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式探询与旅游管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的提升※

2013-09-10 02:28魏向东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本科生梦想旅游

朱 梅 魏向东

(苏州大学旅游系,江苏 苏州 215000)

旅游高等教育在我国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为旅游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近年来,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旅游行业认同度较低,不愿意留在行业内就业,且已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本科生跳槽率较高。据统计,毕业生在旅游行业内就业人数在30%左右[1],五年后的流失率高达90%[2],有业不就的现象十分突出。该现象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水平较低有关。专业承诺是反映大学生积极学习心理的重要指标,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关努力的积极态度和行为[3],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在行业内就业的比例。大学生专业承诺水平越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越高,学习动力越强,取得学业成就和职业成就的可能性也越大,反之亦然[4]。由于旅游行业进入门槛低,且需要从基层做起,不少本科生对专业热情不高,认为难以实现其抱负,施展其才华。加之工作强度大、薪酬待遇低、社会对服务行业的偏见等因素,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信心不足,专业承诺整体水平不高,改行愿望强烈。这种心理既影响了学生的专业态度、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也影响了旅游高等教育的效果与长远发展。提升本科生专业承诺,促进其学习与成才,已成为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改革需要积极正面的力量,不同于以往的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本文引入欣赏式探询方法(Appreciative Inquiry),强调学生的深度参与,以欣赏的态度和眼光寻找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出路,探询基于优势的本科生专业承诺提升路径,以期为高校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1 欣赏式探询的内涵和效用

1.1 内涵

欣赏式探询起源于未来导向的积极心理学[5],由美国组织行为学专家库珀里德(Cooperrid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一种通过不断探索、动员和自我激励而推动积极变革的创新性方法。该方法在很多企业、政府机构、非营利性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中都有成功应用的范例,如英国石油—阿莫克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美国强生公司、加拿大利得赛尔公司、联合国、美国海军等。欣赏式探询秉承“精诚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将人群组织或社区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通过系统地发现赋予并激活组织生命最大效率与能力的经济、生态和人性方面的优势,谋求个人、组织及其外部世界的美好未来[6]10。在旅游高等教育改革领域实施欣赏式探询,应确保学生、老师、学校主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从发现旅游管理专业的优势开始,通过激发、动员、探询帮助学生想象自己在行业内能达成的最美好、最积极的职业目标,并设计实现目标的学习计划,以培育其积极的自我认知和专业认同感,最终承诺于旅游管理专业。与传统的旅游教改思路相比,欣赏式探询是一种积极的、基于优势的改革新方略:前者以问题为导向,容易加剧学生对专业前景的忧惧与焦虑,这种负面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的潜能,而后者通过大量的激发性探询,让学生更多地看到专业和自身的长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赞美、欣赏的正面作用,提升其专业承诺;前者聚焦于学校能做什么,通过制定问题解决方案,推动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后者聚焦于学生能做什么,通过正向引导和探索,帮助其勾画美好愿景,推动自下而上的改革。

1.2 效用

1.2.1 促进学生参与,推动旅游高等教育改革

旅游高等教育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同时也需要学生的支持。在专业承诺提升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欣赏式探询提倡激发集体智慧,视学生为主动认知和自我发展的主体,相信学生具备改善自身专业前途的能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体参与和全程参与,改变目前教改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参与不足的现状。此外,欣赏式探询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和表现的平台,能增强师生间的对话与接触,有助于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改革方案的针对性。

1.2.2 消除心理防卫障碍,激发学生专业热情

面对学历门槛低、劳动强度大、薪资待遇差、社会对服务行业的偏见等旅游行业内就业的负面因素,本科生不仅会感到挫折、焦虑,还会产生质疑、埋怨、逃避、妥协、改行等一系列削弱专业承诺的消极“自我防卫”心理。根据“皮革马利翁效应”,当处在被激励、充满信任和赞赏的环境中时,人们容易受到启发与鼓励,释放人性的潜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形成个人发展的良性循环[7]。欣赏式探询就是这样一种能帮助学生营造美好清晰的愿景和积极向上的氛围的新方法,可以消除他们的心理防卫机制,达到激发其专业热情、提升其专业承诺的效果。

