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伊朗政策探讨(1953-1955)

2013-08-15 00:45由俊生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伊朗石油政府

由俊生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072)

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伊朗政策是对苏遏制政策的一部分,也是对中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开始后,为了遏制苏联的扩张和共产主义的渗透,杜鲁门政府制定了“环行防御战略”。根据这一战略,伊朗作为石油资源丰富、战略位置显要的海湾大国成为美国推行其全球战略的一个棋子,成为美国在中东的一根支柱。艾森豪威尔上台时恰逢伊朗轰轰烈烈的石油国有化运动,亲美的巴列维政权摇摇欲坠,面对这种局势,美国在伊朗采取了一种什么政策?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动因何在?这种政策给伊朗带来了什么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美国真正关注伊朗是在二战时期,而美国对伊朗具体政策的制定是从杜鲁门时期开始的。在国外,Nikki R.Keddie and Mark J.Gasiorowski[1]、Mark J.Gasiorowski[2]和 Barry Rubin[3]等曾涉及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伊朗政策。在国内,虽然有一些有关伊朗的论文,但大都是有关伊朗石油国有化[4]、白色革命[5]或是分析巴列维倒台的原因[6],卡特时期美国对伊朗政策[7]等,而涉及五十年代美国对伊政策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基于上述原因,本文以一个旁观者的眼光,公正、客观地论述、分析艾森豪威尔时期(1953-1955)美国对伊朗政策及其对巴列维政权的影响。

一、背景

1953年军事政变虽然将摩萨台赶下了台,但新上台的扎赫迪政府面临着极为混乱的政治局势。当时有三股力量对政府构成了威胁:第一股力量是民族阵线。军事政变后,民族阵线还保存了相当的力量,他们仍积极进行反国王的行动。第二股力量是人民党。它的支持者是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支力量也相当强大,对伊朗军队和政府部门进行了全面的渗透。第三股力量是从民族阵线中分离出来的一些组织,如卡沙尼领导的穆斯林勇士协会,巴盖伊领导的劳动者党等,这些组织虽然曾同扎赫迪联手对付摩萨台,但是在军事政变后,他们又立即起来反对扎赫迪政府。

新上台的扎赫迪政府很明显缺乏群众支持,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扎赫迪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在德黑兰市颁布宵禁;将坦克部队部署在商业区,用来镇压商人的大罢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逮捕,摩萨台和他的亲信或遭逮捕或被迫躲藏起来;凡是被怀疑为人民党的据点都遭到袭击;反政府的报纸和出版机关或遭骚扰或被迫关闭;动用军队和警察来镇压游行示威者等。到1953年9月底,大约有1400人被关进了监狱,到12月又有700多人遭此厄运。与此同时,在军队中也开始了大清洗,忠于国王的军官得到提升,不忠诚的分子被清除出去。到大清洗结束时,大约有 1800 名忠于国王的军官得到了提升[2](p.86)。

尽管扎赫迪政府采取了如此严厉的措施,上述的三股力量仍积极进行着反政府的活动。军事政变后,民族阵线的高层领导人虽然都遭到了逮捕,但低层领导人和一些支持者迅速地开始了反政府的活动。亲摩萨台的加什盖伊(Qashqa'i)部落在其可汗的率领下,在伊朗南部的部落领地上聚集反政府的力量,随后攻占了一个兵营,到1953年9月底,又占领了设拉子(Shiraz)。由于害怕伊朗人民党从政府军与加什盖伊叛军的火并中获得渔利,民族阵线的领导人急忙写信给加什盖伊汗,要求他从设拉子撤兵。驻德黑兰的美国中央情报站站长也对加什盖伊汗进行了威胁。不久设拉子得到了“解放”。两个月后,伊朗军队开始解除加什盖伊部落的武装,加什盖伊汗遭到流放。民族阵线的另一支反政府力量是民族抵抗运动(National Resistance Movement)(政变后,由民族阵线的支持者组成的),这个组织吸引了民族阵线的忠实支持者,在一段时期内,它实际上是民族阵线的继承者。民族抵抗运动出版了两份报纸,并多次组织了反政府的示威游行,1953年11月初,伊朗的店主们在一个饭店老板哈桑·沙姆沙利(Hassan Shamshiri)的领导下举行了一次总罢工。1953年12月德黑兰大学的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示威游行。罢工和示威游行都遭到了政府的严厉镇压:数人被杀死,几百人被扔进了监狱,德黑兰的商店被政府军捣毁,到1953年底,民族抵抗运动不再公开组织反政府的活动了,但对政府的威胁依然存在。

