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在运动员就业指导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8-15 00:49孙凌云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运动队职业培训竞技

孙凌云

(南京体育学院 党委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14)

1.前言

随着竞技体育人才退役就业问题的不断突出,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运动员退役后如何成功地转换职业角色,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1]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运动员一生中的职业历程,职业生涯规划是退役运动员能否顺畅转型的必要条件,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运动员找到其运动职业生涯结束之后的发展道路,在运动员一生发展中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人才在市场上的合理配置。但是,作为一种运动员需要学习的新生事物,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2.职业生涯规划在退役运动员就业指导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2.1 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模糊

在我国,目前虽然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正在慢慢受到各地方竞技体育等管理部门的重视,但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或者普及的面还不够广。[2]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指导老师和运动员身体力行去实践。而目前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第一,在运动队中,专业运动员从小就进行某一项目的专业性训练,接受的教育都是间断性的,缺乏系统的教育经历,文化素质较低,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也比较陌生,在训时不重视或者没有参加过职业培训的经历;第二,运动员训练任务重,赛事比较频繁,文化学习时间已经少得可怜了,管理者不可能再寻求时间来对运动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由于政策的缺失使得管理者们不够重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规划,只看重运动成绩和奖牌,缺少对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慎重考虑。

2.2 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工具专业化程度不高

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认识与定位、职业环境的评估、职业目标的确定及实施途径、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正是通过对自我的认识和分析来确定一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而自我认识这项因素是可以通过工具测评出来的。但是,我国关于自我认识等因素的测评题良莠不齐,差异甚大,绝大多数都是普遍性地适用于普通人的,而不适合专业运动员。更不用提非专业人士开发的缺乏信度与效度的劣质测评工具了。

2.3运动员技能素质单一,缺乏第二职业培训

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都只专于某一项运动技术,而不能很好的全面发展。虽然运动员是某项运动的顶级选手或者专家,但是换成另一种运动则外全变成外行。尤其是退役之后的运动员,如果不能再从事原专业内容的工作便要从头开始学习新的技能,就业竞争力大大减弱。由于常年的运动训练,每个运动员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伤病积累,大到终身残疾,小到小伤小病,都一辈子折磨着他们,这使得他们再选择就业方向的时候出现不同的身体限制,就业竞争力再一次被消弱。目前,我国在竞技运动队管理中缺乏对运动员的人文关怀,仅仅重视运动员现有的运动成绩,而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运动员培养问题,造成了我国运动员文化水平、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能力等素质偏低的状况,这种现象对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力。现实中,对于管理者与教练员而言,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成绩决定了他们的收入甚至前途,因此,他们只能是重视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而不是他们文化水平、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发展。[2]这使得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不可能在运动队中生存下来。部分仅存的职业培训也是问题百出,不仅培训次数少,培训方式陈旧,不能与时俱进。

2.4 缺少职业指导专家

目前,有职业培训的运动队或管理中心还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者。一般来讲,大多数运动队只是临时聘请一些做职业规划的高校教师或者思想政治方面的专家来做讲座指导运动员就业规划。然而,这些所谓的指导者大都是缺乏竞技体育运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人。[3]并且,许多孩子都是家长做主带来做运动员的,自己没有任何发表意见的权利,完全违反了自己的意愿。因此,在做了运动员之后便失去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在退役之后也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充满迷茫。这需要组建一支职业指导专家队伍来对运动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3.解决问题的对策

3.1 加强对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普及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运动队的管理者们和教练员们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运动员一生发展和对队伍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为运动员未来的发展负责,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指标而失去了人性化。在运动队组建一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小组,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邀请该方面专家举行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发面的讲座,普及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调动起运动员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对自己的责任心。对外要做好与兄弟队伍、上级管理部门、外省市的沟通交流工作,吸取和借鉴别人好的经验。

3.2 开发适合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系统

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决定了他们在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训时要特别对待。[4]所以,运动队的管理者在选择测评工具时也要特别对待。每个运动队可以凭借自己队里科研人员和专业人员的力量进行制定,或者联合外部的测评机构共同开发,[5]聘请有经验的竞技体育工作者和专家针对运动员的特点共同研发有效的测评工具,填补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探索中测评工具选择的空白。

3.3 开展运动员职业培训

运动队在训练之余利用运动员休息和节假日开展一些实用的运动员职业培训,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用技能的培训班、以及专业性强的辅导班,例如,健身知识培训、专业以外的运动技能培训、计算机基本技能操作、驾驶技术。实施奖励政策,根据社会职业的需求,指导性地鼓励运动员们主动参加第二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2]从而增强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职业竞争力,更好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3.4 建立高水平职业指导专家队伍

职业指导专家可以包括运动队的管理者、教练员、外聘讲学专家、职业研究专家,等等。对于运动队的管理者和教练员,需要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程序,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2]对于外聘讲学专家、职业研究专家,需要通过沟通和引进人才的方式来加强运动队专家队伍建设。例如,引进心理学专业人员或者从事职业研究的相关人员,他们一般都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不仅能够对运动员进行指导,而且还能为他们进行实际的规划。[2]

4.结束语

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运动员终身发展的保障,直接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还直接关系到社会大局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当前我国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便能解决了运动员和家长的后顾之忧,使其更好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之中,取得更好的运动成绩,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1] 丁玲玲. 对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6).

[2] 隆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社会心理科学,2005,(5-6).

[3] 董申翔,乔平均,侯会生. 后奥运时期我国退役待安置运动员安置体系的构建[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6).

[4] 谭苗青. 论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J]. 体育文化导刊,2012,(12).

[5] 胡咏梅,姚家新,依惠琴,等. 退役运动员顺畅转型诱发因素及情商、职业倾向个性特征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10,(6).

猜你喜欢
运动队职业培训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竞技精神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