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胜任力研究

2013-10-10 03:09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胜任体育产业管理人员

王 榕

(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福州 350003)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体育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因此体育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在体育产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体育产业人才在数量、质量以及结构上的匮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体育产业人才就是指从事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专业人士,主要来源于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咨询培训业、体育旅游业、体育经纪业和体育博彩业等,包括体育用品生产人才、体育商品营销人才、竞赛组织策划人才、健身服务业人才、体育经纪人等[1]。为了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壮大我国体育产业人力资本已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切实提高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素质,进而解决体育产业发展“瓶颈”,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胜任力模型(competence model)又称为能力素质模型,是对组织或企业中的职位,依据其职责要求所提出的,为完成本职责而需要的能力支持要素的集中表示。它能够具体明确从事某个职位的人需要具备什么能力素质才能良好地完成该职位职责的需要,同时也是人们自我能力开发和学习的指示器[2]。本研究旨在运用胜任力理论对体育产业经营人员的职业胜任力进行探讨,以期为体育产业经营人员队伍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体育产业经营人员,即涉及体育用品企业、健身俱乐部、体育运动场馆、休闲体育娱乐公司等机构的经营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素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依据管理学、体育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研读了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并对现有的关于经营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和体育产业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素质要求加以总结和归纳。

1.2.2 专家访谈法

表1 访谈专家情况一览表

围绕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能力素质要求、评价指标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走访了体育行业相关企业部门负责人20人(表1)。专家访谈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从相关从业人员工作实际中提炼体育产业经营人员关键行为特征。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日常岗位工作中遇到的关键事件,从任务环节把握其工作角色,从岗位职责要求方面有针对性地发掘从业人员的关键行为特征,从而提炼出确保胜任该项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素。第二轮访谈,请专家对初步总结、提炼出的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胜任力构成结构和要素进行评定,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调整,最终形成符合企业经营管理现实需求的胜任力构成要素。

2 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胜任力构成

2.1 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能力素质研究现状

通过对前人学术成果的研读发现,目前针对经营管理人员能力素质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理论分析框架。但是针对体育产业的研究较少,对体育产业人才未形成其职业素质的有效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Zeigler和Bowle提出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五大基本能力,即个人基本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概念思考能力、专门技术能力、管理群组能力[3];贾鹏研究认为体育企业高级经理人的胜任力素质包括战略管理能力、积极自我效能、专业素养、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作能力、成就需求、市场开发能力、统筹思维能力、培养下属等[4];梁强、赵伟的研究结果显示,体育产业人才的胜任力特征包括个人具备的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等[5]。从现有的针对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能力素质研究中可以看出,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类人员普遍应具备的胜任特征研究,且侧重研究隐性素质,而不是以企业的具体岗位为研究基础,侧重点不在岗位所需能力素质这一基本起点上。其次,目前的研究大多是管理人员通用素质的总结,对体育行业的特殊性对经营人员素质胜任力的工作匹配因素分析不够。此外,如何建立基于胜任力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模型,从而客观评价相关人员职业能力素质也应是体育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关注的重点。

2.2 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胜任力构成要素

2.2.1 构成要素的初步预选

前人对胜任力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胜任力包括显性的基准性胜任力和隐性的鉴别性胜任力两个部分。具体而言,基准性胜任力是指某个岗位要求“应知、应会”的“知识和能力”,鉴别性胜任力是指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胜任力[6]。由此可以看出,胜任力有着非常强的岗位针对性和职业特征,岗位以及“任职匹配”是基于胜任力进行职业素质研究的基础。其次,胜任力分成任务具体性、行业具体性和公司具体性三个维度(Nordhaug,1994),也就是对于经营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应根据所处的不同行业或组织而亦有不同。第三,根据Spencer在1993年对胜任力所做的表述认为,胜任力是“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7]为了更加明确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深入剖析高绩效从业人员的特征,对相关从业人员提高职业能力起到标杆和引导作用,基于胜任力的职业素质应该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特征指标进行客观测度和评价的,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综上所述,我们需要根据“人员—岗位—组织”三者相互匹配的原则,以岗位为基础,结合行业、企业特征,从胜任力的角度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做出全面的描述。