1.2.3 营造班级文化,提高学生专业认知

在自然界,一株植物单独生长会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则会根深叶茂、生机盎然,这一现象被称为“共生效应”。学习同一专业的班级同学之间也存在这样一种在相互激励中共同合作进步、共存共荣的效应。欣赏式探询可以建立起开放、民主、参与的班级文化,不仅使同学之间,而且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相互信任、有效沟通、深入合作,给学生带来希望、乐观、创新、关爱等正面力量,促进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发挥良好的“共生效应”。当学生带着积极愉悦的心情去审视旅游管理专业,探询专业的价值与前景,他们更容易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观,提升对专业的信心和认知,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职业使命感。

2 欣赏式探询的应用过程

应用欣赏式探询提升本科生专业承诺,依赖于“发现(Discovery)—梦想(Dream)—设计(Design)—实现(Destiny)”的 4D循环过程(图1)[6]15。在具体应用中,4D 循环可呈现出多种形式,其过程应根据每个旅游院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一般而言,该过程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为参与主体,描述如何利用探询的力量发现专业及自身的各种优势与潜能,构筑清晰的职业梦想与美好愿景,设计积极的行动计划并逐步付诸实践。4D循环的核心是以乐观的主题引导本科生,通过无条件地构思并询问乐观的问题,让学生们感受到专业学习的意义,欣赏到专业和自身的优点。在4D循环过程中,最常用且最成功的两种方法是全系统探询和欣赏式探询峰会[6]23。全系统探询要求包括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学校主管部门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参与进来,甚至还可以邀请部分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加入,与本科生一起积极地探询专业优势、职业前景、学业定位、技能培养、知识储备等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中常见的话题。欣赏式探询峰会是一个大规模的会谈过程,供各利益相关者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潜在智慧。对本科生而言,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从大一就开始了,对专业的承诺伴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逐步形成。相应的,欣赏式探询峰会也应贯穿本科学习全过程,以班级为单位每学年年初举行一次,由班主任担任主持人,全体同学出席,并邀请专业课老师、学校主管部门及旅游业界代表列席。每次峰会结合教学计划、行业需求、学习阶段等实际情况确定一个独特的主题,安排四天时间分别完成发现、梦想、设计和实现的探询任务,并引导学生将探询心得应用到全年的专业学习中,最终通过大学期间的四次峰会循序渐进地提升其专业承诺。下文将进一步阐释4D循环的各个环节:

图1 实施欣赏式探询的概念架构图

2.1 发现

发现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利用欣赏式面谈(Appreciative Interview)揭示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正能量。通过积极乐观的问题引导专业范围内的深度对话,以增强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这些问题可根据每次峰会的主题来具体拟定,例如“你在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中有哪些好的表现?”“在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中,令你很有成就感的事有哪些?”“你的特长是什么?旅游管理专业学习能为你发挥特长带来哪些帮助?”“你在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它们对你未来实现理想有什么益处?”“本科生在旅游行业就业有哪些优势?”“旅游行业的哪些职业具有较好的前景?”“你喜欢的旅游行业的职业有哪些?”等。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探询,学生们会发现本科生在旅游行业从业的一些优势,如学历层次较高、理论知识扎实、外语水平较好等,还会发现一些富有前景的就业领域,如旅游规划、会展服务、高尔夫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休闲度假开发等。怀有乐观的心态,通过欣赏的眼光,甚至一些原有的劣势也没那么糟糕,比如本科生在饭店、旅行社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较弱,但这些行业的操作流程相对固定且易懂易学,通过针对性的模拟实训、基地实习等环节的反复练习可熟练掌握。再比如本科生就业时需从服务员、导游等基层岗位做起,但这些经历能为其将来在行业内从事中高层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梦想

