展提出的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和认识方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指导。恩格斯曾说过:“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2](P13)他还说:“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成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3](P475)列宁也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也从来没有企求说明一切,而是企求指出‘唯一科学的’……说明历史的方法。”[3](P472)历史实践的发展证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同时是分析社会意识的本质、来源的方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矛盾的理论也即是一种分析生产关系为何和如何更替的方法;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的理论也即是反腐倡廉的思想武器。完全可以说,任何一种理论,同时就是方法。没有理论根据的方法是伪科学的方法;不起科学方法作用的理论是虚假的理论。

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革命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关于人们正确认识、评价和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人们运用规律指导自己的认识和行动,这些规律就转化为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不仅在理论界造成巨大的革命,而且也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变革,在方法论方面产生了深远的革命意义。

人类生来就有对理论的兴趣,会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说明对象“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但是人们的目的并非是认识事物,而是为了改造事物。正如马克思所讲:“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P19)解释世界所运用的是认知方法,改变世界则必须运用实践的方法,所以方法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仅扩大了方法论的内容,建立了实践方法论,而且还把实践方法论作为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使它在方法论中占据首要的地位。具体地讲,在方法论的变革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并把它首先应用于社会领域的研究。恩格斯说:马克思“使辩证方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唯一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式的简单形式上建立起来。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以这个方法为基础的,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5](P122)这里所说的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是指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把马克思主义在方法论上所完成的变革,看作不亚于发现唯物史观的成果,足以表明方法论变革的伟大意义。

方法论属于思维理论,在古代和近代,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经过培根、笛卡尔等人的工作,最后直至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方法论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虽然在唯物主义者那里,由于坚持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在自然领域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但在社会领域的研究中,仍然由唯心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社会理论成为科学,为科学的方法提供了理论前提。在1843年以前,马克思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发现自己世界观的缺陷。但他没有真正认识到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矛盾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在与书报检查制度的斗争中他提出了社会关系,但主要是指政治关系,他认为各自的地位、利益决定了现有的一切。当时他还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把改变这一切的能力归于理论,不过他从《莱茵报》退回书房之后进入了对唯物史观的酝酿时期。在这一阶段,恩格斯由于能接触到下层人民的生活,也深入了解了下层与上层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非诉诸暴力不可。1839年7月30日,他给威廉·格雷培写信说:“是的,你说的对,在这里用温良恭顺的态度是什么也办不成的,这些侏儒——奴性、贵族的统治、书报检查制度等等,必须用剑来铲除。”[2](P514)在批判谢林的斗争中,他认识到哲学家只有在与人民群众的斗争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并与其融为一体,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1842年11月下旬,他来到英国与马克思第一次会晤,把黑格尔的辨证法与英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实现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转向了唯物主义,认为斗争不是为了理性原则,而是为了物质利益。1843年~1844年,马克思对历史学进行了研究,注意到财产的作用以及所有制问题,对阶级、等级特权、市民社会进行了研究,他明确看到了经济的决定作用。对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改造和对空想社会主义的研究,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进行了对政治经济学与若干现实问题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后来马克思迁居巴黎投身阶级斗争,开始了对无产阶级地位与命运的研究,完成了世界观的基本转变。在以后的著作中,马克思开始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详细制定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基本原理,提出了历史发展的重要规律,形成了完整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引起了方法论上的重大变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首次运用了这一理论研究人类社会,科学地阐明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明确指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是把全部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中,迅速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上层建筑,尤其是它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从理论上论证了无产阶级的科学意识形态与过去一切旧的意识形态,特别是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之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完成他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详细分析,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因素在社会有机体中的内在联系,有力地论证了有关社会形态的学说,深刻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次,马克思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特点与规律,并从经济根源上论证了阶级的产生、发展、消亡等重大理论问题,得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伟大论断,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说明其科学性。可以说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不会有如此快的进展,更不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更不可以与资本主义相抗衡。新的形势下,对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研究具有革命意义,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离不开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本质进行科学的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变革社会的科学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人类社会实践方面都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唯物史观最主要的是实践方法论,实践方法论的创立,使方法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它是无产阶级的方法论。我们应始终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充分发挥其革命意义,使其更加发扬光大。

[1](美)肯尼思·D·贝利著,许 真译.现代社会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 赵晓洁〕

R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ethodology in the New Situation

DU Li-ying,Li Yu-jin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046011)

In the new situation,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people,people with social contradictions are highlighted in various ways.How to resolve these contradictions in related to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the nature and law of human society,Marx reveals.Marx research theory is to change the world,not to study the theory.Marx studied the nature and law of human society in order to guide the proletariat to recognize its historical status and trends of human society and reasonable solution 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man and man,man and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not only a theory but also a method of changing the world.In the current,China’s reform into the deep water and key period of comprehensive upgrade of anti-corruption,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ethodology has r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Historical Materialism;worldview;methodology;significance

B03

A

1674-0882(2013)03-0016-04

2013-03-24

2012年山西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反腐倡廉专项课题(FF-12021)

杜利英(1979-),女,山西吕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李豫晋(1954-),男,山西长治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历史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智能化的“世界观”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世界观—雕塑遗产》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