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转型观及其特色

2013-04-12 17:28王伟龙
关键词:斯氏经济学市场经济

王伟龙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的转型观及其特色

王伟龙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斯氏转型思想的实质乃是其借助信息经济学范式、由市场和政府构成的、注重发展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揭示和运用。斯氏在探讨转型问题时在某种程度上是结合其新发展战略的框架作出的,这使得斯氏的思想和理论在转型经济领域独树一帜、一枝独秀。

转型;模式;斯蒂格利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特色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对转型经济问题的研究独具特色且多有建树。更值得指出的是,与其他西方学者抱着中国转轨 “形迹可疑”的信条相比,斯蒂格利茨态度明确地表达了对中国转轨经济的认可和赞赏,并广泛地参与了中国的转轨进程。在我国改革开放 35载之际,结合新的世界经济形势及转型国家现实,回顾斯氏的转型观点及理论思想无疑有着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主要对斯氏的转型思想逻辑脉络作出一个系统的梳理并据此探索总结出其理论特色。

一、转型概念考究

首先让我们考究一下转型概念的由来。前苏联著名学者和经济学家布哈林在研究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经济转型”的概念,这应该是 “转型”一词在经济学领域用于描述经济体制模式转变的最早使用。①另一个与此相接近的术语是19世纪末有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转形问题”。另:1.列宁于1906年在 《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首次提出 “市场经济”这一术语。(毛增余.斯蒂格利茨与转轨经济学 [D].第2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2005.)2.列宁把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计划,称为 “计划经济”。(列宁.列宁全集 [M].第 35卷.第55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如果说,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以前,人们否定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可能性还只是一种理论原理,那么,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实际上则采取了更迅速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针,……布哈林写于这一时期的 《过渡时期经济学》(1920)一书在这方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布哈林在这本书中认为:‘当生产过程的不合理性消失的时候,商品就变成产品而失去自己的商品性质。’”[1]196“不过,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向 ‘新经济政策’以后,布哈林改变了上述观点,如他在1925年写的 《到社会主义之路和工农联盟》一文中认为:‘现在我们看清了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它不在,或者确切地说,不完全在我们过去所探求过的地方。过去我们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可以说,这些市场关系将由于其本身的发展而被消灭。’(《布哈林文选》(上)东方出版社1988年出版,第441页。)孤立地看这段话,无疑是非常正确和精彩的。遗憾的是,布哈林极其片面地把市场关系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原因,归于小生产的存在。”[1]197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弊端的暴露及人们对其清醒的认识,一些前社会主义国家陆续放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而实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这种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的情况既然涉及模式的转变,因此人们自然将其概括简称之为“转型”,这应该是转型概念在经济学领域的最初含义,不过其转变方向同布哈林的 “经济转型”的方向恰恰相反;亦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而不是由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另外渐渐地,经济学者们在研究探讨经济问题时,同样也发现一些经济学领域其他模式的转变,因此,又有意无意地采纳“转型”这一概念,比如在指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这一转变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这一转变上、政府的作用从指令性作用到指导性作用的转变上、对外贸易战略由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的转变上、企业发展模式由制造到创造的转变上、甚至在指从社会主义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这样的转变上等等。

本文就是在下述意义上使用 “转型”概念的,即认为转型特指上面提到的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这一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变。在经济学术语的英文表述中, “transition”一词常译成汉语的“转型”、“转轨”、“变革”等,也有译为“过渡”的。“在讨论中采用的 ‘过渡’、‘转轨’,‘改革’等概念的基本定义,都是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2]本文正是遵循这一事实而将 “转型”和 “转轨”、“改革”、“过渡”作为视为同一概念含义通用的。不过,“转型”、“过渡”、“改革”这几个词的微妙差别在于:“转型”侧重于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客观观察,“过渡”侧重于认识客体的转变,“改革”则侧重于突出认识主体按照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粗略地看,国内外经济学家对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的不同规定大致可分为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转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过程,以科尔奈和萨克斯等人为代表。第二种观点认为转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指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第三种观点认为转型经济学就是研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国内多数学者持这种观点。第四种观点则是扩大了的定义,如经济增长方式、出口贸易方式、政府职能方式的转变等。

