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观察

2013-07-07 15:14钱雅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3期
关键词:碳酸氢钠氟康唑念珠菌

钱雅琴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氟康唑与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观察

钱雅琴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对应用制霉菌素、氟康唑、碳酸氢钠三种药物联合对患有鹅口疮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6例患有鹅口疮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单纯采用氟康唑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制霉菌素、氟康唑、碳酸氢钠三种药物联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鹅口疮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鹅口疮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停药后鹅口疮再次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制霉菌素、氟康唑、碳酸氢钠三种药物联合对患有鹅口疮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制霉菌素;氟康唑;碳酸氢钠;鹅口疮;小儿;治疗

鹅口疮是临床儿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多发疾病,在临床上又被称为雪口病、念珠菌性口炎,是一种由于真菌感染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是该类疾病的特征性表现[1]。本次研究对患有鹅口疮的患儿在治疗期间应用制霉菌素、氟康唑、碳酸氢钠3种药物联合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抽取76例患有鹅口疮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儿中男21例,女17例;患儿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1.9±0.4)岁;发病时间1~9天,平均发病时间(2.5± 0.7)d;治疗组患儿中男22例,女16例;患儿年龄10个月~8岁,平均年龄(1.7±0.5)岁;发病时间1~11d,平均发病时间(2.6±0.8)d。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口服氟康唑胶囊,每次剂量控制标准为5mg/kg,每天1次,计划治疗10d。

1.2.2 治疗组治疗方法

口服氟康唑胶囊,每次剂量控制标准为5mg/kg,每天1次,在患处涂抹制霉菌素和碳酸氢钠,每天3次,计划治疗10d[2]。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率、鹅口疮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治疗总时间、鹅口疮病情治疗效果、停药后鹅口疮再次复发人数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痊愈:病损发红的区域或白色绒膜经治疗后已经完全消失,发生萎缩的舌背乳头彻底恢复正常,患儿自觉症状表现完全消失,白色念珠菌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显效:病损发红的区域或白色绒膜经治疗后已经大部分消失,发生萎缩的舌背乳头基本恢复正常,患儿自觉症状表现明显减轻,白色念珠菌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或可疑阳性。有效:病损区域与治疗前比较有所缩小,症状表现程度有所减轻,白色念珠菌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或可疑阳性。无效:病损区域大小及症状表现程度与治疗比较没有任何变化,白色念珠菌检查结果仍然显示为阳性[3]。

1.5 数据处理

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采用数加减标准差()的形式对所得所有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如果P<0.05,我们则可以认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鹅口疮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氟康唑治疗后(7.43±1.86)d鹅口疮症状表现彻底消失,用药治疗方案共计实施(11.74±1.72)d;治疗组患儿采用制霉菌素、氟康唑、碳酸氢钠3种药物联合治疗后(4.16±1.31)d鹅口疮症状表现彻底消失,用药治疗方案共计实施(7.31±1.26)d。两组患儿鹅口疮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鹅口疮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比较(d)

2.2 鹅口疮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氟康唑治疗后,6例鹅口疮病情达到痊愈标准,7例鹅口疮病情达到显效标准,14例鹅口疮病情达到有效标准,11例鹅口疮病情达到无效标准,该组鹅口疮治疗总有效率为71.1%;治疗组患儿采用制霉菌素、氟康唑、碳酸氢钠3种药物联合治疗后,10例鹅口疮病情达到痊愈标准,16例鹅口疮病情达到显效标准,9例鹅口疮病情达到有效标准,3例鹅口疮病情达到无效标准,该组鹅口疮治疗总有效率为92.1%。两组患儿鹅口疮病情治疗效果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鹅口疮病情治疗效果比较[n/(%)]

2.2 药物不良反应和病情复发率

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氟康唑治疗期间有7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该组药物不良反应率达到18.4%;治疗组患儿采用制霉菌素、氟康唑、碳酸氢钠3种药物联合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该组药物不良反应率达到2.6%。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在停止治疗后10例鹅口疮病情再次复发,病情复发率达到26.3%;治疗组患儿在停止治疗后2例鹅口疮病情再次复发,病情复发率达到5.3%。两组患儿治疗后鹅口疮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和病情复发率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鹅口疮患儿的临床发病率达到4%左右,患儿易出现烦躁不安、啼哭,常致哺乳困难等症状表现;少数患儿的病情会累及到食管和支气管,导致出现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等。有些还会并发幼儿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等症状,病情再进一步发展甚至会继发出现败血症[4]。氟康唑是一种临床新药,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所产生的亲和力远远高于哺乳类动物是该药物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实际应用后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肝毒性,对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过程也不会造成明显抑制[5]。制霉菌素由于价格低廉,已经被临床作为对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常用药物,能与真菌细胞膜的固醇部分发生不可逆地选择性结合,在细胞膜上形成孔道,使膜的通透性增强,使小分子物质外漏,进而造成细胞死亡而发挥药物作用。碳酸氢钠为一种弱碱性药物,用该药物进行口腔护理和口腔含漱,可使口腔的酸碱度发生改变,消除残留凝乳或糖类,使口腔保持或变为碱性环境,对霉菌生长进行抑制[6]。

[1] 潘广红.氟康唑治疗鹅口疮108例疗效观察[J].医学创新研究,2009, 5(26):79.

[2] 张明华.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护理体会[J].家庭护士,2010, 6(9):2305.

[3] 黄飞莺,赖良坚,黄卫华.氟康唑外涂治疗婴儿鹅口疮126例疗效观察[J].中国新医学论坛,2009,7(5):75-76.

[4] 叶华清,黄秀明,吴光华.氟康唑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09,2(24):22.

[5] 林鹏鑫.氟康唑致血尿1例[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10(4):263.

[6] 米润昭,孙晓云,耿素辉,等.氟康唑引起急性药物性肝炎[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4(1):28.

R781

B

1671-8194(2013)33-0101-02

猜你喜欢
碳酸氢钠氟康唑念珠菌
HPLC法测定福司氟康唑含量及有关物质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广州地区生殖系统念珠菌病的菌型及其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排水法与排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法收集二氧化碳实验比较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氟康唑对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IL-6、TNF-α、IL-8的影响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念珠菌血流感染临床与实验室特点分析
碳酸钠及碳酸氢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的探究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