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在甲状腺肿瘤病人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3-07-26 08:02陈志梅黎雪娃叶晓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心率血压

陈志梅 黎雪娃 叶晓霞

陈志梅: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华南地区是我国甲状腺疾病的高发区,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甲状腺癌等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肿瘤的有效手段,而手术的伤害性刺激引起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而产生过度应激反应,容易让病人产生紧张情绪[1]。音乐信息能够刺激大脑右半球的边缘系统,促使该中枢调节人的情绪活动产生感情共鸣而引起情绪反应,有助于缓解病人紧张情绪[2]。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对部分甲状腺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进行音乐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甲状腺肿瘤病人102 例,男37 例,女65例。年龄20~60 岁,平均年龄36.2 岁。均为甲状腺腺瘤手术病人,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 例和对照组52 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前向观察组病人说明音乐治疗的具体方法及作用,征得病人同意后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喜欢的乐器、音乐类型及喜欢的乐曲。术前1 d 访视病人,让其晚上休息前于安静洁净的治疗室中欣赏自选的轻音乐,如《雪绒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彩云追月》等,接受30 min音乐治疗。手术当天进入手术室前进行2 h 音乐治疗。术后通过MP3 向病人播放其喜爱的音乐,直到术后24 h。对照组病人按常规予以术前及术后护理。

1.3 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病人入院当天、进入手术室后、术后8 h 的血压和心率,分别作为基础值、术前值以及术后值。观察两组病人血压、心率的波动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包,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手术前后心率的比较(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手术前后心率的比较(次/min,)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手术前后心率的比较(次/min,)

注:两组病人手术前后心率比较,组间、不同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组别 例数 基础 术前 术后观察组50 76.4 ±3.8 83.0 ±4.5 77.0 ±3.3对照组52 76.2 ±4.0 84.0 ±5.5 81.0 ±3.5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血压的比较(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手术前后血压的比较(mmHg,)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手术前后血压的比较(mmHg,)

注:两组病人手术前后血压的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组别 例数 基础收缩压 舒张压术前收缩压 舒张压术后收缩压 舒张压观察组 50 107.8 ±3.7 69.0 ±3.4 114.4 ±3.6 71.2 ±3.3 109.4 ±4.1 71.0 ±3.7对照组 52 108.5 ±3.4 68.8 ±3.8 115.1 ±3.3 76.8 ±3.1 114.2 ±3.9 75.3 ±4.0

3 讨 论

音乐是自然界声音的再现,各种文化的人们都有聆听、欣赏、创作、演奏音乐的习惯[3]。近几百年来,人们在创作及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音乐能提高人体生理、心理健康水平,有效缓解由病痛带来的躯体和精神痛苦,在治疗身心疾病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4],神经系统中的大脑边缘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音乐对这些神经机构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腺体分泌功能、消化功能、肌肉紧张度等都有明显的作用。当音乐信息通过听觉器官刺激该系统时,可引起听者的想象,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轻快、优美、熟悉的乐曲不但能使人们进入乐曲所描述的意境当中,还能引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回忆,产生愉快、向上的心理反应。这些良好的心理情绪反应可改变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紧张度,从而调节神经、心血管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之处于平稳的状态[5]。另外,音乐还具有镇痛作用,音乐作用于听觉中枢,能刺激脑垂体释放吗啡类物质,提高垂体脑啡呔的浓度,抑制疼痛冲动的传导,对疼痛有交互抑制作用,产生较强的镇痛作用[6]。音乐治疗正是运用音乐以上特性,将其与心理学、医学相互结合,充分发挥音乐对人体身心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外科手术是甲状腺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对重度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以及甲状腺癌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可以使病人在心理上产生应激反应,焦虑不安、恐惧等[7]。而手术创伤所带来的出血、疼痛、组织损伤更加重了病人的生理负担。围手术期各种心理因素和创伤刺激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可诱发循环、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扰乱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导致血压、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产生较大波动。维持这些基本生命体征的平稳,降低其波动幅度不但给手术治疗提供了良好的生理状态,更有助于促进术后病人的恢复,减少术后不适。在本研究中,两组病人在基础血压、心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接受音乐治疗的病人术前及术后的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围手术期音乐治疗对于维持病人基本生命体征的平稳具有明显作用。

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护理和治疗方式,已经在国外得到广泛和系统的应用,但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对于音乐治疗的研究,主要着重于清醒病人术中的应用,而针对围手术期音乐治疗的研究,则不多见。本研究侧重于探讨音乐治疗在甲状腺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证实了音乐治疗在维持病人围手术期基本生命体征平稳上具有良好的作用。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其优美的旋律通过听觉使人产生愉悦安宁的心情。音乐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对病人的心理是一个良性的诱导,它能陶冶、净化病人的心灵[8]。音乐治疗成本较低,可操作性较强,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交流,值得在日常医疗活动中进行推广。但需要注意的是,音乐治疗并不等同于简单的音乐欣赏,故今后研究中音乐的选择应尝试邀请心理学家参与,同时在考虑病人个体需求的基础上适当引导,使音乐疗法更加规范化,真正达到治疗的效果[9]。

[1]粱 琪,金梅生.丁丙诺啡超前镇痛对围术期应激反应和术后自控镇痛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2,12(2):25.

[2]王 丽.围手术期应用音乐治疗对手术病人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7(10):2375-2376.

[3]Metzger LK.Assessment of use of music by patients participating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J].J Music Ther,2004,41(1):55-69.

[4]陈运香.音乐对腹部手术病人生理及焦虑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11(7):598-599.

[5]高艳辉,肖青林,芦平燕,等.音乐疗法在银屑病病人心理护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223-224.

[6]罗锡珍.音乐干预对苏醒室术后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4(6):510-511.

[7]吴 冉,杨坤明,李秀英.背景音乐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14):52.

[8]陈海燕.音乐干预对甲状腺次全切除病人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0(6):142-143.

[9]郑 霞,蔡俊萍,张雅丽,等.音乐疗法在手术室应用研究的文献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6(4):87-89.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心率血压
心率多少才健康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稳住血压过好冬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PACU 音乐疗法对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