二、转型概念及思想脉络

笔者认为,许多学者在探讨转型经济及理论时基本上都采取 “模式”探讨方法:即将 “转型”概念视为是在存在某种共同规定下的两个不同模式中由其中某一个模式到另一个模式的转变。“模式通常系指舍象去具体细节的某种事物及其运动体的基本结构或基本图式。因此,市场经济模式即指舍象去具体结构细节和具体运动方式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结构或基本图式。它是市场经济体系在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和抽象。”[3]斯蒂格利茨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他认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经济试验”。[4]1“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中那些致力于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贫困、支持政策改革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不止一个而是同时好几个国家成功地摆脱了困扰它们几个世纪之久的贫困,这证明发展是可能的。”[4]129“值得肯定的是,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改革浪潮最近在很多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 果”。[4]440不过,值得注意 的是,“模式”探讨方法既然涉及的是模式的转变,亦即由原来的模式到目标模式的转变,那么已经隐含着原来的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不同这一前提[5]2。这里面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判别两个模式是否不同?从最宽泛的角度讲,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是如果认为一切事物都不同,只承认特殊性而否认一般性,那么关于 “模式”的探讨又已经没有必要了。因此,也许在认定两种模式的共同规定性及差异性时应视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而定,这是一个有趣又复杂的问题,笔者在该文不准备对该问题进行过多探讨,指出上述这些对本文的探讨来说就已经够了。“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或分析范畴,抽象的模式能够最简明地表述事物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和运动规律,即事物的结构特质和运动特质。这正是模式分析的意义所在,同样也是对市场经济模式分析的意义所在。”[3]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学者的诸多观点和理论中探讨的实行经济转型的国家中存在着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大差别,如果我们都准备把这些观点或理论作为同一探讨对象或想探讨所有这些国家的经济转型的话,根据前面的探讨,我们采取 “模式”探讨方法时必须先对两个模式的共同规定性和差异性进行认定,笔者认为应该而且可以将这些国家实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转变确认为其共同规定性,而在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及多大程度上保留或抛弃社会主义本质确认为其模式之间的差别性。①另外,我们知道,在经济学思想界,曾长期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或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计划或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而慢慢地人们逐渐认识并承认:市场和计划一样都是现代经济社会中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邓小平就曾强调 “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的观点。应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市场社会主义这一思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了两种情况:其一是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陆续导致了剧变,其二是资本主义社会暴露出较大的社会经济弊端。这种社会状况反映在世界人们的意识里,便是产生了一方面对社会主义的神圣信念产生的幻灭感,同时另一方面又对资本主义的市场神话产生的幻灭感这样的 “双重幻灭”[6]2。在这样的历史环境和时期,人们自然而然地要探测未来社会发展的前景。使得短短几年之间,欧美国家出版了数十部关于探讨社会主义未来的专著,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市场社会主义一时成为热门话题并引发了广泛热烈的讨论。根据张宇的有关论述,真正明确地把市场机制当作社会主义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的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那场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能否合理配置资源的大论战。“在这场论战中,以米塞斯、哈耶克、罗宾斯为代表的一些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断然否定了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能够合理进行经济计算和资源配置的可能性,而以泰勒、兰格、勒纳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则利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对这种理论提出了系统的反驳,从而形成了著名的兰格—勒纳—泰勒模式 (通常简称兰格模式),这是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标志。”[7]45张宇将其视为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模式,是第一个完整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是一种 “新古典市场社会主义理论”。[7]167