在扎赫迪政府的严厉镇压下,伊朗人民党已转入地下,它与民族抵抗运动、亲摩萨台的力量相靠拢,连手反对扎赫迪政府。1953年9月底,人民党的阴谋破坏小组袭击了政府的一个军用飞机场,几乎捣毁了停在机场的所有飞机,只有两架飞机幸免保存下来。1953年10月,人民党对停泊在霍拉姆沙赫尔港(Khorramshahr)的海军船只发动了突然袭击,11月份又在伊斯法罕领导了反政府起义。人民党的活动对扎赫迪政府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从民族阵线中分离出来的那些政党、组织,虽然曾一度同扎赫迪连手推翻了摩萨台政府,但政变后它们又立即投入了反政府的行列。政变刚一成功,卡沙尼立刻向新闻界发表了反政府的煽动性演说,试图建立一个新的民族主义组织。开始扎赫迪政府还能容忍这种行为,但是不久就开始限制他同新闻界的接触。1956年1月,卡沙尼因涉嫌暗杀伊朗拉兹马拉将军而遭到逮捕,从此以后,卡沙尼退出了人们的视线[8](p.92)。

鉴于伊朗的反政府组织是如此的“不安分”,伊朗的政治局势是如此的不稳定,艾森豪威尔政府认为:美国最应该做的是对伊朗进行了大规模的援助,帮助巴列维巩固政权。

二、美国对伊朗政治上的支持

在政治上,美国采取公开和秘密的方式来支持巴列维政权,帮助其武装国家警察(National Police)和宪兵队,以维护国内安全。1953年军事政变后,伊朗国内政局动荡,反对派活动频繁。面对这种情况,艾森豪威尔立即向巴列维发去贺电,祝贺他重返王位,以表示美国政府对巴列维政权支持。美国官员也发表讲话,声称“如果伊朗政府需要美国的帮助,美国会毫不犹豫地予以考虑的”[1](p.45)。8 月 31 日,美国驻伊朗大使亨德森会见伊朗首相扎赫迪,商讨美国对伊朗的援助问题。其后,艾森豪威尔又派副总统尼克松访问伊朗,重申美国对伊朗的支持。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这些举措对刚刚回国、政权极不稳定的巴列维来说无疑是久旱而降甘霖。

除了这些公开的支持外,艾政府还进行一系列秘密活动来巩固伊朗政权。军事政变以后,美国驻德黑兰的中央情报站站长立即赶往设拉子,与亲摩萨台的加什盖伊部落见面,并对他们发出严重警告:不要策划叛乱反对新政府,否则后果自负。摩萨台下台后,中央情报局秘密地监视人民党的活动情况,并随时向伊朗政府提供情报,大大的便利了伊朗政府对人民党的镇压。1953年11月伊朗发生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中央情报局出动特工人员,协助扎赫迪政府对示威群众进行镇压。1954年8月石油协议签订以后,为了欺骗舆论,中央情报局出动宣传机器对此协议大加吹捧,并鼓动一批人进行游行,以表示对政府行为的欢迎与支持。1954年伊朗进行议会选举,中央情报局动用金钱来支持议员候选人,并左右议会选举,从而使议会选举朝着有利于政府的方向进行。

