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dherin、β-catenin表达与结肠癌术后转移关系

2013-08-07 09:36王智辉吴庭安彭雨黄秀芳林大任李宁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2期
关键词:结肠癌染色阴性

王智辉 吴庭安 彭雨 黄秀芳 林大任 李宁

(1江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广东江门 529000;2江门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结肠癌转移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本研究通过检测80例结肠癌患者术后标本 E-cadherin、β-catenin表达,探讨这两种蛋白表达和结肠癌术后转移发生的相关性,为预测转移的发生提供客观参考指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DukesC期结肠癌患者80例,其中20例患者保存新鲜冰冻组织。男38例,女42例,>60岁患者21例,≤60岁59例,中位年龄52岁。术前未行辅助治疗,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未发现远处转移。术后行辅助FOLFOX6方案化疗6~8个疗程,每位患者每3~4个月复查胸、腹、盆腔CT,如CT提示肺、肝或局部淋巴结转移时,可再行局部穿刺、MRI、PET-CT等检查证实,以CT检查时间为转移发生时间。

1.2 方法

1.2.1 免疫组化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 E-cadherin、β-catenin(一抗:北京中杉公司)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免疫组化评价标准:由有经验的病理科医师单盲阅片,在10×40倍显微镜下观察记数,每张切片随机选择5个视野,每个视野记数200个细胞。以胞膜或/和胞浆出现黄色、褐色为阳性染色。E-cadherin评价包括两个部分:染色强度和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0~100%).染色强度评分标准:①阴性;②弱阳性;③阳性;将染色强度评分和阳性细胞的百分比相乘,若乘积≥200分,可评价为染色阳性,若乘积评分<200,评价为阴性。β-catenin从细胞膜、细胞浆、细胞核三个方面进行结果判断:细胞膜大于70%的癌细胞阳性为正常表达,反之为减弱表达。胞浆或胞核大于10%为异位表达。胞膜减弱表达、胞浆胞核异位表达均为阳性表达[1]。(图1)。

图1 β-catenin、E-cadherin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SP×400)A:β-catenin阳性表达;B:E-cadherin阳性表达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比较 E-cadherin、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与转移关系时采用χ2检验;比较表达情况对转移出现时间影响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

2 结 果

2.1 可评价患者临床特征 所有患者均可评价肿瘤组织β-catenin、E-cadherin染色。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时间2年。以是否发生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共有35(43.75%)例患者确诊转移,其中21例为单个脏器转移,14例为多发脏器转移。

2.2 β-catenin 表达在转移组中共有23(65.71%)例患者β-catenin阳性表达,而非转移组中共有14(31.11%)例患者阳性表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同时,虽然原发灶不同分化程度、不同T分期和N分期中β-catenin表达存在差异,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3 E-cadherin表达在转移组中共有25(71.42%)例患者 E-cadherin阳性表达,而非转移组中共有9(20.00%)例患者阳性表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原发灶不同分化程度、不同T分期和N分期中E-cadherin表达存在差异,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表达同临床特征间关系

2.4 β-catenin及E-cadherin表达情况同术后转移关系 入组80例结肠癌患者,β-catenin及E-cadherin均为阳性表达的患者为19例,其中发生远处转移为16(84.21%)例,任一指标表达阳性为31例,其中转移19(61.29%)例,均为阴性表达为30例,其中远处转移2(6.67%)例。不同表达状态同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69)。β-catenin及E-cadherin均阳性表达者转移发生率明显高于均阴性表达者(见图2)。

图2 E-cadherin、β-catenin共表达同转移出现时间比较(P=0.0369)(以转移为截点研究)

