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之初探

2013-07-29 05:45霍华江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13年3期
关键词:评价语言多元生命

霍华江

摘要: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是初中数学评价的重要部分,教师可以采用让评价跳动生命的火花、让评价呈现多元化形式、让评价融入学生的情感、让评价折射五彩的阳光等方面发挥其独有的魅力

关键词:评价语言;生命;多元;情感;折射

一、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让评价跳动生命的火花

新课程,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以超越预设的目标和程序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生成性资源;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契机,用自己的评价语言去引领课堂中的精彩生成

指导性评价——循序渐进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要善于巧妙地点拨、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课堂上,教师运用灵敏的课感,对学生信息给予正确地“判定”与指导,使学生在原来基础上深入思考,循序渐进,去粗取精,逐步达到深入、全面地感悟

情感性评价——深入情感

情感评价是规范性评价之外的一种补充,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自然交往时,在言行中、在情感上对学生的一种期望和评价现代心理学认为:中学生已处在青春发育期,情绪常常不稳定,而且思维的独立性和批评性有显著的发展,独立思考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他们进入了一个喜欢怀疑、论辩和独立意向的时期他们自认为自己已是大人了,在对成人的态度上,他们希望教师不要把他们当小孩看待,希望获得尊重和理解所以,在数学课堂上,多采用批评语言反而适得其反

二、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让评价呈现多元化形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多创意的评价” 学生由于不同的学习能力而造成差异性,因此教师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要有意识、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进行激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更积极地投入学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以激励性评价为例

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教学时的激励性语言一般是口头的,但人的思想和感情是丰富多彩的教师的体态、动作、眼神、微笑等都能起到语言难以表达的效果例如,学生板演一个数学题时,他给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解法,我们可以翘起大拇指说:“你真不简单啊”如果有学生一时答不上来但经过思考后重新板演出来时,我们作为教师可以为其鼓掌,然后走近他拍拍肩膀鼓励说:“你不甘示弱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哦”,等肢体语言一般与激励性语言相结合应用,这种情境化、个性化的评价作为评价的一个积极因素,其作用不可低估

当然,采用肢体语言要讲真情,切勿假情假意如,学生刚好把书掉在你身边的地上了,而你却视而不见,那会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只有满怀真心实意的爱来对待学生、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才会真正感动学生

面对学生的各方面的差异性,教师也应该实施不同的评价,对症下药,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情感,倾听他们心灵的呼唤,真正回归孔圣人的“因材施教”

三、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让评价融入学生的情感

教师备课时,会进行多种预设,然而,学生是鲜活的人,教学中有很多的突发事件,如果教师拘泥于教案,按部就班,不注意学情变更,必然陷入沉寂、无味、机械的沼泽这时教师要关注学情,敏锐地瞄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起点,借助评价的媒介,调整预设,做到“以学定教”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在上课前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不稀奇这时教师要灵动地抓住学生的“实然状态”,弹性地变奏流程,纳入横节生枝的信息,顺水推舟,因势利导,达到更好地互动、交流

四、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让评价折射五彩的阳光

充满机智有趣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堂有生命的课堂,往往会掀起很多的“波澜”,教者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浪花”,变“意外”为资源,巧妙评价,引领学生参与讨论,就一定能让课堂折射出绚丽的火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收获惊喜

课堂上教师以自己敏锐的课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顺势评价,将此“水”化作“霖雨”,顺势达到深化、超越文本目的

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是一杯香茗,就近嗅之,了无痕迹;不经意间,却香气宜人,令人陶醉,使人激动,激起自信,点燃热情,催生认知欲望

猜你喜欢
评价语言多元生命
灵动的评价语言让课堂锦上添花
当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探寻
给评价语言套上语用“范儿”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巧用评价语言,打造高效课堂
浅析教师评价语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