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俄汉语词法意识
——兼谈动词对比

2013-04-12 18:02
关键词:词法及物动词俄语

于 爽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0 引言

在俄罗斯心理语言学文献中,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语言意识(языковое сознание)成为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术语。什么是“语言意识”呢?不同的学者对语言意识有不同的解读。В.В.Красных(2001)将语言意识作为与个性言语活动相关的意识的一个方面。Г.В.Ейгер(1990)把语言意识理解为日常意识的一种。笔者认为,语言意识是学习者在言语的输入(听和读)和言语的输出(说和写)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敏锐感知和深刻的理解,是无意识的言语活动。

长期以来,俄、汉两个民族由于各自的政治、文化、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表达式。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既体现在词法中又体现在句法中,究其本质是语法意识的不同。动词是俄汉语中词法意识差异较大的词类,本文尝试浅析俄汉动词词法意识的异同。俄语中动词是词法学习的难点,是中国学生学习俄语时难啃的硬骨头。笔者将从俄汉语动词意识中的相似点和相异点分别来进行分析。

1 俄汉动词词法意识对比

1.1 相似点

(1)俄汉语动词都可以被副词修饰,但程度副词除外(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汉语说“不走”“再来”,不能说“很走”“更来”。俄语能说хорошо писать(写的好),也不能说весьма писать(极写)。

(2)俄汉语动词都可以做谓语。俄语动词多数能带补语,汉语动词能带宾语。例如汉语的“盖房子”俄语表达为построить дом。

(3)俄汉语动词都有表示可能、意愿的助动词。汉语有:能、能够、会、愿意等;俄语也有мочь(能够)、уметь(会)、хотеть(愿意)等。

(4)俄汉语动词都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汉语的及物动词是能带宾语的动词。如“看画报”中的“看”、“修理电灯”的“修理”;俄语的及物动词则要求不带前置词的第四格做直接补语,如:выполнить план的выполнить(执行)就是及物动词。

1.2 相异点

(1)时间意识。俄语动词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范畴,汉语动词则无时范畴。例如:现在正在下雨,你们再坐一会吧(сейчас идёт дождь вы посидите ещё.)。

( 2)体貌意识。俄语动词有未完成体和完成体,是二元对立。汉语动词有多种体,是多元对立。如俄语的Брат работает. Я иду заниматься.汉语相应地应说成“哥哥在工作”。我现在去学习。

(3)虚拟意识。俄语有动词假定式,表示虚拟的假设行为和建议、劝告、请求、希望、愿望等意义。汉语没有这种用法。例如:“我们这里没有人害怕困难”。中国学生常译为: У нас не найдется таких людей,которые боятся трудностей. 这里从句因没用假定式而成为错句。正确的说法为У нас не найдется таких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боялись бы трудностей.

(4)无人称意识。俄语中有一部分带—ся的无人称动词,表示不以主观意愿为转移的行为或状态,例如:спаться、работаться、сидеться等,汉语则没有这类动词。

(5)方向意识。俄语中表示“行走”“来去”意义的运动动词有定向和不定向之分。汉语动词没有定向和不定向的概念。这说明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由于对于世界的认识不同,因而形成对运动动词认识的侧重点也不同。

通过俄汉动词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动词的体、假定式、形动词、副动词、带—ся的无人称动词、定向和不定向的运动动词都是俄语所特有的,而汉语没有的,而这些又恰恰是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难点,也是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回避的地方。对于俄语动词这块“硬骨头”,笔者认为应把其作为我们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授俄语动词时不应只告诉学生一条条的语法规则,而是要让学生了解俄汉语动词的差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意识地避免母语的干扰,同时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反复大量地练习,达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的程度。

2 结语

我们的俄语语法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言语技能和交际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语法规则和交际原则的关系,把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统一起来。同时语法教学应重视语境,在一个个实际语境中练习语法规则,同时应结合语言文化学、语义学、语用学知识来讲解语法。

在俄语教学中要重视语言意识的指导作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自己去发现语言规则并主动理解,通常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在听说读写时完全借助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语法规则。而机械地背诵语法规则又使学生对语法产生厌烦情绪。与传统的语法相比,语言意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深对语言本质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范维杰,王清华.俄语句法语言意识探讨——兼与汉语对比[J].外语学刊,2001,(3).

[2]赵秋野.俄罗斯语言意识核心词研究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

[3]许高瑜,赵秋野,贾旭杰,杜桂枝,等.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和外语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信德麟,张会森,华劭.俄语语法(第2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赵陵生,王辛夷.俄汉对比与俄语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Красных В.В. Основы психолингвистики и теории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Курс лекций.M. ,2001.270C.

猜你喜欢
词法及物动词俄语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应用于词法分析器的算法分析优化
谈对外汉语“词法词”教学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2010年高考英语“相似”考题例析
俄语称呼语的变迁
今日俄语:语法领域中的积极过程*——“今日俄语”系列研究之二
Swagger:气场压人
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与区别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s 1~6复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