3 讨 论

肿瘤细胞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细胞黏附、细胞运动和突破基底膜3个方面,其中细胞黏附的破坏是启动转移的重要机制。钙黏蛋白(Cadherin)主要参与正常上皮细胞间黏附,被认为是肿瘤转移的抑制基因[2]。钙黏蛋白包括E-cadherin和P-cadherin。前者主要在整个上皮细胞层表达,后者仅在基底细胞表面表达[3]。基础研究发现E-cadherin表达水平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侵袭性、预后呈负相关,并在多种肿瘤中得到部分证实[4、5]。然而,E-cadherin表达同单纯术后转移的关系并不明确。在本研究中发现E-cadherin表达同肿瘤不同分化程度、不同T分期和N分期均没有明显相关。转移组患者E-cadherin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组。E-cadherin阳性表达患者出现转移的时间也长于阴性表达的患者。E-cadherin对结肠癌术后转移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细胞中大部分的β-catenin与细胞膜上的E-cadherin形成功能复合体,当Wnt-1信号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激活后,导致胞浆内游离的βcatenin增加,并进入细胞核与转录因子结合,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简单的说就是βcatenin在胞浆和胞核的蓄积是Wnt通路被激活的标志,wnt通路被激活,导致细胞癌变[6]。在肿瘤转移过程中,以 E-cadherin 为 中 心 的 E-caherin/βcatenin/p120复合体及RhoA蛋白活性发挥重要作用,很多临床研究发现在结肠癌中E-caherin和βcatenin表达异常与肿瘤转移有关[7]。Boman的研究发现,当肿瘤细胞中β-catenin蛋白含量增高,并进入细胞核中,能够作为转录子的辅助因子,激活survivin基因,从而抑制凋亡,开始细胞的无限增殖[8]。本研究中转移组患者β-catenin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组,阳性表达患者出现转移的时间也早于阴性表达的患者。对肿瘤组织两指标的联合检测发现19例β-catenin、E-cadherin均阳性表达的患者有16(84.21%)例出现了远处转移,任一指标为阳性表达为31例,其中转移19(61.29%)例,均为阴性表达为30例,其中远处转移2(6.67%)例。均为阳性表达的患者转移发生时间最早,明显高于均为阴性患者。两项指标的高表达属于不良预后因素,提示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较高。两者联合检测对于预测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研究通过前瞻性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患者组织E-caherin、β-catenin表达间差异,提示两者均与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相关,而组织中两种蛋白同时表达与结直肠癌术后转移发生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希望早期发现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的发生,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转移发生率,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1] Maruyama K,Ochiai A,Akimoto S,et al.Cytoplasmic Beta-Catenin Accumulation as a Predictor of Hematogenous Metastasis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J].Oncology,2000,59(4):302-309.

[2] Lin YC,Wu MY,Li DR,et al.Prognostic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E-cadherin,alpha-catenin,beta-catenin,gamma-catenin and cyclin D1expression in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4 ,10(22):3235-3239.

[3] Tinkle CL,Lechler T,Pasolli HA,et al.Conditional targeting of E-cadherin in skin:insights into hyperproliferative and degenerative responses[J].Proc Natl Acad Sci,2004,101(2):552-557.

[4] 张瑞,徐江.β-catenin和E-cadherin在肿瘤发展中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13):2573-2575.

[5] 甘思远,钟雪云,谢思明,等.肿瘤耐药相关蛋白及βcaten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癌症,2010,29(3):323-329.

[6] Nelson WJ,Nusse R.Convergence of Wnt,β-catenin,and cadherin pathways[J].Science,2004,303(5663):1483-1487.

[7] 李景南,李潇,钱家鸣,等.K-ras基因突变通过调节E-caherin/β-catenin/p120蛋白复合体形成和 RhoA蛋白活性对结肠癌细胞株Caco-2转移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0,32:46-50.

[8] Boman BM,Huang E.Human colon cancer stem cells:A new paradigm in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J].J Clin Oncol,2008,26(17):2828-2838.

猜你喜欢
结肠癌染色阴性
节水染色和非水介质染色技术的研究进展
ESE-3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中的意义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
三种不同脂肪染色方法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