斯氏认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主义一般问题的论证中,早先的讨论强调的是经济中竞争性模型的非现实性问题:在收益递增普遍发生的情况下,相关比较是在市场社会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之间进行的,而不是在市场社会主义和竞争性市场之间进行的。而现代的争论则强调市场社会主义没有考虑政治经济问题而产生的的不切实际性:官僚们是否愿意实施市场社会主义倡导者所提出的要求呢?批评家还指出这种相关比较不是在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者要求的理想化的政府之间进行的,而是在市场经济和实际上政府调控下的经济运作方式之间进行的。[8]17-30对于“先前思想”,斯氏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造成市场规模发生变化从而竞争的效果也随之改变,这就使以垄断资本主义而不是竞争性市场作为比较参照物的市场社会主义失去优势;而以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弊病可以通过选择性的政府干预加以治愈作为结论之一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弱化了市场社会主义存在的可能性”。不过,现代理论中关于期货市场的缺乏以及政府在分配投资时的作用、委托—代理问题和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这两个话题的探讨又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市场社会主义的信念。②“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斯蒂格利茨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中出现的资本市场的失灵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有利于市场社会主义的两个重要根据。但是,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市场失灵问题得到了解决,因而,支持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根据也就失效了。”(张宇.市场社会主义反思 [M].第318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总的来看,斯氏对市场社会主义的可行性及态度可以说是持否定态度的。不过与科斯认为的“像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制度一样,市场社会主义注定失败,这仅仅是因为它对产权没有很好的界定”[8]13不同,斯氏是以其基于信息经济学范式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高深造诣作为基础的,这使得他的观点更富有逻辑说服力也更符合客观实际。具体来说,斯氏认为 “随着前苏联体系的中央计划的局限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很多人试图将自由市场价格的配置效率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以创造市场社会主义。不过,我要论证,市场社会主义的想法对理解是什么驱动市场经济运行来说,确实是失败的。在《社会主义走向何处》中,我将市场社会主义的这一缺陷归结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误导性思想。市场社会主义强烈地相信价格体系的力量,这部分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所声称的:价格是使得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机制。然而,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一新古典范式忽略了企业家精神、创新以及其他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对市场经济的成功运行都是最重要的。市场社会主义经济可能比 ‘指令 -控制’式的经济要稍微成功,但它仍然没有抓住经济的完整面貌,并且,很明显地没有达到那些鼓吹市场社会主义这一方法的人所希望的那种成果。”[4]430-431“市场社会主义在低估了激励问题的重要性的同时,却过高地估计了价格的作用,并且没有充分意识到使价格体系正常运作的困难程度。当然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兰格、勒纳和泰勒也强调了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他们是以传统理论为基础进行分析的,这些传统模型均把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置于首要位置,并且认为价格是决定供给与需求平衡的重要因素。这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与传统模型的区别仅仅在于对价格制定过程的不同观点。他们希望通过政府的干预,即看得见的手,以使供求平衡,而不是依靠市场力量或是虚构的瓦尔拉斯式的拍卖者。但是在两种理论中的价格却执行着完全相同的功能。”[8]94“经济中的新古典模型在传播和延续市场社会主义思想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8]2“如果说新古典模型 (或者其前身)对经济本身的描述是正确的,那么市场社会主义确实有机会获得成功。由此看来,市场社会主义的失败,不仅使市场社会主义者的理想化为泡影,同时也对标准新古典模型提出了质疑。”[8]2但是,“该……模型不仅没有为经济体制选择这个重要问题提出指导意见,而且它所提出的 ‘建议’往往也被曲解。以上述分析为基础的市场概念也歪曲了该模型,这种标准分析方法低估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和弱点,并且为可选择模式的成功性可能发出了错误的信号,也为市场如何改进发出了错误的信号。”[8]6“总之,该模型不能为正在探索构建新经济体制的前社会主义提供指导。”[8]6

归纳起来就是:斯氏敏锐地抓住 “与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相联系的兰格—勒纳—泰勒定理”[8]11这一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8]118,从而把新古典模型和市场社会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斯氏本人就曾把新古典模型和市场社会主义戏称为“孪生兄弟”[8]75,这样一来,市场社会主义在斯氏的转轨探讨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亦即市场社会主义是新古典模型和市场经济这两个端点的联结纽带——退则可批判社会主义和新古典模型以寻求经验教训,进则为转型国家的市场经济运行提出指导和政策建议。进一步地,斯氏运用其信息经济学范式这一有力理论分析工具,深入系统地去洞察和挖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然后将其与现实中的市场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分析对比,如此一来则如洞中观火、一叶知秋。以理论分析现实,从现实反追理论,则相得益彰、互相驱促。正因如此 “胸有成竹”,使得斯氏能够信步 “竹林”(转型经济理论和现实)恣意流连而不忘返,分析比较世界各种市场经济模式,从中积累获取了独到的超人经验,同时为企图乃至已经走上市场经济之路的各转型国家“解惑传道”。概括说来就是,由于对信息问题的不恰当处理,现实中的市场并不会像新古典模型所描述的那样总是有效率的,也即对市场(恰当地说应是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笔者)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不单是低估了市场的弱点,更低估了市场的长处。[8]6但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能立即推出政府干预就一定会比市场更优越。同样的,信息问题也会限制 (通常是更大程度地限制)计划或政府干预的作用。正如钱颖一教授在为斯氏的经济学文集中文本作的序中引用斯氏的下述语句阐明的那样:理解信息不完全性的影响,不但有助于我们理清市场失败原因,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其他替代性模式,比如计划和政府,通常也会失败的原因。引入不对称信息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市场和非市场的运作,更加现实地比较各市场和非市场的有效性。

