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

2013-04-12 18:02刘秀芬
关键词:高等数学学时专业

刘秀芬

(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福建厦门361000)

一直以来,数学就是学校的主要基础课,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学习了12个年头,直到大学才有些学科不需要学它。数学的重要性远在1959年我国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华罗庚教授在《大哉数学之为用》中就精确描述了数学的各种应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贡献”,现今在各个领域内也提出了“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的口号,它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数学虽然重要,但是笔者无论从自学考试的《高等数学一》还是校考或高职的《工科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来看,情况不乐观,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与兴趣在逐年下降,甚至还以不懂数学为荣。拿笔者所上的班级为例:2007届一个班肯用心学数学的大概50%以上;2008届38%;2009届27%;2010届20%(个别班级能达到24%);2011届17%;2012届15%。针对上述现象作了一番深入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教材方面:(1)内容过于陈旧,现在大学《高等数学》学的知识部分是中学所学习的内容,最多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讲得深入点,没有一点新意,很多学生觉得学过了没意思,就不想学。(2)没有与时俱进,由于是基础课,很多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都是同一本书,因而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个专业的实际情况,没有办法理论联系实际,与专业脱节现象严重。(3)偏重于理论的讲授,缺少实际应用。

学生方面,存在认识误区和错误观点:(1)无用论:认为以后根本就用不到数学,用不到现在所学的那些复杂的公式及枯燥的定理,学了也是白学。(2)消极论:一直以来数学就不懂,现在学也来不及了,何必浪费那个时间。(3)60分万岁论:纯粹是为了通过考试而学,只能生硬地照搬照抄,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被动学习,没有独立主动的思考,也没有什么钻研的精神。(4)懒得动手:数学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光听不练就无法很好地掌握其理论、定理的精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反而不肯动手做了。

教师方面:(1)传统教学方式:都是传授式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结论性和接受性,课堂上缺少沟通,学生一点兴趣都没有。(2)填鸭式的教学:一古脑地把所有的知识点全部灌输给了学生。在教育界有一句话:“我听,我忘记;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记住。”填鸭式教育前两项都占全了,就是没有“做”这一环节,一点创新都没有。(3)教师自己对这门课都缺乏激情: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要自己心里有阳光”,要想让学生爱学就要先从教师做起。

现今不止是民办学校的学生出现这种现象,很多名牌大学的教授也有了这种感觉。到底今后的数学教学要怎么做呢?笔者深入地调查了一番,针对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首先,每个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学观。虽说在大学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起辅助作用,但由于现今的应试教育,教出了一群通过考试只能靠教师,依赖性十足的学生,也就是说学生为什么会不喜欢数学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而所有的数学教师应该从自身上找原因——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教学方法不对,是教学内容过深,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找出来后对症下药。

其次,学校要加以重视。根据数学教学自身的特点以及长期实践的经验,对大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学时,应保障其基本稳定。对一般理工和财经管理类专业,学时不应少于144学时,其中少数对数学要求较低的学校和专业,也不应少于72学时。数学教学的安排不能过于集中,最好不少于两个学期。但是由于我们是民办高职院校,且各专业本身的专业课的压力以及各基础课程的压力,学校秉着不敢让学生没课上,也不敢让学生上太多课的宗旨,一再地压缩数学课的课时,一学年的压到一学期,一星期四节课的压到一星期三节课。原本就厚厚的一本书,就算教师讲得多么透彻明白大部分学生听了都吃力,更何况现在要求一学期就上完,根本就是囫囵吞枣,学生不明白的地方更多了,这样更助长了学生畏学的心理。总的说来学校领导重不重视也是数学能否平稳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寻找确实符合本专业的数学教材,不要一本书覆盖所有专业。各行各业离不开数学,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到底离不开数学什么呢?这就要求针对不同专业实际需要讲授数学知识,同时在数学如何应用到不同的专业上下功夫,而不是像现今的《高等数学》全是一堆的理论与公式所堆砌起来的,应用少得可怜且针对性不强。现今与专业联系得最密切的应该要数《物流数学》,它与物流这个专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是从数学中找寻物流的踪迹,而是从物流中找寻数学的踪迹,充分地把数学与物流融合在了一起。就拿笔者正在讲授的计算机专业的《工科高等数学》来说,一共十章,几乎每一章只有最后一节有一点涉及到Mathematica的应用,但是内容少,还打了*号,也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安排过一次的上机课,完全跟电脑脱节了。

第四,快乐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能够以学习为乐了,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享受。快乐学习就是一种享受,但并不是说不要刻苦努力学习,而是指要拥有充满愉悦感的学习心境、学习体验和学习行为,在教学上着力于促进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合作与探讨研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意志、道德、信念、个性等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那到底什么是快乐学习呢?简单地说就是在教的时候尽量让学生全程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兴趣,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教学方式灵活多变。现今比较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谈话法教学(问答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复习法等等,但在笔者的印象中,从读小学一直到大学,一直到现在自己教学,都还是方法单一。笔者现在采用的上课方法是:复习—复习性练习—讲授新课—练习—讲评、总结—作业,仍是缺乏灵活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教学有进步,因而有了几个构想:(1)让数学走出课堂,比如概率论可以上街让学生自己找实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主要学习电脑操作数学题……(2)让课堂形式更多样化,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上一堂课,可以上一堂数学讨论课,可以上一堂数学历史课……

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火车头,是打开自然科学奥秘的钥匙,是有其内在美的,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教好数学,发扬数学的内在潜质和魅力吧。

[1]沈文选,杨清桃.数学应用展观[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余姚市初中数学快乐数学课题组.初中数学快乐教学法的构建与实践[R].2006.

[3]晓楠.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4]陈新智.特级教师论课堂教学改革·问题情景教学模式初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5]刘舒生.教学法大全[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0.

猜你喜欢
高等数学学时专业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