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多元化利益群体格局

2013-08-15 00:45宋晓琼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差距社会保障矛盾

宋晓琼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 焦作市 454003)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利益群体的社会,尽管那个时期我国也存在着干部、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群体,但由于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整个社会是以平均主义为基础的利益机制,这些群体实质上只是一种政治概念上的分类,而并不属于实际意义上的利益群体。因此,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并不存在多元化利益群体的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改革进程不断推进,社会体制不断变迁,开始形成了多元化利益群体的格局,如何对待新时期的这种利益群体格局,如何调节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这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多元化利益格局产生的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又十分复杂的历史时期,各个利益群体不断分化整合,利益格局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多元化的利益群体格局给我们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个挑战,我们首先必须分析多元化利益格局形成的原因。

(一)经济体制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确立和发展,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由过去的以公有制占国民经济的绝对主导地位到现在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必然引起分配制度的调整。改革开放以后,由原来的按劳分配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随着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的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显著减少,生产资料日益向第二、三产业集中,这也进一步造成了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经济体制的改革,可以说是不断形成多元化利益群体的根本原因。

(二)政治体制的调整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是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导致政治体制的调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识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阶级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由此,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基本路线,并把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目标。党放弃了平均主义的利益机制,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对我国多元化利益群体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是形成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差别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方面的变化

除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一些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对多元化利益群体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改革开放后,部分地区的区域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东部地区群体利益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群体利益,并形成了区域间有差别的经济利益群体;再有,住房制度改革后,不动产成为了各地居民最重要的财产之一,尤其是一些一线城市的居民拥有一套住房,也就是直接拥有了一笔不菲的财富,尤其是近年来一线城市房价的不断上涨,这无疑又给中小城市或者没有住房的居民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进一步拉大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财富差距。此外,还有不同地区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上的差别等都对我国多元化利益群体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经济体制的改革形成了不同的社会阶层,产生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出现了多元化的利益群体格局。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利益群体必然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诉求必然产生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有差别就会有矛盾。正确的认识这些矛盾,是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在经济方面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矛盾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同的社会阶层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收入差距。适度的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严重的收入差距,甚至两极分化,则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阻碍。

当前我国社会出现利益差距,有一些是正常合理的差距,比如因个人能力大小的不同而导致收入的差距。但也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导致的利益差距,比如权钱交易,行政垄断等这些非法性的利益差距,不仅不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还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所贯彻的基本原则就是竞争原则和效率原则,利益的追求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追求,经济发展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平等,引发了一定的社会矛盾。

(二)在政治方面不同群体之间表达渠道的矛盾

随着不同利益群体的出现,利益格局也日益多元化,各个利益群体之间不同的利益诉求也不断差异化。利益诉求的合理表达,对利益诉求的实现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利益诉求有多种表达渠道,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政治表达渠道。

所谓政治表达渠道,指的是能够将政治诉求传达给政策制定者,并影响政策制定过程和结果的渠道,是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内容。[1]我国典型的政治利益表达渠道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言论等。具体说,首先是集体化、机构化的表达,在我国集中表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就是民意的代表。但事实上,“人大代表看上去更像是执政党和政府在民意代议机构中的利益代言人,而不像是大众利益的代表与维护者”。[2]其次,还有个体化表达,如信访制度。利用信访制度表达政治诉求的群体一般说来都是社会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经济收入很少,教育程度很低。可以说,他们在政治生活中几乎没有表达能力;另外,还包括一下其他形式,如听证会。听证会的目的是吸收来自各各利益群体的政治诉求,以加强政策制定的民意基础。但目前,很多听证会基本上只是形式主义,走走程序,做做摆设而已,来自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诉求很难真正反映在政策的制定中。

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资源,而油脂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然优质原料,其不仅可以作为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新能源。所以其发展前景是无限美好的,不过油脂也是一种传统的工业原料,所以在未来的使用中只有扩展新用途,冲破现有格局才能有一席之地。而与之相关的羧酸的反应无疑是突破口之一,在从事相关研究前必须对其有一定的宏观认知。相信在越来越追求环保的未来,可再生的脂肪酸化合物一定会在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

在经济领域处于劣势的群体,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他们也往往处于弱势。这主要是表现在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较低。尽管可能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声音很微弱,他们对利益的表达很难在社会中发表出来,在涉及他们利益的时候,往往要靠政府和大众媒体来为他们说话。[3]

