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13-07-26 08:02谢素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原发性依从性血压

谢素兰 张 莹

谢素兰: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人,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异常增高,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2]。近年来我国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及患病人数逐年增高[3],原发性高血压无特效治疗方案,一般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物[4],故提高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具有极其重要意义。选取我院干部病房2010年1月~2012年7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研究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干部病房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 例,男42 例,女18 例。年龄60~82 岁。均符合1999年WHO/ISH 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5]。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 例,干预时间均为4 个月,包括住院期与出院后,出院后患者的情况了解和护理干预采取电话访问及家庭访视两种方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文化程度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原发性高血压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给予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专门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1)心理疏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文化水平、家庭情况及经济情况等,有针对性地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的疾病知识及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意义,消除患者因病程较长产生的烦躁、失望及恐惧等心理,结合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满意病友实例,加强病友之间交流,从心理层面鼓励患者,使其心态乐观,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2)强调家庭护理的重要性。老年患者因生理性记忆力减退及思维能力下降,所以应有家属或陪护人员共同参与对患者的护理指导及健康教育。(3)日常饮食计划及运动计划的制定。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制定原发性高血压食谱,严格遵循低盐、低脂、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原则[6],严格控制体重,忌烟酒。同时,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制定锻炼计划,遵循循序渐进、不疲劳原则[7],坚持有氧运动。(4)健康宣教。监督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特别是有些需要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水平的患者,更应遵医嘱合理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检测及生存质量评分等。其中治疗依从性评分采用柯月兰等拟定药物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量表进行遵医行为判定,分为完全遵医、不完全遵医及完全不遵医3 级[8],于干预前后进行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检测,并采用生活质量测评表(QOL)进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判定[9]。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 软件进行处理,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遵医情况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遵医情况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指标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指标比较(mmHg,)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指标比较(mmHg,)

组别 例数 收缩压干预前 干预后舒张压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0 165.3±23.5 140.2±19.7 103.4±12.6 93.2±8.4干预组 30 163.1±20.1 123.0±13.5 101.9±13.2 84.2±5.7

表2 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30 108.8 ±10.6 171.9 ±21.7干预组30 105.3 ±12.3 245.2 ±34.3

表3 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具有病程迁延、终身服药、病情复杂等特点,临床研究显示[10],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需服用两种及以上不同作用机制降压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而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概率密切相关。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严格遵医服药对于改善血压控制效果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护理人员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包括心理疏导、科学日常饮食计划及运动制定在内的一系列专门药物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遵医服药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主动配合临床治疗,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物。而根据老年患者生理特点制定的老年患者家庭护理计划,则可以结合家属帮助,协助患者配合治疗,更严格地执行医嘱,最终达到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改善血压水平及预后的目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遵医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专门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刘焕菊.护理干预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137-138.

[2]刘丽萍,何 华,黄金萍,等.连续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7,14(6):88-89.

[3]杨爱云.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7(32):2541-2542.

[4]袁义秋,杨文东.综合护理干预和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及医嘱依从性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56-57.

[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3):483-486.

[6]王芳英,耿纪录.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健康教育对其影响[J].山东医药,2008,48 (19):106-107.

[7]苏少汝.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9):14-16.

[8]李 德.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0):136.

[9]黄玉琴,于海霞,徐艳芬.院外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110-111.

[10]秦显美.护理干预对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8):2084-2085.

猜你喜欢
原发性依从性血压
稳住血压过好冬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