梦想阶段的关键是基于业已发现的优势,描绘自己可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创造一个清晰的结果导向的个人职业愿景和阶段性专业学习愿景。在老师、业界前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结合上一阶段发现的专业及自身的优势,向大家描绘自己在旅游行业从业后可能出现的美好景象,与大家一起期盼未来、构筑职业梦想。此阶段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勾勒清晰具体的梦想,例如请同学们尽情想象:“通过本科期间不懈的专业学习,你就业时会在旅游行业获得什么有前景的工作机会?”“如果你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若干年后你会变成什么样?有哪些收获?”“在旅游行业,你梦寐以求的职业是什么?它能帮助你实现哪些人生理想?”等。基于此,每个学生都会为自己量身定制美妙的职业目标,如“做一个国际领队,环游世界各地,欣赏美丽风景,领略异域文化,尝遍天下美食”“做一个高星级酒店职业经理人,拥有丰富的酒店管理经验与卓越的酒店管理才能,收获高薪资、高职位、高权力”等。在每学年的欣赏式探询峰会上,学生们根据这些职业目标可进一步探询阶段性专业学习目标,如“要获得你梦想的工作,你需要在专业学习中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通过本学年的努力学习,你能具备其中的哪些专业知识与技能?”等。

2.3 设计

设计阶段就如何实现职业及专业学习目标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周详的专业学习计划,以释放学生的各种潜能。考虑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包揽性和学生个人愿景的多样性,应鼓励每个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创新,探询切合自身实际的专业学习计划,内容可涵盖理论学习、证书获取、课程选择、技能训练、从业技巧、人际沟通等多方面。具体说来,学生的行动计划设计受所在年级、所持职业目标等因素的影响,比如低年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专业学习对终身就业的重要性,侧重基础知识学习,而高年级学生则应争取接触自己梦想职业的机会,加强技能训练与实践经验积累。再比如以直接就业为目标的学生应不拘泥于传统的旅游专业学习模式,更多地参与行业实践,以弥补动手能力弱的短板,而以继续深造为目标的学生则应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申报、参与课题等方式培养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以提升科研素养。

2.4 实现

实现阶段进一步营造积极乐观的氛围,让学生们满怀动力和希望,按部就班地行动起来。在明确了梦想及其达成步骤后,学生们在专业学习方面的主动性会更强,对专业的承诺水平也会更高。此时,班主任和专业课老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并适时进行督促、反馈和引导,帮助学生将设计的行动计划付诸实践,实现阶段性专业学习梦想。4D循环的四个环节首尾相接,形成一个自我增强的循环回路[5],它一旦启动,就不会轻易停止[6]22。在下一学年的欣赏式探询中,学生们又将为实现进阶的专业学习梦想而努力。职业梦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大学四年间欣赏式探询的循环应用,学生们不断探询、不断努力、不断调整,慢慢地会将欣赏式探询理念和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承诺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而这将为其毕业后继续追逐职业梦想提供长足的动力。

3 欣赏式探询的保障机制

3.1 明确角色定位

高度的参与性和合作性是欣赏探询的重要前提[6]6。这要求将师生间传统的教育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有效组织各利益相关者集体探询、平等对话,以实现不同权利与职责人员之间的沟通。为此,必须理清各方角色、职责与关系,这是各利益相关者积极投入与合作的基础。首先,在旅游管理专业实施欣赏式探询的过程中,学校相关主管部门应担当起领导者的角色。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领导者,主管部门对欣赏式探询的支持体现在学习并推广欣赏式探询方法、派出代表直接参与欣赏式探询峰会、协调探询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探询结论调整专业教学计划等方面。一般而言,主管部门应成立一个由3~6人组成的领导小组,为欣赏式探询实践提供指导和资源[6]26,并在后期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环节设计、实习基地建设、学生管理条例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次,老师应担当起引导者的角色。这些老师包括班主任、专业课老师和外聘的旅游业界专家,是实施欣赏式探询的核心团队,类似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管家”,对欣赏式探询过程进行计划、设计和监控[6]27。由他们来引导欣赏式探询的整个过程,包括选择积极的主题、制定欣赏式面谈提纲、鼓励学生参与探询、适时提出调整意见等。再次,旅游管理专业全体学生应担当起参与者的角色。学生们应当了解自己拥有改变的力量[7],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赏式探询的过程中,通过参与欣赏式面谈、发现专业及自身优势、分享个人愿景、设计行动计划、努力付诸实践等一系列环节来激发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3.2 确保六重自由