(三)在社会方面不同群体之间利益保障的矛盾

弱势群体,指那些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力较差,生活质量低下,面对社会变化的承受力较为脆弱,自我社会地位评价较低的人。[4]弱势群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利益群体,这个群体对于社会稳定和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贫困性是弱势群体在经济利益上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当前我国弱势群体面对的社会负担非常沉重,就业困难、劳动环境恶劣、买不起住房、子女受教育困难、看不起病等。从社会保障在不同经济成分中的状况来看,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在国有经济比较集中,而其他经济成分中则明显不足。社会保障体系是影响城乡居民生活稳定度额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企业白领或其他体制内的在编人员、以及其他自身收入比较稳定的群体来说,都基本在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之内,他们一般都拥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但对于弱势群体,却面对着社保体系的保障水平低,覆盖范围窄、政府扶持力度小等问题。因此,要缓解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保障矛盾,建立健全的保障体系比增加自身经济收入更加重要,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也更容易操作而且更有效。

三、协调多元化利益群体格局的基本措施

(一)完善社会收入分配体制

收入分配体制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收入分配体制的调节,可以实现对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调整,从而达到缩小贫富差距、体现公平公正、实现社会的和谐目的。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决定相应的分配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所有制的调整和变化,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也不断地改变和发展,在按劳分配这个主体下,不断探索其他分配方式,如按生产要素分配,按效率分配等多种其他分配方式。[5]

协调多元化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协调多元化利益群体的格局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分配体制。市场经济要求贯彻效率原则和竞争原则,因此在完善市场收入分配原则时,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既要贯彻效率原则,同时也要强调保护弱势的分配原则,也就是说,在贯彻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效率原则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和顾及这个原则所带来的一个负面影响,即引发了不同利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出现,因此在完善市场分配体制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不同利益群体的保护,保持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努力实现对不同利益群体的公平分配,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社会公平公正原则,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加速社会法治建设

从协调我国多元化利益群体关系的角度出发,在法律层面上,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健全我国的法律体制,建立真正的法治国家。建立和完善法治社会,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的基本措施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新时期想要夺取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就必须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决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法治社会的基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多元化利益群体存在的社会里,就要求任何利益群体都必须遵守法律,任何利益群体都不能超越法律,决不允许任何利益群体以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优势地位凌驾于法律之上,为自身利益服务,影响法律公正。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执法的严谨可以有效防止腐败、消除垄断。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以及行政垄断等非法行为是导致不同利益群体产生利益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存在,行政垄断行为的存在,导致社会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平等,从而引发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并激起了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固态化和未覆盖全社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进一步加剧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严重阻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要有效协调多元化利益群体的矛盾,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保证社会保障覆盖全社会,这也是社会公平正义原则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社会,就包括覆盖各种经济成分,各种地区,各种产业。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是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和谐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6]

(四)加强社会舆论导向

社会舆论,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公众的意见或者言论。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我们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社会舆论,充分体现着人民的言论自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各种舆论媒介飞速发展的今天,负面的舆论和过激的言论往往比较容易占据社会舆论的主流,一些网络言论的夸张化、虚构化,都极具煽动性,很容易在社会上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以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为例,当前有很多人把收入差距作为评价社会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认为只要存在收入差距,就可以证明社会的不公平,一旦自身收入降低,就会怨声载道,仇视富人、在网上散播一些过激的语言,甚至虚构一些事实来论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我们评价一个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准,是看社会所提供的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是均等,机会完全均等下的收入差距也是一定存在的,因为造成收入差距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比如个人能力原因等。任何社会都存在着收入的差异化,这是非常正常的社会表现。把收入差距的原因全部归结于贪污腐败、权钱交易、行政垄断、机会不均等社会问题,却不肯承认自身能力导致的收入差距的观点是不甚合理的。由于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及普遍化,这些言论的传播速度及范围都超过我们的想象,这些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加深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

对于社会舆论,政府应该加强引导,要逐步让人们认识到,当前我国社会确实存在着贫富差距,存在着一些诸如腐败的社会问题所引起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平等,但是这并不是导致收入差距和利益群体差异的唯一原因,收入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常态,适当的收入差距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我们应该做的是正视差距、消除差距。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负面舆论充斥各种媒体,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甚至引发社会冲突。

我国多元化利益群体格局的形成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前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要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差距和矛盾,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制度,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有序健康发展。

[1]魏杰.崛起中的中国——中国现实经济问题[M].中国发展出版社,P216.

[2]冯繁.当代中国政治利益表达的方式及其特征[N].社会学视野网,2009-11-02.

[3]冯书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弱势群体问题[N].人民网 2005-7-21.

[4]魏杰.崛起中的中国——中国现实经济问题[M].中国发展出版社,P164.

[5]陈发奋.论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J].经济师,2008,11.

[6]曹广明.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2011,14.

猜你喜欢
差距社会保障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