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2013-04-11 04:13
关键词:毕业生辅导员大学生

王 辉

(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其中,高等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链条始终延续着扩招的趋势。不可否认,高校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对于延缓就业压力、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教育改革阶段性飞跃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高校扩招是一把双刃剑,它所带来的不仅是高等教育普及度的提高,还有毕业生数量的剧增,实际就业压力的加大。另外,经济危机虽然已经过去两年有余,但是它的影响却一直存在,大量企业的倒闭使社会的用工岗位减少,“僧多粥少”的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十分困难,这使毕业生自己以及毕业生家庭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大大降低了人民的幸福感,这从根本上无益于民生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种种情况分析表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项严峻而棘手的关键性问题。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参与者、探索者与引导者,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占据着独特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未来走向和国家教育改革的进程。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分析作用

(一)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其他方式暂缓就业压力

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下,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压力加大,而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社会工作岗位减少,这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另外,即使成功就业的毕业生,他们所获薪酬也与其所受过的高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不相匹配,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毕业生不得不选择其他方式,暂缓自己的就业压力,比如选择了考研或者出国留学这样的方式,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仍不容忽视。供需矛盾突出、大批人才滞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存在表明,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国家的支持,更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笔者所接触的大部分毕业生都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求职选择方面,大部分同学倾向于求职就业,部分同学选择继续读书深造,极少部分同学有自主创业倾向,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绝大部分同学在就业问题上对“先就业,后择业”具有一致的认同感,都是以稳定为第一选择,这里的稳定既包括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的稳定,也包括工作收入的稳定。而对于工作地点的选择,绝大部分毕业生愿意在城市中工作,特别是省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少部分同学希望回到家乡工作,但这些同学的家乡多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

(三)国家、社会及学校对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视

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生产力,如若参与到社会分工中必定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所以国家、社会及学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予以高度关注。现阶段,国家为毕业生就业创造稳定环境,连续出台了多项措施,比如:制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最低工资待遇标准,对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实行社会低保;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提供税收减免;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调整用人观念,积极吸纳优秀毕业生,尽力达到双赢;各高校普遍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并不定时收集发布就业信息,以促进毕业生成功就业。这些政策的有力支持,可以说是为大学生就业发挥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认识作用

(一)毕业生就业心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也就是近些年人们嘴里经常说的“大学生遍地都是”,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大学生数量上升的转型期,所以面对各种变化、各种压力,毕业生的心态问题至关重要。笔者总结出毕业生有两种不良心态,这样的心态使得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迷失方向,屡战屡败:一是不自信。面对严峻就业形势以及舆论压力,学生们存在“等待”心理,不争取机会,不能树立准确的奋斗目标,畏惧困难。二是盲目自信。他们自我评价过高,看不清当今的就业趋势,目标定位过高,只着眼于大城市大企业,而错失很多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城市小企业,不切实际。

(二)所学知识与所用“脱节”的问题

1.所学专业不对口问题

饥不择食是指人太过饥饿而不去选择自己吃什么,目的是能吃饱,现阶段在就业问题上,大多数毕业生也表现出这样的心理,对于工作一定要和自己的专业对口这个问题的关注度正逐渐降低,对口更好,不对口相关也好,就是完全不对口也可在工作中慢慢学习。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理解为大学生就业观念变化的结果,也可以理解为就业压力大,就业机会少,由于“饥饿”所造成的结果。

2.实践能力缺乏的问题

大学生成功就业后,即使他们的工作与自己专业相符合,也要经过用人单位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在学校中,学生实践机会是有限的,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动手能力不强。高分低能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大学生不如大专生,大专生不如技校生”,不难理解,很多大专或者技术学校的学生在没毕业之前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实行定向培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缩短了就业周期。所以,相对于大专生、技校生而言,大学生就缺乏了实践能力。

(三)毕业生道德缺失问题

据了解,许多用人单位在选择应聘者时更加注重考察应聘者的道德素养,这是排在能力考察之前的。也就是说,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他们自身所具有的道德品质也非常重要。然而,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很快,人们生活在竞争愈来愈紧张激烈的都市丛林中,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等思想时刻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往往眼高手低,无法正视自己,因此很难在社会上站稳脚跟,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当前大学生都是80后、90后,基本上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深得家人疼爱,面对当今社会激烈残酷的竞争,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素质欠佳,承受能力较差等问题。例如,许多毕业生因考研失败或求职受挫等事情选择自杀。另外,受到许多不良社会因素、网络因素的影响,思想开放、思维活跃的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道德缺失问题。例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不负责任状况的存在就是集体荣誉感的缺失,再如拖欠学费、宿费这样问题的存在就是诚信的缺失。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导向作用

