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老年患者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2013-06-07 10:04辛菊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
关键词:合并症黄疸肝炎

辛菊梅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响水 224600

32例老年患者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辛菊梅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响水 224600

目的:对老年患者戊型肝炎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老年戊型肝炎32例和同期非老年戊型肝炎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戊型肝炎组的重型肝炎发生率比非老年戊型肝炎组高 (P<0.05);老年戊型肝炎组的合并症发生率比非老年戊型肝炎组高 (P<0.01);老年戊型肝炎组的住院时间比非老年戊型肝炎组住院时间长 (P<0.01)。结论:戊型肝炎多见于老年人群体中,病程较长,肝功能损害严重,病死率较高,应高度重视。

老年患者;戊型肝炎;治疗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所导致的一种急性肝炎,是经粪—口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显著的临床表现就是皮肤瘙痒、黄疸以及肝功能受损等。戊型肝炎在老年人群体中是非常常见的,近些年以来,我国的人口老年化程度逐步加剧,因而老年患者戊型肝炎的患病率也不断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所收治的老年戊型肝炎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促进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年龄不小于60周岁的老年戊型肝炎32例患者,其中,10例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6周岁,最小年龄62周岁,73.5周岁的平均年龄。随机选取同期非老年戊型肝炎住院患者24例,其中,7例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患者的最大年龄为55周岁,最小年龄为22周岁,46.3周岁的平均年龄。全部病例诊断均与肝病学分会、寄生虫病学及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分会所制定的防治病毒性肝炎的方案相符合。

1.2 治疗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对症综合处理,如支持、休息、退黄、保肝等。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K1、维生素C、甘草酸二铵,有黄疸的患者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有胆汁淤积的患者加用思密泰和苯巴比妥。重型肝炎患者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有消化道出血的给予血制品、制酸和补充凝血因子;有肝性脑病的给予纠正支链及方向氨基酸比例失调、去除诱因、降低颅内压力;有感染的给予抗感染治疗;有腹水的补充血浆或者白蛋白,予以利尿;有肝肾综合征的早期予以甘露醇或白蛋白扩容、去除诱因、放腹水、腹腔注射多巴胺、利尿剂等血管活性药物,以此扩张肾血管,并且做好综合性处理。

1.3 研究方法 对32例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以及24例非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临床分型、重叠感染、临床表现、并发症、合并症与转归等,并且对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用 (±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计数资料,以P<0.05的差异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点 我院于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期

2.2 实验室检查 老年戊型肝炎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比非老年戊型肝炎组患者明显要低,P<0.01,凝血酶原时间及总胆红素水平比非老年戊型肝炎组明显要高,P<0.05,而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表1 两组临床分型比较

2.3 临床表现 老年戊型肝炎组与非老年戊型肝炎组的患者均出现肝区压痛、肝区疼痛、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粪色变浅、脾肿大、肝肿大、腹胀、恶心、呕吐、乏力、发热以及黄疸等体征和症状,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黄疸、乏力和食欲减退。老年戊型肝炎组与非老年戊型肝炎组患者相比,老年戊型肝炎组的粪色变浅、皮肤瘙痒及黄疸等不良症状比较多见,而较少见到发热症状。

2.4 重叠感染 老年戊型肝炎组有6例(18.7%)患者出现重叠感染,其中,5例重叠慢性乙型肝炎,2例重叠慢性丙型肝炎;而非老年戊型肝炎组有4例(17.4%)患者出现重叠感染,其中,1例重叠甲型肝炎,3例重叠乙型肝炎。两组在重叠感染率方面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2.5 并发症及合并症 老年戊型肝炎组有26例患者出现合并症,占据总体的81.4%,合并症主要是胆囊结石、原发性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和冠心病等;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据总体的20.3%,并发症主要是自发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肝性脑病、胆道感染以及肝肾综合征。非老年戊型肝炎组有9例患者出现合并症,占据总体的39.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据总体的8.7%。老年戊型肝炎组患者的合并症发生率比非老年戊型肝炎组明显要高,而两组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不存在任何显著差异。

2.6 转归 老年戊型肝炎组有2例(6.2%)患者治疗无效死亡,2例患者均是重型肝炎患者,非老年戊型肝炎组并未出现死亡病例。老年戊型肝炎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2.1±11.6)天,非老年戊型肝炎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9±10.3)天,老年戊型肝炎组的住院时间明显比非老年戊型肝炎组要长,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戊型肝炎疾病全年均可能发病,而冬春季节是戊型肝炎的高发季节。戊型肝炎病毒通常是经粪、口等途径进行传播,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接触、食物和水等传播。戊型肝炎病毒是主要的老年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与机体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免疫力下降有关。本研究充分的表明,老年戊型肝炎患者在总体的戊型肝炎患者中大约占据30.2%,并且男性患者明显的要比女性患者多,这可能与男性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机会较多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人口老龄化、生活饮食习惯改变以及户外活动增多等,均是老年戊型肝炎疾病患病率上升的原因。

绝大多数老年戊型肝炎患者以肝区隐痛、尿黄、乏力以及食欲减退等起病,少部分患者有短期呕吐、发热等不良症状,经常性的伴有肝区叩击痛、肝脏轻度肿大,少部分人伴有轻度脾大。有些老年戊型肝炎患者的起病隐匿缓慢,往往以反酸、腹胀不适来院就诊,因而非常容易被临床误诊成胃部疾病,所以,建议在临床检查时要做好肝功能检查。黄疸程度主要是重度黄疸,常常还会出现肝内淤积胆汁,有的患者会出现一次性灰白色大便、皮肤瘙痒,极易混淆与胆道系统阻塞性黄疸,因此,需要对原因不明的老年患者黄疸检测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通常黄疸的程度越严重,则身体恢复的越缓慢,皮肤瘙痒的时间越长,并且还会延长住院时间,这便给老年患者造成心理方面的困扰,进而表现出不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患者的食欲和睡眠,对病情的恢复是非常不利的,临床医务人员应当将心理疏导和解释工作做好。

综上所述,戊型肝炎多见于老年人群体中,病程较长,病死率较高,并且对肝功能有着严重的损害,严重的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所以,临床医务人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且有针对性的做好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

[1]尹超.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8,4(3):11-12.

[2]潘晨.380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特征分析 [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4(3):34-35.

[3]李节繁.老年戊型肝炎42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8,9(1):23-24.

[4]李庭.散发性戊型肝炎89例临床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8(4):12-13.

R512.6

A

1007-8517(2013)17-0100-02

辛菊梅,女,江苏响水,主治医师,感染科。间共收治106例戊型肝炎住院患者,其中,32例老年戊型肝炎住院患者,占据总体的30.2%。老年戊型肝炎32例患者均是全年散发病例,其中病例数较多的是在1~4月份之间,共有15例,占据总体的46.8%;患者发病前的3~8周有经常外出用餐史或者进食海鲜史者共有10例,占据总体的31.1%。两组临床分型比较见表1。

2013.06.23)

猜你喜欢
合并症黄疸肝炎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世界肝炎日》
鲁晓岚:黄疸
安庆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影响因素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针对性护理在妊娠合并症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分析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常见妊娠合并症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