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合剂的抗炎抑菌镇痛实验研究

2013-06-07 10:04李明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热板紫花耳廓

黄 莹 李明艳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药剂科,广西 柳州 545005

烫伤合剂的抗炎抑菌镇痛实验研究

黄 莹 李明艳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药剂科,广西 柳州 545005

目的:探讨本院制剂烫伤合剂的抗炎抑菌镇痛活性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试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试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纸片法测定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烫伤合剂对二甲苯诱导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 (P<0.05),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 (P<0.05),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烫伤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具有抑菌作用,抑菌圈>7 mm。结论:烫伤合剂具有抗炎抑菌镇痛作用

烫伤合剂;抗炎;抑菌;镇痛

1 材料

1.1 材料LRH-150R-生化培养箱(广东省医疗厂),SW-CJ-2FD型双人单面净化工作台。烫伤合剂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本院制剂室,批号:20111023,紫花烧伤膏(山东华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10506)昆明种小鼠 (柳州医学专科学校试验动物中心),体重 (20±2)g。

1.2 实验用菌株和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大肠埃希菌[CMCC(B)25921],营养琼脂培养基(北京奥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方法和结果

2.1 抗炎作用[2]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取小鼠30只,♀♂各半,分为模型组 (生理盐水)、烫伤合剂组和紫花烧伤膏对照组。分别将受试物均匀涂于小鼠右耳正反面,烫伤合剂给药量为每次2m l,给药面积约2cm2,左耳作为对照,给药5次,每次间隔1h。模型组与紫花烧伤膏(0.032g/cm2)对照组也给药5次。末次给药后1.5h,各小组的右耳以温水洗去残余药物,用干棉球擦净,然后将0.05mL二甲苯涂于小鼠右耳廓前后两面致炎,左耳不涂为对照,致炎30min处死小鼠,用直径为6mm的打孔器在两耳相同的部位取下左、右圆耳片,称重,计算左、右耳片质量差为肿胀度。肿胀抑制率 (%)=(模型组肿胀度-给药组肿胀度)/模型组肿胀度×100%。结果烫伤合剂组肿胀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见表1

表1 烫伤合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s,n=10)

表1 烫伤合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s,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10ml 12.4±1.1 5.2±0.6 7.2±0.8 -烫伤合剂组 10ml 9.0±1.2 5.3±0.8 3.7±1.2a 48.61紫花烧伤膏组 0.32g 9.2±1.1 5.1±0.7 4.1±1.5b/%模型组组别 剂量 右耳/mg 左耳/mg 肿胀度/mg 抑制率43.06

2.2 镇痛作用[2]小鼠热板法致痛试验:调恒温水浴温度至55~56℃,将铁板置于恒温水浴上预热10min。对小鼠进行痛阈值筛选 (以5-30S内舔后足者为及格,跳跃者弃之不用),挑选表现合格的30只雌性小鼠,随机均分成模型组(生理盐水),烫伤合剂组和紫花烧伤膏组。分别将受试物涂于四足掌,模型组、烫伤合剂组给药量为每次2ml,紫花烧伤膏组给药量为每次0.032g*cm-2,给药面积约1cm2,涂药5次,每次间隔均为30min。各组动物末次给药后30、75、120min分别测定一次痛阈值,如痛阈值超过60s,则按60s计。结果表明,烫伤合剂组动物的痛阈高于模型组,尤其是用药75min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烫伤合剂对小鼠热板试验的影响 (±s,n=10)

表2 烫伤合剂对小鼠热板试验的影响 (±s,n=10)

注:与模型组比较,aP<0.05。

10ml 16.2±1.3 16.8±1.1 16.3±1.7 17.1±1.9烫伤合剂组 10ml 17.3±1.4 27.5±1.5 33.8±3.8a 31.8±4.8紫花烧伤膏组30min 75min 120min模型组组别 剂量 给药前痛阈值0.16g 14.1±1.4 21.5±2.4 25.9±3.7 23.8±3.5