(一)高校辅导员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

上文我们分析了就业中的不良心态对毕业生就业的危害,这里我们就要分析一下在这方面辅导员所能发挥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大学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和学生是师生关系,也可以说是朋友关系。这样的独特地位与特殊身份有利于近距离、短时间内发现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态,进而针对不同心态进行不同的疏导,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具体措施有:开展专门的心理咨询座谈会,定期进行,以寝室为单位,并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引导。

(二)高校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只知道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加之部分学生的求知欲不强烈,很少涉猎本专业以外的书籍,不注意其他知识的积累,而这对于就业是绝对不够的,在这方面高校辅导员可以以专业为单位,定时定量地布置一些任务,去扩展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一个月读两本专业知识范围外的书籍,并且要上交心得体会,以此帮助大学生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提前为就业做准备。在文体活动上,辅导员可以多向学院提出意见,多举办一些与就业相关的比赛,例如面试模拟大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开展就业知识讲座,例如请往届已经成功就业的学哥学姐讲一讲他们的成功就业经验;多开展实习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自愿参加支教活动,切实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三)高校辅导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蒙牛总裁牛根生曾经说过:“有德有才肯定录用;有德无才,培养后录用,有才无德,坚决不用。”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应聘者的德更为重要。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可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诚信意识,以身作则,带动班委,再带动班级学生,从而在全班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最重要的是从思想层面上进行深化,就最直接的问题来讲,就是能够区分善恶,把握好自己的言行,能够树立起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权力、金钱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辅导员也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演讲比赛等,让学生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提高道德修养。辅导员还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例如组织诚信讲座、演讲比赛等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四)高校辅导员可以开展就业指导,配合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学校的就业工作,使就业指导途径信息化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学生就业工作同样需要认真谋虑一番,这便是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是一块跳板,跳板的两端连接着学校和社会,那么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适应社会的能力并且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因此,辅导员可以根据学生需要,从大一开始灌输这样的思想,明确学生的奋斗目标,也可以不定时地请职业生涯规划师进行职业生涯方面的讲座,为大家的职业目标提供指导和咨询,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并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劣势。这些措施能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大学生长远的影响,也能更好地指导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帮助学生收集并及时发布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就业信息

高校辅导员直接接触学生,所以在传达国家或者学校的就业政策以及就业信息时,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Q群、校内网、专业公共邮箱、班级讨论组、博客等网络信息渠道进行交流,使每一位毕业生都可以及时地了解最新就业信息。这样一来,就业指导途径的信息化可以使就业信息的量与质都得到很好的传达。另外,信息化的建设也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双向选择的平台。辅导员在网络上建立学生电子档案信息库,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求职意向等,方便用人单位寻找人才的同时也使毕业生多了一份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与毕业生自己阅读文件相比,高校辅导员对于国家的政策以及学校的政策都有全面的了解,可以给予学生更实际性的指导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费时间走弯路”的问题。

3.做好每一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备份,以便共享就业资源

高校辅导员之间做好沟通工作,对历届成功就业的毕业生归档管理。由于每一年招聘本专业的用人单位大同小异,因此这样的备份工作不仅有利于进行往届学生对应届毕业生的指导工作,更有利于推荐毕业生到合适的用人单位应聘,

以上所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辅导员在不断接触毕业生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解决方式也是在工作中逐步探索出来的,虽然细小繁琐,但是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很有帮助的。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不断探索方法,不断积累工作的经验,力求引导毕业生更好地就业。所以高校辅导员是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支力量还在不断的凸显与发展,必将使大学生就业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1]崔涛.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J].文教资料——高教高职研究,2009(9):30-33.

[2]李震.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0(4):63-65.

[3]刘锋.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能[J].经营管理者,2011(17):285-287.

[4]周璐.加强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才智,2011(12):144-145.

[5]余妍霞,史铁杰.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1):76-79.

猜你喜欢
毕业生辅导员大学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