早在1942年,美国就开始为伊朗的宪兵队提供训练和帮助,只是规模不大。巴列维重登王位之后,为了配合美国的“环行防御战略”,伊朗宪兵队成了维护国内安全的一支主要力量。美国着重提高伊朗宪兵的机动性、火力和通讯能力,它“向伊朗宪兵队提供各种各样的车辆和武器,给他们配备了先进的通讯设备,这种通讯设备将德黑兰的宪兵队总部与各省的指挥部以及各个地方的军事基地紧密的联系起来”[1](p.154)。美国对伊朗宪兵队士兵的个人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在武器的使用上,基本技能方面以及在其它专业知识方面如:反暴动的技巧、边界巡逻和麻痹性的封锁都能应付自如。此外,美国还尽力提高伊朗宪兵队的作战能力,帮助其建立快速打击力量、训练特种进攻部队等。

美国对伊朗国家警察的援助始于1954年,这一年,美国派了一个三人咨询小组到达伊朗,目的是考察一下伊朗国家警察的力量。考察结束后,美国决定为伊朗的国家警察制订一个详实的重组计划,具体步骤由这个三人小组来实施。其后,在这个小组的指导下,伊朗国家警察顺利地实现了重组。根据这个重组计划,伊朗国家警察的训练方法完全照搬美国警察学校的作法,由美国顾问进行严格地监督,主要致力于提高伊朗国家警察的通讯能力,包括建立全国性的警察电信系统,与设在巴黎的国际警察总部保持联系等,还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科学检查室(crime laboratory)(负责现场鉴定、化学分析、弹导实验等调查工作的警察附设单位)与一个有效的档案管理体制。据统计,“这一时期至少有218名伊朗官员被送往美国国际警察学院、联邦调查局、边界巡逻学院和其他训练基地进行高强度的训练”[1](p.154)。

三、美国对伊朗的经济援助

在经济上,美国对伊朗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并帮助伊朗政府解决了英伊石油争端问题。军事政变后的伊朗经济一片混乱,人民怨声载道。为了缓解伊朗的经济压力,帮助国王赢得民心,1953年9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在本年度内将继续给伊朗2340万美元的“第四点计划”援助。9月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下令拨款4500万美元,作为对伊朗的应急援助[9](p.206),其中 1000 万美元用于进口必需品,1000万美元用于解决粮荒,已缓解市场供应的紧张,剩下的用来弥补伊朗的预算赤字。此外,驻德黑兰的中央情报分局还赠给扎赫迪政府100万美元的现金。1954年5月,艾政府批准给予伊朗15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并将1954年援伊的财政额度增加到8450万美元。据估计,“仅在1954年,美国就向伊朗提供了1.47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占伊朗政府开支的60%,在军事政变以后的十年里,美国对伊朗的经济援助额平均每年为12140万美元,占伊朗政府开支的31% ”。[10](p.250)

除了经济援助之外,美国的进出口银行向伊朗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帮助伊朗发展经济。1954年8月,美国进出口银行向伊朗提供了一笔4000万美元的贷款,1954年11月,又宣布向伊朗提供1.27 亿美元的贷款[11](p.158)。