另外,斯氏在探讨转型问题时在某种程度上是结合其新发展战略的框架作出的。“在某种程度上,转型问题可以归结为我们一直描述的战略类型中。”[4]199综上不难发现,斯氏转型思想的实质乃是其借助信息经济学范式、由市场和政府构成的、注重发展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揭示和运用。

三、转型观的特色

斯氏曾经指出:“华盛顿共识给出的政策建议显然并非发展的充分条件。事实上,一些获得发展的最成功国家反而是最少遵照华盛顿共识的国家。”[4]144斯氏认为华盛顿共识在以下几方面走入了歧途:首先,混淆了手段和目标,亦即把本应用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公平的和民主的增长的手段的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本身误作为终极目标;其次,过去关注价格稳定而非增长和产出稳定,没有意识到强化金融制度与控制财政赤字和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稳定来说同等重要;第三,强调私有化,忽视了市场运行所需的制度基础,更加忽视了竞争的重要性。“现实已经证明了华盛顿共识的失败”[4]144。因此,斯氏 “想超越这些失败的共识,为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 (尤其是针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基础。我的理论基础以一个广泛的发展概念为基础,并伴之更为广泛的发展战略视野,以及对国际援助作用和国际援助的提供方式完全不同的看法”[4]144-145。在斯氏看来,“发展代表一种社会的转型,从传统的关系、传统的思维方式、传统的对待健康和教育的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转变为更 ‘现代’的方式。”[4]145正是基于这一发展视角下的转轨观,使得斯氏能将转轨理论及实践置于经济全球一体化、金融国际化和信息革命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从而注意到东西方经济、南北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并把转型进程理解为世界经济整体演进的一个重要环节,然后利用助其登上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一学术之巅的信息经济学范式这一有力分析工具,凭借其过人的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洞察和把握,对新古典模型及其 “孪生兄弟”市场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批判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转型思想体系和政策建议,最终使其提出的“把体制转型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目标相统一的转型模式”成为“第二阶段经济转型时期的代表”[9]而在转型经济领域独树一帜、一枝独秀!

[1] 方兴起.市场经济宏观分析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

[2] 陈涌军.过渡经济的本质与中国经济改革的走向——对科尔奈和萨克斯教授的批评 [J].中国经济问题,2000(6):1-9.

[3] 李省龙.论市场经济模式的一般概念与体系[J].经济评论,1996(5):34-39.

[4]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发展与发展政策 [M].纪沫,仝冰,海荣,译.陈雨露,校.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5] 黄芝晓,白康斌.市场经济模式概览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6] 吕薇洲.市场社会主义论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7] 张宇.市场社会主义反思 [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8] (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 [M].周立群,韩亮,余文波,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9] 阮震.斯蒂格利茨的经济转型理论述评 [J].经济评论,2003(02):48-51.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iglitz's Transition

WANGWei-long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Guangzhou 510320,Guangdong,China)

The nature of Stiglitz's transitional ideology is the revealment and use ofmarket economy mechanisms constituted bymarket and government,basing on the paradigm of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focusing on development.Stiglitz explores the transitional problem in a frame which fusing his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That is why Stiglitz's thoughts and theories are unique and thriving in the field of transitional economies.

transition;mode;Stiglitz;market economymechanisms;characteristics

F064.2

A

1009-055X(2013)06-0005-05

(责任编辑:邓泽辉)

2013-06-13

王伟龙(1984— ),男,广东揭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转型与社会福利。

猜你喜欢
斯氏经济学市场经济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中蜂斯氏蜜蜂茧蜂的生物防治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斯氏钝绥螨对西花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经济学
关于“斯氏体系”的系统化研究
经济学的优雅
话剧表演与“斯氏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