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空间:成都当代艺术生态

2013-09-24 11:32屈波
中国艺术时空 2013年1期
关键词:工场高地当代艺术

屈波

成都,千余年来一直是文化风流之地,在其城市的发展史中,虽历遭数劫,但文脉始终赓续,文化记忆长久不断。清季以来的移民大潮,给这个城市带来了更多相互歧异的文化成分,但这些不同的成分之间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冲突,而是逐渐汇融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相遇,可能相融,也可能只是平行式的并存。同体而异质,或许是描述成都文化合适的词汇。

成都还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数年前,笔者曾在锦里见到一队头戴彩色假发的青年做商业宣传,一对路过的老年夫妇不明就里,评价其为“耍行为艺术的”。这则故事中的“耍”字,道出了普通成都市民对当代艺术的好奇、接纳和几分温情,可以说,居住在成都的艺术家是幸运的,这块土地的人有足够的胸怀接纳他们的各种实验。

成都还是一座气候宜人的城市。城市的温度、湿度能够脱去艺术家的燥气,人容易变得心平气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艺术家容易失去激情。事实恰恰相反,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四川画派”的崛起,到1993年“中国经验”画展的举行,再到2000年以来被人称之为“绘画川军”的兴盛,都与一批出生、成长、工作在成都的艺术家大有干系。艺术家们不断开疆拓土,努力营构各具特色的空间,它们共同构成了成都当代艺术生长、繁荣的基础。本文选取的四个案例,各有所重,也各有所长,分别代表了成都当代艺术空间的几种类型,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一、蓝顶:共存的精神领地

蓝顶,无疑是成都当代艺术的符号之一。它起于艺术家聚集和寻找合适工作室的双重动机。1993年,曾有一批艺术家聚集在玉林小区沙子堰。10年后,在北京等地广为兴起艺术区以及艺术家们原有工作室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的情况下,2003年8月,由周春芽、郭伟、赵能智、杨冕四位艺术家租用机场路旁的闲置厂房作为工作室,因厂房的铁皮蓝顶而命名为“蓝顶”。此后,蓝顶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逐渐扩大,一百多位艺术家聚集于此,成为中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群落之一,被人们习惯性地称之为“老蓝顶”。

2007年,在政府的引导下,蓝顶艺术区向东迁移。新蓝顶位于成都双流、锦江、龙泉交界之地,距离市区10公里,占地面积1500亩,规划区被国家4A级风景区三圣花乡环绕,环境优良。2009年1月,一期工程蓝顶艺术中心(2号坡地)落成。周春芽、何多苓、杨千、郭伟、罗发辉、郭晋、吴建军、赵能智、杨冕、吉磊、唐可、郑德龙、屠宏涛、李胤等14位艺术家入住,蓝顶美术馆同时正式开馆。2010年6月,蓝顶青年艺术村(4号坡地)正式开村,50多位艺术家入住。2012年5月,蓝顶艺术新村(3号坡地)落成,罗中立、张晓刚、方力钧等数十名艺术家入住。另外,毗邻蓝顶的栀子街“和祥瑞苑”小区,也被视为蓝顶艺术区的一部分,小区内有七十余位艺术家的工作室。新蓝顶艺术区建立以来,在国内外举办、参加了多次重要活动。如“居住在成都——2004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成都双年展,广州三年展,“从西南出发——西南当代艺术展1985-2007”,“2013成都蓝顶艺术节”等。

无疑,从艺术区面积、入住艺术家数量及影响力、组织活动的规模及档次等各方面综合考量,新蓝顶艺术区集合了成都当代艺术相当部分的资源,堪称成都当代艺术的一艘航母。它不仅汇集了多位成都本土老、中、青艺术家,还广泛吸引外地艺术家入住,做到了不同艺术家之间的和谐相处,他们之间比较抱团,在艺术及精神上做到了相互支持。不仅如此,新蓝顶还创造了一种模式,即艺术家群体、政府及民众之间的和谐共存。老蓝顶由艺术家自发兴起,新蓝顶则是由当地政府邀请进驻、由公司开发,一直在进行持续、稳定、有计划的开发。同时,艺术区的兴建为当地民众的增收、环境建设等也带来了实效。可以说,新蓝顶创造了艺术家、政府、民众多方共赢的局面,其未来的良好发展可以预期。