根据Nordhaug的观点,胜任力可分成任务具体性、行业具体性和公司具体性三个维度。其中,任务的胜任力要素指某个特定角色和工作所需要的胜任力,包含显性的基准性胜任力即知识、技能,以及隐性的“鉴别性胜任力”即个性特质、自我概念和动机。由于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岗位性质属于企业管理人员的范畴,因此其基准胜任力的选取主要来源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中的知识以及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鉴别性胜任力”则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具备积极主动、爱岗敬业、公正自律的个性特质,给人乐观自信、正直诚信、心胸开阔的形象以及强烈的成就感。针对行业的胜任力则是在某个特定的行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在自己的行业中必须是行家,需对行业相关的产品、市场、客户、竞争对手、行业技术、相关组织等了如指掌。由于体育产业中有一大部分属于服务行业,因此,从业人员对服务质量管理知识需有所了解,在实践技能上对客户服务和咨询指导方面的要求较高。目前体育产业相关从业人员受到体育精神的潜移默化,一般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精神和善于自我展示的个性特质,表现出热情开朗、意志顽强的形象以及强烈的成就动机。公司胜任力要求指的是公司企业价值观、文化的表现,企业组织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以及企业内对员工行为的要求等。此类胜任力根据公司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8]。

2.2.2 构成要素的专家意见

为使本研究所确定的职业胜任力的构成要素更加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笔者邀请了20位专家根据其实际工作经验,对本研究所提出的胜任力结构及35项职业能力要素进行评定。根据专家访谈意见,20位专家对本研究提出的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胜任力的基本构成,即经营管理任务胜任力、体育行业胜任力和公司胜任力表示认可。对于经营管理任务胜任力、体育行业胜任力和公司胜任力中分别包含的显性的知识和技能,隐性的个性特质、自我概念和动机,专家也表示认可。就具体构成要素,专家提出如下意见(表2)。

专家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点:经营管理任务胜任力中“经济学基本理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知识”内容过于宽泛,在实际工作中,经营管理人员更需要具备“财务管理知识”,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绩效;体育行业胜任力中“服务质量管理”应更具有行业针对性,虽然目前体育服务行业中缺乏服务标准,但企业普遍希望经营管理人员能够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制定相关服务标准的意识,以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服务水平,因此,建议更改为“体育行业服务标准相关知识”;“咨询指导能力”是体育服务行业开展客户服务的一部分,应包含于“客户服务能力”中;体育行业胜任力中“成就动机”与经营管理胜任力中的“成就动机”重复,且不易判断,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希望经营管理人员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够扎根于本行业中并朝着职业生涯的目标稳步提升,因此,此项建议更改为“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公司胜任力中,企业专家认为“企业整体价值观”应属于员工必备知识,建议在“隐性胜任力”的“个性特征”中新增“善于团队合作”一项。根据以上意见,笔者将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胜任力的构成要素调整为以下35项(表3)。

表2 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胜任力构成要素专家意见

表3 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胜任力构成要素表

3 结语

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体育产业经营人员职业胜任力模型,为全面地评价体育产业经营人才提供理论依据。下一步将确定各个职业要素在模型中的权重,进一步为人员的胜任力进行客观评价提供参考。

[1]冯士博.浅谈体育人才的类型与结构[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2):59-61.

[2]陈要立.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8):129-133.

[3]马铁.我国发展体育经纪人的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2):2-7.

[4]贾鹏.成长期体育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40.

[5]梁强,赵伟.体育产业人才胜任力特征及其培养模式构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43-45.

[6]傅建源.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J].教育学术月刊,2011(8):92-94.

[7]Spencer J M,Spencer S M.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J].New York:John Wiley&Sons,Inc,1993

[8]彭春江,曹焕男,陈跃华.河北省体育产业现状及结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1):22-24.

猜你喜欢
胜任体育产业管理人员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