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黄芪代茶饮治疗羊水过少机制探讨

2013-08-15 00:44邢新娜刘照娟
吉林中医药 2013年4期
关键词:羊水黄芪胎盘

邢新娜,刘照娟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2.天津市南开医院妇产科,天津300100)

羊水过少是一种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疾病,目前治疗羊水过少临床上缺乏简便有效的方法。羊水过少会减弱甚或失去其对胎儿的缓冲保护作用,易导致胎儿宫内缺氧,进而发生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可能[1]。临床上羊水的测定通常为:B型超声测定4个象限羊水池之和,即羊水指数(AFI),将AFI≤8.0 cm定为羊水过少的临界值,AFI≤5.0 cm定为羊水过少[2]。以黄芪水代茶饮辨证治疗羊水过少,简便易行,依从性强,且对于需临床动态观察的临界羊水过少的产妇可起到防治结合的功效,现就其可能作用机制探讨如下。

1 羊水过少的机制

1.1 现代医学中羊水过少的主要病因及机制 造成羊水过少的主要因素有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胎盘功能异常、羊膜本身病变、母体因素等,临床上除胎儿畸形外,胎盘功能异常是造成的羊水过少最常见的原因[2]。因胎儿畸形所致的羊水过少无临床治疗意义,在此主要讨论胎盘功能异常导致的羊水过少的机制。妊娠晚期多种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增多、胎盘产生大量的肝素酶,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持续的高凝状态使胎盘绒毛血管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沉积,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受阻,胎盘阻力增加,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异常。胎儿—胎盘循环减少,表现在S/D比值增高,进而引起胎盘血流量减少或血氧含量降低[3]。胎儿缺氧后,血液循环量重新分配,以供应心、脑为主,而肾、肺等血流量减少,使胎尿生成及肺内液体减少,从而导致羊水生成减少。

1.2 中医学中对羊水过少的认识 中医关于本病的认识可参考历代医家对“胎萎不长”“妊娠胎萎燥”等论述。多数医家认为羊水过少病机主要为气血亏虚、脾肾不足及瘀阻胞脉。《景岳全书·妇人规》曰:“妇人多脾胃病者有之,仓廪薄则化源亏而冲任穷也。”《诸病源候论》指出“胎之在胞,血之滋养。若血气虚损,胞脏冷者,胎则翳燥萎伏不长。”可见脏腑与胞宫的关系十分密切。脏腑功能低下、气化功能失调,进而气虚血瘀,津枯血少,胞胎失于濡养,干枯萎燥。若脏腑功能协调、气血充沛、津液盈盛,则羊水充盛能润泽胞胎[4]。

2 黄芪的功效及药理作用

2.1 黄芪的功效 黄芪广为人知的功效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5]。随着医家对其认识的提高,其他功效亦得到了发掘,唐代《药性论》谓黄芪“主虚喘,肾衰,耳聋。”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已经开始运用黄芪治疗肾衰,提示黄芪具有补肾的作用[6]。《日华子本草》认为本品“助气“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瘕”。《名医别录》加以补充,言其“逐五脏间恶血”,说明黄芪有较强的活血生血功效。故黄芪除能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外,还有补肾、活血化瘀之功效。

2.2 药理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5]表明,黄芪多糖通过抑制血小板钙调蛋白而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从而增加血小板内cAMP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具有显著抗血栓作用。此外,黄芪还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使血液流动加速的作用。正是黄芪有如此的药理作用,使之在治疗羊水过少中的疗效非常确切。

3 病案举例

刘某,女,31岁,2011年9月1日初诊。孕2产0孕28周,1年前人工流产1次,产后月经量减少1/3,现症:面白、气短、双下肢水肿、食欲差,舌淡嫩、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缓。妇产科彩超示:宫内孕、单胎、头位、羊水减少(AFI7.0 cm),查体:宫高 26 cm,腹围90 cm,胎心率 150 bpm,血压 90/60 mmHg,心率70次/min。诊断为:羊水过少,气血亏虚证。治疗:1)生黄芪140 g,每日10 g代茶饮。2)饮食清淡,多饮水,抬高下肢以促进静脉回流。3)嘱2周后复查。2011年9月 14日2诊:孕妇气短、食欲差、水肿较前改善,复查彩超示:AFI8 cm,嘱孕妇继续上述治疗,定期孕检。

4 结语

黄芪代茶饮治疗胎盘功能异常造成的羊水过少疗效显著,从中医及西医两方面来探讨。中医将羊水过少辨证为气血亏虚、脾肾不足、瘀阻胞宫,而黄芪入脾肺经,既能补气生血活血,又可补益脾肾,增强脾肾功能,全面改善孕妇脏腑功能低下,气化功能异常的状态,整体调整机体功能。孕妇气血充沛、血行通畅则胞胎得养。黄芪除了改善孕妇高凝状态外,还可改善孕妇免疫力,增强胃肠功能,调节血糖,改善血液循环及增加血容量,增加胎盘血流量[7],中药黄芪还具有一定的促血管再生作用[8],进而使胎儿血循环及排尿量增加,使羊水也相应增多。

综上所述,不论从中医辨证方面还是西医药理方面,生黄芪都显示了其改善孕妇胎盘功能的独特优势,有效纠正造成孕妇羊水减少的病因,治疗羊水过少效果显著,方便易行,且无产后出血等后顾之忧,使用安全,服用简单,依从性较强,值得临床推广。

[1]罗锡娟.产科中羊水过少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35):44-45.

[2]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8.

[3]陈绍正.肝素治疗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1):86-87.

[4]邓清兰.参神白锁散治疗羊水过少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4,20(6):626.

[5]宗秀芝,于晶.黄芪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理[J].吉林中医药,2008,28(8):601.

[6]张彬,范颖.黄芪效用演变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79-80.

[7]方哲,吕圭源,陈素红.功效相关的药理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72-1374.

[8]蔡旭兵,潘立群.黄芪在促血管再生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09,29(9):807-808.

猜你喜欢
羊水黄芪胎盘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黄芪是个宝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分析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