欣赏式探询之所以能发挥作用,是因为它可以生成六种状况,它们共同作用,能释放个人与组织的潜能。经历过这种潜能释放的体验及其对个人生活与周围世界的影响,人们就会持久地转变,这六种状况被称为六重自由[6]31。在运用4D循环提升学生专业承诺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学生的六重自由,以有效激发其专业潜能。其一,了解的自由。在日常教学环境中,学校主管部门、老师和学生因职责和分工而相互关联,缺乏平等对话,而欣赏式探询方法要求消除隔阂与障碍,促进三者之间自由地相互了解。其二,倾听的自由。欣赏式探询要求营造信任、开放的氛围,邀请每个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梦想和设计,让他们感到自己没有被剥夺话语权,并受到老师和学校的重视与倾听。其三,梦想的自由。欣赏式探询要求学生们自由地放飞梦想,从而激发旅游管理专业学习的正能量,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其四,选择的自由。欣赏式探询倡导学生们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目标及行动计划,这样才能产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真心承诺与投入,在专业学习中也会更加主动、坚决、富有创造力。其五,行动的自由。欣赏式探询鼓励学生们相互支持、协同行动。当每个学生感受到有很多老师关心他的未来、有很多同学和他并肩作战,他会获得安全感,从而放心大胆地去实践。其六,积极的自由。欣赏式探询引导学生去感受旅游管理专业带给自己的积极、乐观因素,以求用正面力量推动学生专业承诺的提升。

3.3 构建交流平台

欣赏式探询是共享型的教学改革方法,要求学校主管部门、老师、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广泛沟通,在交流与碰撞中相互影响,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共同朝着最佳方向发展。为此,必须建立多方参与的开放式信息交流平台,保证及时有效的沟通。首先,构筑多方对话的主平台,即每学年为期四天的欣赏式探询峰会,实现正式、密集的沟通。其次,拓展多样的辅助平台,包括班会、讲座、主题团日等传统交流形式和 QQ群、BBS、微博、微信等网络交流形式,实现持续、即时的沟通。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已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思维能力,渴望受尊重、被认可。在沟通过程中,学校主管部门和老师不应成为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应与学生们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从而使他们能够并且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之,欣赏式探询是一种全新的基于优势的变革管理方法,本文首次将其引入到高等教育改革思路中,探讨其在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承诺水平中的效用、流程与机制。该方法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学生等多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会真心欣赏,释放积极潜能。考虑到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专业承诺水平偏低的现象[8-9],本文研究对旅游管理和其他相关专业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黄文.从旅游大国到强国高等旅游教育准备好了吗?[N].中国教育报,2008-12-08(5).

[2]王健.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3):19-23.

[3]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632-636.

[4]谢超,文烨.大学生专业承诺研究综述[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12-15.

[5]钟志农.“欣赏式探询”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中小学管理,2009(12):47-49.

[6]大卫·库珀里德,等.欣赏式探询[M].邱昭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康玉娇.欣赏式探询: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新方法[J].经济论坛,2012(7):140-148.

[8]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1):47-51.

[9]罗亚莉,刘衍玲,刘云波.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的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08(2):120-123.

猜你喜欢
本科生梦想旅游
梦想
旅游
梦想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