二、高地:自为与自在之乡

和蓝顶不同,高地艺术区开创了另一种模式。该艺术区继蓝顶、北村、西村、浓园之后而起,在成都现存艺术区中成立最晚。它起于偶然。艺术家何工发现了双流县万安镇高饭店村一个由村民自建的闲置大框架结构建筑群,于是,他与一群朋友和自己的学生来到了这里,于2009年4月正式成立了高地艺术区。艺术区尽管距成都只有大概10公里,但交通不太便利。不过,村里有一个作为举办双流县“粗粮节”会址的大广场,广场东是一荷塘,环境幽静,房租也是成都所有艺术区中最便宜的。并且,区内还成立了中美艺术交流工作室、川大硕士研究生实验工作站、一个资料较丰富的图书室和一个称作“国际锅”的食堂,因此,艺术家们在区内基本不用担心生活不便的问题,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艺术创作中。

高地艺术区成立以来,先后有30多位艺术家在此设立工作室,常住的艺术家有20余位。艺术区举办过“2009高地艺术区第一回开放展”、“艺术·高地2010”、“自在:高地当代艺术生态群落展”等展览。此外,还设立了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邀请过美国、韩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艺术家驻留创作。上述种种,与其它艺术区并无差别。但高地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它与商业无缘,基本上既无商业的赞助,也无商业的运作,一切都是自为而自在的。

高地艺术区之所以呈现如此特点,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开创者何工的个人理念。何工认为艺术家的独立非常重要,在一个与外界联系较少的地方艺术家才可安心创作,因此,他主动选择去中心化和自我边缘化。到访过高地的人都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安静,艺术家们能享受到在当代艺术圈内已很难得的平静与安逸。至于艺术区未来的走向,按照何工个人的意愿,如果某天区内的商业味太浓,他就将选择逃离,而其他艺术家是否会做同样的选择则未可知。但无论如何,高地艺术区在各地当代艺术区运作日益趋同的情况下,选择了一个另类立场,有一种乌托邦的气质。

三、成都春沙:院校与社会的互动平台

当代艺术培育、存在和发展的空间,除了各种类型的艺术区外,高等艺术院系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孵化作用。成都本土的很多艺术院系,都有名师执教。院系的培养方式,以课堂的专业训练为主,但也有一些其它方式,可以连通院系与社会,为学生搭建走向社会的平台,从而加速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其中,由川大教授程丛林创立的成都春沙,就是其中的显例。

成都春沙,是以“四川大学新艺术研究中心”为专业支持,于2002年启动的成都公益性艺术展览平台,旨在促进本土年轻艺术家的定期交流。十年来先后举办了九次大型展览,分别为:2004年“首届锦官艺术沙龙展”、2004年“宽•窄•景油画展”、2005年“第二届了了沙龙油画展”、2006年“第三届春季艺术沙龙展”、2006年“观看身边•春•身边观看油画展”、2008年“第四届春季艺术沙龙展”、2010年“第五届春季艺术沙龙展”、2011年“成都春沙商业计划破格展”和2012年“第六届春季艺术沙龙展”。在高校、政府、社会机构以及众多艺术家的支持下,十年来共有700余人次参加,共展出作品2800余件,编辑出版展览图录、教材、研究报告13册。可以说,成都春沙已成为继成都双年展之后的第二大艺术定期展览平台,是成都本土的一大艺术盛会。尤为重要的是,成都春沙因为连接了院校与社会,使青年艺术家能与建构艺术场域的多个方面发生关联,从而成为新人成长的快速通道。