2.3 抑菌作用确定[3-4]滤纸片的制备:取无菌并干燥的滤纸片,制成6mm的小圆纸片,投入烫伤合剂浸泡2小时,然后将滤纸片平放于清洁的无菌平皿内,开盖置恒温箱(37℃)中烤干。每4片 (块)一组。阴性对照样片的制备:取无菌干燥滤纸片,每片滴加无菌蒸馏水20μl,干燥后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三种试验菌的接种:用无菌棉拭子蘸取浓度为5×105cfu/m l~5×106cfu/ml试验菌悬液,在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表面均匀涂抹3次。每涂抹1次,平板应转动60°,最后将棉拭子绕平板边缘涂抹一周。盖好平皿,置室温干燥5min。烫伤合剂样片贴放:每次试验贴放1个染菌平板,每个平板贴放4片试验样片,1片阴性对照样片,共5片。用无菌镊子取样片贴放于平板表面。各样片中心之间相距25mm以上,与平板的周缘相距15mm以上。贴放好后,用无菌镊子轻压样片,使其紧贴于平板表面。盖好平皿,置37℃温箱,培养16h~18h观察结果。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 (包括贴片)并记录。试验重复3次。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分别为(12.58±0.35)、 (11.99±0.23)、(12.10±0.31)mm;铜绿假单胞菌抑菌圈分别为为(7.52 ±0.31)、(7.66±0.21)、(7.75±0.22)mm;大肠埃希菌抑菌圈分别为(10.10±0.22)、(10.22±0.12)、(10.56± 0.24)mm。

观察标准:抑菌圈>7mm,表示有抑菌作用,可见烫伤合剂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

2.4 数据统计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两比较用t检验。

3 讨论

烫伤合剂经过多次HPLC法检测出多种有效成分[5-7]。虎杖主要成分为白黎芦醇苷具有抗菌作用,金银花主要成分是绿原酸具有抗炎抑菌作用。两面针成分为氯化两面针碱具有抗炎和止痛作用地榆含多种鞣质成分具有凉血止血收敛的功效。十大功劳含小檗碱具有抑菌松弛立毛肌的痉挛而产生止痛作用。经过实验证明,以上几味中药经制剂后,有明显的抗炎止痛,活血化瘀,防止创面感染的功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用于临床Ⅰ度、Ⅱ度烧烫伤取得较好的疗效[8]。

[1]肖萍.烫伤合剂的制备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655-656.

[2]盛国荣.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抗炎镇痛和抗过敏止痒的实验观察 [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3):217-220.

[3]欧阳温汉,范巧等.黄柏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759-760.

[4]倪语星.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规范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5]李锦燊,刘晓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烫伤合剂中白黎芦醇苷的含量[J].现代中医药,2006,26(1):67-68.

[6]王亚洲.HPLC法同时测定烫伤合剂中绿原酸、虎杖苷、小檗碱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2,15(7):993-995.

[7]王亚洲.烫伤合剂中没食子酸和绿原酸的测定 [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9):45-46.

[8]王亚洲.烫伤合剂治疗烧烫伤58例临床疗效观察 [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8):77-78.

R285.5

A

1007-8517(2013)17-0016-02烫伤合剂是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根据中医药理论自拟的处方,由该制剂室生产[1],由虎杖、两面针、地榆、金银花、十大功劳中药组成,用于治疗烧烫伤治疗。现对烫伤合剂抗炎抑菌镇痛活性作用进行药理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资料。

2013.07.07)

猜你喜欢
热板紫花耳廓
非对称热护式热板仪的研制与试验
双碳背景下提钒弃渣制备集热涂层及其性能
一种超薄真空腔均热板复合材料及其密封成型方法
均热板的应用
紫花泡桐(节选)
紫花目蓿高产栽培技术
紫花泡桐(节选)
搓耳
——护肾
紫花
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