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与能力培养之关系探究——简析相关专业课程对语法课之辅助作用

2013-08-15 00:49唐晓东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学时学期英语专业

唐晓东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1.引言

本文为教育教学立项课题(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故索性以语法课程教学为例(即语法知识传授),探析英语专业各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与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间的相互关系。旨在提高语法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即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的同时,又能将之还原到或应用到相关其他专业课程中去,起到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

此外,如果语法课程可以与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关联起来,共同作用,那相关其他专业课程也必然能相互关联起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宏观说——语法课程“中心”论

顾名思义,“中心”论让人联想到太阳系。众星以太阳为中心,绕其运行。如果说语法课程是这个中心的话,那么维系众专业课程围绕其运行的能量就是语法知识了。

任何一门英语专业课程的讲授基本都会涉及到英语语言的应用。而语法知识就像一个影子,语言出现在哪里,语法知识也如影随形。与其把语法课程比作中心,倒不如将之比作空气,在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过程中,无处不在,尽管我们并未给予特别关注,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对于英语专业学习者来讲,掌握英语语法知识是一个必然和基本要求。而语法知识的枯燥性和错综复杂性无疑对语法课程教学和学习都构成一定挑战。这也是本教育教学立项课题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因此,既然语法现象就想空气一样存在于各门英语专业相关课程中,何不在课程授课过程中有计划地、蜻蜓点水般地将一定语法现象在该课程中的出现提示给学生呢?试想,语法课程作为一个“中心”能量点,集中且如数全部将能量释放给学生,各门相关专业课程作为一系列的辅助力量,分散但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输送点滴能量,无疑能让语法知识在应用层面百花齐放般地呈现在学生各阶段的学习过程中。

而具体化到个别相关专业课程上,语法知识在每门课程中的体现又不尽相同,由此,我们仍有必要就每门课程与语法知识的相互关系展开一个微观式的分析。

3.微观说——“烟花”式语法知识传授

如果把语法课程比喻成烟花燃放时爆发的中流,那么各门相关专业课程中涉及到的语法现象则是升空后继而绽放的点点花团。在这个层面上,微观说与上文的宏观说便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而高空中的点点烟花团在形式、色彩等方面亦各具特色,即语法知识在各门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亦以不同形式和频度出现,这完全能体现在以下至少三方面的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特点里。

3.1 课程设置学期

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为例,语法课程设置在第二学期。也就是说,集中语法知识传授学期为第二学期,而包括第一学期在内的剩余7个学期都属于辅助性语法知识传授期。

英语专业第一到四学期都有设置的课程包括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等基础课程。当然还有只设置一到二个学期的英语口语、英语语音、英语写作等课程。从第五学期开始,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都有设置,包括英语笔译、口译、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概况、商务英语、英语商贸金融翻译、高级英语、高级写作等课程。

以上并不是所有开设的专业课程,但已经足以让我们看到,如果想让英语语法知识更轻易地转化为一种语言应用能力,在各个课程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涉及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语法现象,是个较佳的选择。

3.2 学时设置密度

学时设置密度是指每学期每门课程的学时分布状况。以英语听力课程为例,64学时平均到16个教学周中,也就是每周上2次课,每次课2学时。试想,如果在听力教程中有涉及典型语法现象的内容,并且教师下意识地给学生指出来,稍加解释,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效果必然更好。

况且,我们不止有一门听力课程,所有专业课程教师若都能在授课过程中稍加注意语法现象的指点,那这筒以语法课程为中流砥柱的烟花升入高空后,作为各门课程中提及的语法现象的小花团相继爆发的景象就会是繁星点点飞满天,效果必然让人过目不忘。

3.3 课程性质

根据各专业课程性质的不同,对于语法现象的涉及形式、所占比重等也需进一步商榷。比如,英语语音课程对于语法现象的涉及不会太多,只有到课程中后期进行句子或篇章朗读时才有可能涉及到相关语法现象。而英语阅读课程从开始到结束,都在接触篇章阅读,是非常适合星星点点式提及语法现象的。

4.结语

综上,语法课程不是一门孤立的英语专业课程。任何一门英语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从宏观上来讲,都不是在该门课程设置学期内开始和结束的,而是贯穿于整个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始终,即第一学期到第八学期。

要达到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和更好融合,就要冲破课程与课程间的绝对独立性,要让语言学习的各个方面活跃起来,让所有英语专业课程都保持向同一个目标前进,即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相信不止语法知识的传授可以依照此法进行,每一门课程相应所要培养的能力都可以在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授课过程中有所体现和加强。只要我们认识到专业课程教学与能力培养之间的这一层关系,相信对于更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1] 唐晓东. 英语中会隐身的“be”与分词型修饰语、分词型状语、表语型状语[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12.

[2] 宁强. 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方法探究——理论讲授[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

[3] 宁强. 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语法课程教学方法探究——复习总结[J]. 潍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猜你喜欢
学时学期英语专业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