成都春沙是筑基于川大课堂的。程丛林出于对毕业生就业与发展问题的考虑而决定定期举办油画研究生的展览,这是成都春沙的缘起。它是青年艺术家从课堂走向社会的中间站,两端分别连着社会和校园,其核心功能是向社会推荐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和培育青年艺术家。程丛林对学生进行了绘画核心要素的训练,包括纯粹的绘画元素训练和绘画表现语言训练。通过专业化的专业训练的研究生,其作品质量保证了春沙展览的专业性。随着春沙的发展,从2008年开始,展览正式采取了“1+1”的邀请模式,使更多青年艺术家得以进入。于是,春沙由川大油画专业教育连接社会的通道慢慢转型为川内外高校油画专业教育成果的展示平台。在春沙这一空间中,青年艺术家除了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深度纯艺术交流外,还有机会参与到展览策划执行的全过程,包括方案的设计、场地的布置、图录的编排以及与媒体、藏家的互动等一系列环节中,从而全面提升与社会的交流能力。“让高校的艺术能量融入社会的艺术传统,跟随这个传统走向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这是成都春沙的宗旨。从川大课堂起步的春沙,以专业性为底色,为成都的众多青年艺术家搭建了快速成长的平台。

四、北村独立工场:和而不同的艺术家聚落

成都当代艺术,以油画最为引人注目。1980年代早期的“四川画派”,就以油画创作蜚声海内外。今日的所谓“绘画川军”,也主要指的是油画家。但其实,成都的非架上艺术一直都很活跃,如1990年代行为艺术的“蜀中八怪”,在行为艺术普遍不被理解甚至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彼时,他们靠自己的智慧、良知与韧性,获得了尊重与活动的空间。作为一条副线,成都的非架上艺术一直像作为主线的架上油画一样,不断随时代演进而变,也不断有各种活动与展览推进非架上艺术的发展。艺术家魏言创立的北村独立工场就是这样的一个空间。

北村独立工场于2007年11月成立,被定义为是一群成员并不固定并自我组织进行各自思想和观念实验的艺术实践平台,其大致结构遵循了弗雷泽政治学倡导的“平等分享”和“均衡参与”,即从分别主体出发,形成展览效果的异次元平等结构。工场成立6年来,先后邀请过161人次参加过十余次活动,其中包括开幕展、先后八次季展和部分影像放映活动。2013年6月举办的第8次季展,是规模最大和最正式的一次展览,有成都艺术家17位、澳大利亚艺术家5位、上海艺术家2位参加了展览,作品种类包括影像、行为、装置、雕塑、综合材料等。

北村独立工场的第一要义是实验性。如其宣言中称,工场的存在“只是一个人如何去进行思想印证的过程”,强调艺术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而过程中的种种不完整、失败、分岔和过程的不终结,正是实验所以称之为实验的原因所在。工场的第二个特点是独立性。工场非艺术机构,它只是艺术家自我组织的一个松散聚落,定期开展活动,在中环艺术基金会、中环美术馆、成都re-C廊桥艺术空间、许燎源美术馆、北京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非盈利性机构的支持、赞助下进行展览、学术讨论等活动。工场的第三个特点是计划性。工场尽管结构松散,尽管强调实验性,但对活动的组织却非常精心,其每个活动往往有长达半年到一年的准备期,期间艺术家会有详细的方案,方案实施过程中将不断调整,而所有这些都会有文献的记录,具有相当严密的计划性。

从蓝顶、高地艺术区,到成都春沙、北村独立工场,两个聚集艺术家的艺术区和两个以艺术展览为中心的架构,分别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对成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广度、深度各自不等的影响。除了上述空间外,成都还有诸多培育当代艺术发展的空间,艺术区如浓园、北村、西村等,展览如成都双年展等,艺术机构如成都当代美术馆、K画廊、千高原、A4当代艺术中心、巢-艺术中心、艺术粮仓等,教育机构如川音成都美院、西南民大、西南交大、四川师大、成都师范学院等,都为成都当代艺术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物理处所和精神氛围,它们共同构成了成都当代艺术的孵化器与助推器。

猜你喜欢
工场高地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燕晗高地
高地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实施“个十百千”工程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手艺网+手艺工场
做企业的“技术合伙人”——访联创工场CEO及创始人刘猷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