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瓶颈①

2013-08-15 00:54刘润芬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7期
关键词:后备商业化职业化

刘润芬

(长江师范学院 重庆 408100)

中国足球队经过44年的努力,终于在2001年冲出亚洲,踢入了世界杯。这一重大举措是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近些年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后备人员的不足、商业化现象严重等问题的困扰使得足球职业化的发展受到了羁绊。因此我们要更进一步的了解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现状及研究其以后的发展方向。这对今后中国足球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何为职业化

所谓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的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1)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2)以“胜任愉快”为目标,保持人们的职业体能;(3)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4)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休养人们的职业道德。

2 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社会主义体制中走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职业化道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国足球的联赛水平,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国足球的管理体制。作为以“举国体制”发展体育运动的国家,虽然是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绩,但“举国体制”的弊端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对足球运动的管理采用的是中国足球协会和俱乐部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对中国足球职业化的管理上中国足球协会拥有着极高的权利,从而破坏了双管齐下的管理方式造成了足协的一头独大。如中国足协在《关于全国性足球赛事商务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中国足球协会拥有所有“赛事”商务开发权,包括冠名权、广告权、指定产品或服务权、各种媒体版权等,在对“赛事”商务开发的转让或许可上中国足协拥有着绝对的权力。然而身兼足球商品的投资、所有者和足球劳务产品的生产、经营及管理者等数职的情况下其权力与利益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使得两者在权力制衡及利益分配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足协掌权不做事的作风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如1998年甲A联赛中多次曝光的假球事件和1999年的“渝沈之战”甲A联赛的最后一轮。虽然中国足协都进行了调查,最终去也是敷衍了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足球的职业化还能蓬勃发展那就只能说是奇迹了。

2.2 后备人员不足

在我国大多数人们都对足球训练及体育运动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很多家长都认为足球训练不仅会浪费孩子们的学习时间,而且会耽误孩子的升学及今后的就业。从而使“足球应该从娃娃抓起”这一方案得不到实践机会。另外学校教育中高升学率的压力也迫使学校不得不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在无形中扼杀了教育与体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使得足球训练在学校的开展举步维艰,从基础上把我国足球运动员人数的选择范围缩小化了。相比起德国目前14岁以下的足球选手达到80万之多这一庞大的数字,我国足球职业化迟迟得不到发展也在所难免。

足球俱乐部作为另一个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机构,在对后备人员的选拔和测验上没能建立一个全面、系统、规范的评价体系,仍采用教练员的终结性评价方案。一个运动员的好坏单从他的赛场表现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来评判,忽略了对运动员足球潜力的挖掘和足球意识的培养。基于后备人员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在对球员的培养上过于激进,只重视比赛成绩而忽视基本功的夯实。“短时间、快成效”的培养方案不仅缩短了球员的足球运动生涯更是很难实现“后备人员”向“后备人才”的转化。

2.3 商业化现象严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足球职业化发展趋向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俱乐部吸纳资金,改善俱乐部因资金短造成的缺训练与比赛经费不足。同时也可以带动足球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服装业、体育用品业、广告业等,有助于形成产业链。但是严重的商业化也影响着球队的健康发展和俱乐部的正常运营。投资者和赞助商对足球运动和比赛本质根本不不清楚,也没有考虑到球队级球员的长期发展,只是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关心个人的投资是否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投资者级赞助商对俱乐部的这种存利益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俱乐部和球队的正常健康的发展。

过度的商业化也让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为了赢得比赛不顾足球精神和体育道德的约束让权力和金钱充斥着整个赛场,出现了多次的“假球、黑球”事件。同时球员的买卖制度和现行的奖励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球员的发挥水平,不是为了对足球的热爱和信仰去踢球而是单纯的利益关系。这些无疑都是中国足球职业化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3 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改革路线的建议

3.1 完善管理体制

要想改变当前足球职业化在管理体制上面临的这一难题,我们必须要让中国足协下方手中的一部分权力,让俱乐部在管理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在相对宽松的政策下发展。另外,为了保证俱乐部能够合法、规范、快速、职业的发展,政府也要进行相应的政策干预。同时足协工作效率低、监管机制不健全也是足球管理制度上的一大缺陷,再出现违法事件后足协的处理始终是力不从心,这就要求足协的监督人员能够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提高自身的监管意识。在机制的运行上要采用规范、严格的方式,做到有法必依、照章办事、树立高度的公信力,改变足协往日权力大而办事效率低的局面。

3.2 培养后备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共(2002)8号文件]》中指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关系着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要认真抓好各级各类运动队伍的训练,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的人才。同样,这也是中国足球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针对我国足球后备人才数量少、质量低级人才培养方案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改善。

首先,从培养兴趣入手。好动与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的天性,教练员不能采用成人球员的训练方式来培养孩子。单调、枯燥、反复的练习很快会浇灭孩子对足球的热爱。教练员应该因人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性格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方式。也可采用以玩代训的方式以确保孩子对足球时刻充满热情。

其次,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1)以赛代训,不仅可以巩固基本的技术动作还可以让球员们更好地适应赛场,克服比赛的紧张情绪。同时也可以增强球员的身体素质,如耐力、力量等方面。不至于因为在赛场上球员因为疲劳而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2)培养球员的足球意识。(3)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强度。

最后,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教育和体育”相结合的方式,一学校为培养基地,在保证球员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培养专业技能。不仅可以扩大后备人才的筛选范围,还可以解决球员退役后的就业问题。

3.3 改善商业化的不良影响

改善商业化的不良影响关键是要对其加以约束,主要方法是克服其在求商业利益最大化时的盲目性。而此方法的实施者是中国足协和各个俱乐部。我们不妨借鉴德国的管理方式,让足协与赞助商、俱乐部建立长期、稳定而可靠的合作关系,成为长期信任的伙伴关系。这样可以加强足协的监管力度,避免赞助商短期纯利益的投资给球队带来的负面影响,促使俱乐部更加注重球队的长远发展,“一个政策,三方受益”在把足球联赛视作“摇钱树”的同时保护足求精神,实现足球职业化又“好”又“快”的发展。

4 结语

对于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发展,完善的管理体制是保障,大量的后备人才是根本,合理的商业化是催化剂。三者共同作用,为球队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俱乐部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资本、杜绝“假球、赌球、黑球”事件明确了法律依据。为中国足球职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1] 曾桂生.影响我国足球职业化进程的主要因素[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2] 曹士云.亚洲足球职业化的回顾与思考[J].体育文史,1999.

[3] 沈辉,周国海.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现状分析与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4] 龙志伟.我国足球职业化的发展[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5] 黄永良.试谈我国职业化[J].浙江体育学院,1993(5).

猜你喜欢
后备商业化职业化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加速职业化
“商业化”下的纪录电影叙事探究——以《圆明园》为例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