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及疗效的关系

2013-06-07 10:04郭应丽廖东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测查测验精神分裂症

沈 君 郭应丽 廖东升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浅谈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及疗效的关系

沈 君 郭应丽 廖东升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及疗效的关系。方法:观察12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后均进行临床和神经心理检测,进行患者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与疗效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所有神经心理测查指标与GAF、SANS及BPRS均无显著相关性;在治疗后,GAF(除连线测验)、SANS(除铁槽铁钉测验)、BPRS(除连线测验)与所有的神经心理测查结果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及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联系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障碍;精神症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0年9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28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7例,女71

例,年龄为21~53岁,平均年龄(31.6±4.1)岁。所有患者均是首次发病、未用过抗精神病药或者用药天数小于2

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且均无脑炎、癫痫、血液病、脑血管及肝、肾疾病史,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有同住的成年家属。

1.2 方法:治疗方法:所有的患者均随机给予氯丙嗪、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5mg/d,在治疗初期剂量为氯丙嗪50mg/d,阿立哌唑5mg/d,利培酮2mg/d,随后固定间隔时间、固定剂量给药。从治疗的第五周开始氯丙嗪增至400mg/d,阿立哌唑增至30mg/d,利培酮增加至6mg/d,维持该剂量至第12周结束[2]。在治疗开始后应每周进行相应的检测,检查血细胞、心电图、尿液分析,以便及时发现血细胞降低、或心律失常而作相应处理。期间可酌情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和抗胆碱能药物。

1.3 评定办法:临床评定工具: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修订阴性症状量表(SANS),功能总体评定量表(GAF)。患者在治疗开始前做测查1次,在治疗12周结束后再进行各项测查1次。神经心理测查工具:自编言语流利性测验,韦氏记忆量表 (WM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铁槽铁钉测验,手指敲击测验,手功能协调测验、动作功能测验,HRB中的连线测验A和连线测验B。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PC4.0软件,由于有些认知功能的测查结果不属于正态分布,故使用秩和相关系数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在治疗前的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及疗效的相关性所有的患者在入院治疗前均进行了相关的功能及症状检查,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比较,详见表1。

2.2 患者在治疗12周后的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及疗效的相关性

患者在治疗12周后,进行了相关的功能及症状检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详见表2。

表1 治疗前GAF、SANS和BPRS结果与认知功能测查结果相关性n=126

表2 治疗12周后GAF、SANS和BPRS结果与认知功能测查结果相关性n=126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疾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认知功能、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三方面的损害[3]。而对于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研究已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在进行治疗前,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检查指标均与GAF、SANS、BPRS无显著相关,且与治疗12周后的GAF、SANS、BPRS的差值也无显著相关,说明成年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精神病性症状出现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已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异常。同时患者治疗前,神经心理功能与阳性、阴性精神病性症状无显著相关性,但在治疗12周后,大多神经心理测查指标均与GAF总分、SANS总分及BRPS分有显著性相关,可能是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急性进展时期,患者的整个精神状态瓦解,认知活动、意志行为活动、情感活动之间已不能良好配合,在统计分析中未能发现相互之间的相关性;在病情恢复后,患者在知、情、意配合已得到良好改善,因而在统计分析中发现精神症状与神经心理功能有明显相关性。

综上所述,首发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前,其可能已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发病时在知、情、意方面已不能良好配合,精神症状已瓦解,而在治疗一段时间后,精神症状得到改善,其认知功能也得到提高。因此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及疗效方面有一定的相关性。

[1]介勇,汪作为,史泊海,等.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评估[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20(6)16-418.

[2]邹德梅.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8):1553-1554.

[3]陈大春,李艳丽,修梅红等.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关系 [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9):529-530.

R749.3

A

1007-8517(2013)17-0027-02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心理缺损作为精神科临床及心理学研究的一项内容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以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内容的报告显示,认知功能损害明确的存在于包括尚未用药者,所见损害与慢性病人表现非常相似[1]。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料分析,现报告如下。

2013.07.27)

猜你喜欢
测查测验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运用体育“运动包”开展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五项体能发展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基于测查数据的“旋转”教学建议
基于稀疏表示的精神分裂症生物标记物筛选方法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化学学困生
你知道吗?
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