英伊石油争端一直困绕着伊朗政府。为了垄断伊朗的石油,帮助巴列维走出经济困境,1953年推翻摩萨台后,国务卿杜勒斯立即派他的特别石油顾问小赫伯特·胡佛去伊朗商谈石油问题。胡佛在德黑兰先后与国王、首相和伊朗石油咨询委员会进行了讨论,并促使伊朗政府接受由西方七大石油公司(纽约美孚石油公司、德克萨斯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亚石油公司、海湾石油公司、法兰西石油公司、新泽西美孚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联合组成的国际财团负责伊朗石油的开采、生产和销售。在这个国际财团中,“五家美国石油公司占有40%的股份,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占14%,法兰西石油公司占6%,另外40%留给了英伊石油公司”[8](p.95)。1954 年 8 月,石油国际财团与伊朗政府达成一项协议:国际财团接管英伊石油公司的开采和销售权;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将获得利润的50%;伊朗向英伊石油公司支付2500万英镑(约 7000 万美元)的赔偿费[11](p.157)。这项协议虽然仍未实现伊朗石油国有化的愿望,但伊朗获得的石油利润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伊朗的经济危机。巴里·鲁宾在谈到石油协议时曾说:“如果美国的援助对不稳定的巴列维王朝是一种‘终年输血’的话,那么新石油协议对伊朗建立健全的经济实体则奠定了基础。[8](p.94)”协议的另一个后果是,从此美国石油公司代替了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的地位,西方大国在伊朗的领导权已经掌握在美国手里。

四、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援助与情报合作

美国除了在政治、经济上支持伊朗外,还从军事上给予援助,其主要表现是向伊朗提供军事援助和派遣军事援助使团,帮助巴列维建立情报机构,以加强对国内的统治,防止外敌入侵。

1953年,中央情报局在伊朗发动军事政变期间,美国为保证政变的成功曾对伊朗军队提供过援助,1954年,在美国国会的一次听证会上,美国国防部军事援助局局长在关于推翻摩萨台一事作证时说:“在这一危急关头,事情几乎就要失败时,我们违反了我们的常规,采取了一些行动,其中之一是立即向(伊朗)军队供应物资,作为一项紧急措施……他们手中所持的机械,他们所乘的卡车,他们驾驶的穿过街道的装甲车以及他们借以进行指挥的无线电通讯器材等,完全都是以军事援助计划的方式供应给他们的……”[12](p.166)。1954年,美国在向伊朗提供经济援助的同时,又向伊朗提供2560万美元军事援助。

美国首次向伊朗派遣军事使团是在1942年,目的是帮助伊朗重建军队。这个使团到二战结束才撤出伊朗,它负责训练伊朗士兵、帮助他们掌握如何使用美国援助的武器。尽管美国使团作了不少努力,但伊朗的军事力量仍不能有效地镇压国内叛乱和抵制外敌入侵。1953年军事政变后,艾森豪威尔政府决定全面的武装伊朗的军队,以备在苏联入侵伊朗时,伊军能够在扎格罗斯山区(Zagros Mountains)(伊朗的南部地区)迅速地进行防御性的“阻止战斗”(delayingactions)[1](p.151)。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同时也改变了伊朗军队的基本职责:以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国内安全,现在,他们主要是集中力量保卫国防安全,防止外敌入侵,主要是苏联的入侵,而维护国内安全的任务则交给了伊朗国家警察和宪兵队。

为了完成这项新的任务,伊朗军队需要大量的新式武器装备和进行严格的训练。于是,从1955年起,美国对伊朗的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援助(军事援助的条件是伊朗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1955年,美国向伊朗“派遣了五个军事训练小组,赠送了一批价值可观的现代化武器,其中包括先进的 F -84G 喷气式战斗机”[1](p.152)。这五个小组由65名军官和125名士兵组成,职责是训练伊朗官兵,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援助大大加强了伊朗的军事力量,特别是其对外作战能力。礼萨·巴列维在谈到美国的军援时说:“勿庸置疑,美国的军事援助使我国有限的武装的力量得到加强,有效的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此外还应该指出我们从美国军援中获得的间接利益,……美国的军援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把大部分的国民收入用于国家的建设项目中去。假如没有美国的军事援助,我们显然不可能把国家预算的五分之一用于教育事业。[13](p.423)”

