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青年教师先进文化思想教育

2013-08-15 00:48刘颖杰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思想

刘颖杰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159)

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性,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呈现形态的一种定性,也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客观过程。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在表层、中层和深层分别表现为文化形式的多元性、文化内容的多元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在多元文化的性态中,我们必须把握好主流文化意识使之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就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性和主导性作用。作为高校的青年教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的培养者,他们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之一,他们的文化价值取向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取向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青年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特别是要以先进文化来武装头脑,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高校青年教师先进文化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从中国的民主革命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标志,中国的文化开始决裂,新文化运动取代了旧文化的主导地位。清朝末期的救亡图存的运动风起云涌,在文化思想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清醒地看到,在旧有文化的统治下是无法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复兴的,转而寻求新的思想文化。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国社会的理想,这是一个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抉择,至此中国的文化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在社会主建设中,我们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当代文化的任务和目标,这是基于文化在社会实践中的先导作用的认识深化结果。我们党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最终尺度是人与文化的进步,文化作为人的主体精神世界的表征,其对人的社会生活提供着一种恒久性支持。

高校的青年教师为社会发展提供着人文精神动力支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高校青年教师一方面承担着文化的创造,另一方面又承担着文化的传播职能,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因此,对高校青年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先进文化思想教育的探索和创新。

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青年教师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各种利益诱惑面前,能否坚持正确的立场,对高等教育的事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近一个时期以来,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也对高校青年教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不仅对青年教师本人会有很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青年教师与青年学生距离感比较近,相互交流频繁,要使青年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正确,首先青年教师文化价值取向必须正确。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先进文化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年教师的思想,在意识形态的多样文化的存在和发展中,将其纳入到青年教师主流意识形态的培养中,能够更好地反映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高校青年教师文化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广大的青年教师队伍中间,在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很大误区,进而导致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会表达出不正确价值观念,从而对教育对象的思想产生直接的影响。

当今世界,全球化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当前我们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国内改革攻坚。面对国际上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国内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多元并存。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伴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市场经济、商业社会、消费社会、资讯社会,人们思想活动和价值判断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这一切都对高校青年教师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到了他们的文化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学术道德方面,学术道德失范、急功近利。

经调查发现,一些青年教师的文化价值取向同一些青年学生一样,也表现出两种极端的取向:一是追求文化复古;二是追求西化、欧化文化。这是两个极端危险的倾向。

在追求文化复古方面,一些青年教师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和甄别,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所谓文化观,就是对我国文化本质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文化中既有瑰宝也有糟粕,舍取其谁,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它的现代性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和仔细剥离。而一些青年教师在此方面还存在着文化知识上的缺失,未能正确区分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在授课中时有不当言论,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是对当代中国国情的不正确认知。

青年教师不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必定会导致行动的错位,造成高校文化环境的复杂化和不健康发展,进而也会影响到校园的不稳定因素的增长,进而破坏良好的高等学校教育环境。这是教育工作者不希望看到的,所以要给予青年教师以正确的文化观引导,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在他们头脑中树立,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合格的生力军。

三、高校青年教师先进文化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

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需要把握青年教师的心态和人性需求,通过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理顺人际关系。通过人文关怀,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情感基础,使广大青年教师从心底里热爱教育事业,能够专心于学术和教学工作。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来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通过各种教学安排来加强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让青年教师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演进历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确立和发展。从文化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土壤上产生出来的思想成果,其思维模式、理论样式都具有西方文化的特点,这些形式和特点与中国文化及中国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特点是有差异的。因此,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始终面临着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国情和具体的社会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民族文化相融合的重大问题,也就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的民族文化相融合,从而使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命和血脉之中,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让青年教师清醒地认识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决定我国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绝不能搞多元化。

二是通过专题讲座,向青年教师进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的教育。使得青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大力倡导和发展主旋律文化,摈弃那些腐朽的、落后的、低级庸俗的文化,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趋势。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对历史文化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是发挥老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正确认识本职工作。使得青年教师认识到,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各国在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明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文明的精华,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并享受美好的生活,是世界发展的重要动力。青年教师面对对外开放条件下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挑战和影响,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对策,把握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总之,只有加强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才能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下,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地坚守社会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从而成为合格社会主义教育者。

[1]周中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5)

[2]郭建宁. 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术探索2008(8)

[3]俞思念,雷 忠. 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

[4]单 桦.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 山东社会科学,2008(1)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与“剑”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