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实验诊断结果探讨

2013-11-02 03:44贾晓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抗人凝集素红细胞

贾晓伟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医院检验科,吉林 通榆 137200

55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实验诊断结果探讨

贾晓伟

吉林省通榆县第一医院检验科,吉林 通榆 137200

AIHA;实验诊断;分析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IHA)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后天获得性溶血性疾患。其特征为患者自身产生针对其个体细胞抗原的不完全抗体,这种抗体可吸附于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清中使红细胞破坏而溶血。近年来继发性AIHA发病率渐多。我院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共确诊AIHA55例,现就实验室资料作一总结分析。

1 一般资料

1.1 资料来源 选取本院就诊病人55例,其中住院患者16例,门诊患者39例;包括冷凝集素病3例(5.5%),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2例(3.6%)。

1.2 诊断标准

1.2.1 临床有明显AIHA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

1.2.2 实验室诊断依据:一般溶血检查证实有溶血的存在,如网织红细胞、黄疸指数、尿胆原,结果显示异常;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直接或间接阳性;冷凝集试验或冷溶血试验阳性或阴性。

1.3 结果分析

1.3.1 实验检查结果(表1、2) 实验室确定溶血类型要依据溶血象检查结果。而确认AIHA,免疫学检查是主要指标。从表1可知本组观察对象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均呈阳性反应。表2所示抗体凝集效价,以80~320者居多,36例(65%),伴有间接阳性者6例(10.9%)说明抗人球蛋白试验 (直接和间接法)是检测吸附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的较敏感方法。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大体可确定温抗体型AIHA。冷凝集试验则是判定冷凝集综合征等疾患的主要方法。本组有3例 (5.5%)寒抗体型AIHA被检出,其抗体凝集效价为1280~2560,而当一兰冷溶血检查则为阴性,故不支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其次,溶血检查有6例(10.9%)AIHA病人热溶血、酸溶血和糖水溶血试验为阳性反应,出现类似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改变。

表1 AIHA溶血像检查所见

1.3.2 临床主要表现 本组以中重度贫血、血疸、发热为常见症状;有出血倾向5例 (9%),血尿与酱油色尿各3例(5.5%)、5例(9%);2例(3.6%)出现皮疹;浮肿3例 (5.5%);半数病人伴有肝肿大,脾肿大占本组病例1/3,值得指出的是AIHA1/5伴有Hb尿的患者,贫血往往加重,溶血指征的改变亦十分明显。

表2 AIHA患者Coombs试验结果

2 讨论

抗人球蛋白试验作为一种免疫学检测手段,具有敏感、简便和快速等优点,是确定AIHA的主要实验方法,因此大部分患者可及时得以确诊。但近年亦发现有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 AIHA的。目前,应用同种玫瑰花结试验(HART)、补体结合抗体消耗试验和Polybrene试验可检出抗人球蛋白阴性的AIHA病人,而有人认为后二种试验方法更为敏感,可分别测出红细胞表面的8个和1个分子的抗体IgG,由此对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AIHA的病人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我们认为当患者有溶血征象,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并排出其他类型溶血性贫血者,应想到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AIHA的可能。在溶血检查中,应将PVP和Polybrene等试验作为筛选AIHA的实验方法,这样可使Coombs试验阴性的AIHA及时地得以检出。

在实验过程中,抗人球蛋白试剂的制备和使用,常影响到Coombs试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此我们体会有二点须加以注意:(1)抗血清使用前,要用A、B、O三型正常人红血球进行吸收,以排除特异性抗体成份。(2)将抗血清以1:10稀释后,经70℃水浴加温,一小时,去除异种凝集素,否则,实验会出现假阴、阳性,以致造成漏诊、误诊。

本组少数病人静脉抗凝血有发生自然凝集现象,一种情况是见于冷凝集素综合征,红血球遇冷后便自发凝集,故试验必须在37℃中进行。但据我们观察,个别自然凝集与温度无关,红血球经56℃灭活后于37℃中仍出现自然凝集反应。推测个别AIHA病人血清中凝集素属于一种完全性生理盐水凝集抗体,因而在等渗盐水溶液中使O型红细胞发生凝集,其详尽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关于DAT试验所用的正常对照红血球,我们主要取自血库新鲜血液或从献血员中直接采血。实验中发现4例正常对照红血球DAT试验阳性。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应警惕献血员中隐性AIHA发病者。

本组6例AIHA患者热溶血、酸溶血和糖水试验阳性,其中3例同时表现为全血红胞减少,1例骨髓检查证实为造血功能低下。我们考虑此类AIHA病人可能同时合并有PNH。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及冷凝集素综合征则为冷抗体型AIHA,临床较少见,本组检出5例。此型病人冷凝集试验与冷溶血试验呈阳性反应,而与温抗体型AIHA不同。

[1]全国临床检验操作第3版[Z].

[2]临床检验杂志,2011,(1).

R446.1

A

1007-8517(2013)11-0121-01

2013.03.19)

猜你喜欢
抗人凝集素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行业标准的研究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用于交叉配血的价值对比
大型真菌凝集素的结构、糖特异性以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鱼类凝集素概述
半乳糖凝集素-3与心力衰竭相关性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为什么血型不同就无法输血给对方?
观察微柱凝胶技术在临床配血标本检测及临床输血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