伊朗的国家情报机构始建于1953年。当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派了一名上校秘密前往德黑兰,以武官的身份为伊朗训练和组织情报机构。情报机构成立后隶属于伊朗军事部门,由帖木尔·巴赫蒂亚里将军领导。美国武官与巴赫蒂亚里将军及其手下紧密合作,向他们提供有关保障国内安全方面的建议,向他们传授基本的情报技巧:如何进行监控,如何进行审讯,如何使用情报网络和保障组织安全等。1954年,在巴赫蒂亚里的领导下,情报机构开始运作,它的主要职责是找出对国王和政府构成威胁的力量并加以消灭。当时,国内的威胁主要来自人民党、民族主义者和持不同政见者。到1954年夏,伊朗情报机构取得了一项很大的成就:侦察和粉碎了伊朗人民党在军队中组织的一个很大的网络,这个网络在伊朗军队的每个梯队中的官员达到了 600 人[14](p.189)。这个网络的毁灭消除了伊朗人民党作为一个主要的政治力量的可能性,有利于伊朗军队的稳定。

由于伊朗情报机构成功地捣毁了人民党在军队中的“据点”,为巴列维政权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巴列维决定将它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统一的、庞大的情报机构——“萨瓦克”(SAVAK)(伊朗国家与安全情报组织)。“萨瓦克”的情报人员多数都要在美国(后来改为以色列)受训,它的活动范围包括监视、逮捕和关押反政府的个人、团体和进行反间谍活动。在美中央情报局的指导下,“萨瓦克”的官员掌握了从事间谍职业的基本知识如:如何补充代理人,如何进行监视和审讯,如何保障个人安全等;情报分析家掌握了现代化的分析技术如:怎样建立个人档案,怎样判断情报来源的可靠性,怎样根据不同的情报来源组织材料,怎样书写和散发传单等;反间谍专家掌握了反间谍领域和苏联及东欧国家情报机构的运作技术。“到60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退出伊朗时,‘萨瓦克’的第一代情报人员基本上完全是由美中央情报局培养出来的”[1](p.155)。

综上所述,在1953-1955年间,艾森豪威尔政府为了保住伊朗这个美苏争霸的前沿阵地,不惜人力和物力,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伊朗进行了援助,从而使美伊关系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不仅加深了伊朗对美国的依赖,使得巴列维养成了看美国脸色行事的习惯,也使得巴列维在处理国内、国外等重大问题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不敢大胆去干,以致于在美国对伊政策一有风吹草动时,伊朗政府便出现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迹象。这就为70年代末美国对伊政策重点转移,巴列维倒台埋下了伏笔。

[1]Nikki R.Keddie and Mark J.Gasiorowski.Neither East Nor West[M].Yale University,1990.

[2]Mark J.Gasiorowski.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Shah[M].Cornell University,1991.

[3]Barry Rubin.U.S.Policy on the Middle East in the Period Since Camp David,Westview Special Studies on the Middle East[M].Boulde,Westview Press,1984.

[4]范鸿达,蒋启国.美国和伊朗石油国有化危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Vol.29(1):106-109.

[5]哈全安.从白色革命到伊斯兰革命-伊朗现代化的历史轨迹[J].历史研究,2001,6:134-143.

[6]金彩云.伊朗巴列维王朝覆灭根源探析[J].西亚非洲,2004,5:64 -68.

[7]范鸿达.卡特政府与伊朗巴列维国王的倒台[J].西亚非洲,2008,12:44 -50.

[8]Barry Rubin.Paved with Good Intentions:the A-merican Experience and Ira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

[9]Richard A.Melanson and David Mayers.Reevaluating Eisenhower,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Fifties[M].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9.

[10]Yonah Alexander and Allan Nanes.The United States and Iran:A Documentary History[M].Fredrick University,1980.

[11]张士智,赵慧杰.美国中东关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2][美]戴维·霍罗威茨.美国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从雅尔塔到越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13][伊朗]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元文琪译.我对祖国的职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

[14]M.Reza Ghods.Iran in the twenties century:a political history[M].Boulder:L.Rienner Publishers,1989.

猜你喜欢
伊朗石油政府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过于逼真
投 缘
自产自销——原载“伊朗漫画网” ▲
掉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