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止痒剂在肝病患者皮肤瘙痒中的临床应用

2013-11-08 05:38尚丽丹林惠明李保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18期
关键词:胆汁酸黄疸肝病

尚丽丹,林惠明,李 宁,谢 欢,李保森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非感染性肝病诊疗中心,北京,100039)

全身皮肤瘙痒是肝病黄疸患者常见的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睡眠障碍、抑郁甚至自杀倾向[1],临床上由此导致的严重睡眠障碍很多见,一般具有周期性,以傍晚及夜间较明显,可能是由于晚上迷走神经兴奋而加剧了瘙痒。治疗上常规采用保肝、退黄、对症等治疗,随着黄疸的消退,瘙痒大多会好转,但短期的止痒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科使用自制止痒剂来治疗肝病患者的皮肤瘙痒,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5月—2013年2月本科收治的各类肝病患者132例,其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衰竭39例,药物性肝病1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2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4例,酒精性肝病31例,年龄18~89岁,均伴皮肤瘙痒症状、无合并皮肤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实验组中,男 43例,女 23例,年龄(54.31±18.25)岁,瘙痒程度分别为轻度18例、中度31例、重度 17例,总胆红素为(229.45±94.15)μ mol/L,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为(0.72±0.21),总胆汁酸为(236.57±87.51)μ mol/L;对照组中,男 35例,女 31例,年龄(52.56±16.19)岁,瘙痒程度分别为轻度 21例、中度 30例、重度15例,总胆红素为(232.45±97.23)μ mol/L,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为(0.71±0.23),总胆汁酸为(228.46±82.69)μ mol/L。2组在年龄、性别、瘙痒程度、胆红素及总胆汁酸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瘙痒评价方法

瘙痒程度:无瘙痒为0分;偶有瘙痒、不影响正常生活为1分;阵发性瘙痒、时轻时重、影响睡眠为2分;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为3分。瘙痒发生频率:无瘙痒为0分;偶有瘙痒、每天1~2次为1分;短暂性瘙痒、每天3~5次为2分;频发性瘙痒、每天5次以上为3分。瘙痒持续时间:无瘙痒为0分;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30 min为1分;每次发作持续30~60 min为2分;每次发作持续>1 h为3分。继发皮损:无继发皮损为0分;皮肤干燥、脱屑为1分;皮肤有抓痕、血痂为2分;皮肤肥厚、粗糙、苔藓样变为3分。于治疗前评分并记录症状总积分。总症状积分≥3分者才能入选。根据总症状积分进行瘙痒分度,3~6分为轻度瘙痒、7~9分为中度瘙痒、10~12分为重度瘙痒[2]。

1.3 方 法

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保肝、退黄、对症支持治疗,均给予相同的一般护理:指导患者尽量避免搔抓,瘙痒难忍时,用指腹按摩或拍打,注意剪短指甲并保持圆滑。衣服宜宽大、松软,穿着纯棉质地的内衣。每周洗澡1~2次即可,不使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或摩擦过多,水温以35~37℃为宜,过热虽当时瘙痒减轻,但之后会加剧瘙痒。饮食宜清淡,忌过多食用辛辣鱼腥酒类等[3]。自制止痒剂药物组成:75%酒精、甘油、蒸馏水按1∶1∶1比例配制。实验组: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每日于午饭后、睡前使用自制止痒剂涂抹瘙痒部位,瘙痒难忍时增加涂抹1~2次。对照组: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每日于午饭后、睡前使用炉甘石涂抹瘙痒部位,瘙痒难忍时增加涂抹1~2次。

1.4 疗效评定标准

于治疗3 d后再次根据瘙痒评价方法评分,临床疗效评价依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SSRI=(入组时总症状积分-治疗后总症状积分)/入组时总症状积分×100%。有效:20%≤SSRI变化率≤100%。无效:SSRI变化率<2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率的差异用R×C的Pearson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表1显示,实验组有效率为63.6%,对照组有效率为4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2种疗法改善不同程度瘙痒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慢性肝病患者胆红素、胆汁酸升高的同时伴有瘙痒症状,可能与年龄、季节、地域等有关,但肝病患者的瘙痒与黄疸先后或同时出现,长期以来认为是血清胆汁酸沉积与皮肤有关[4-6],且总胆汁酸比黄疸更加灵敏,这一指标升高可先于黄疸而出现皮肤瘙痒症状。皮肤瘙痒虽然与病情程度、预后无直接关系,但会引起舒适度改变,如果因剧烈瘙痒使患者搔抓皮肤导致破损,还可能合并感染,甚至诱发全身感染,导致延长病程、加重病情等。虽然国内外文献[7-9]报道治疗瘙痒的方法不少,但因本科收治的均为肝病患者,包括药物性肝损害的患者,故口服药物及使用的中药洗剂都应更加慎重,避免加重肝脏损害程度。临床上既往应用炉甘石洗剂外涂,虽然具有一定的有效率,但通过临床观察,对中、重度瘙痒效果欠佳,而且使用后会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白色的药物残留。自制止痒剂中,甘油具有长效锁水、滋润皮肤的作用,酒精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能刺激皮肤内神经末梢传递冷感而掩盖痒感[10-11],但因其具有刺激性,不适用于皮肤破损部位,且酒精过敏者禁用。该制剂药物成分简单、易取材、价格低廉,且方法简便、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不过,此方法虽然临床证实有效,但仍存在着以下困惑:瘙痒评价体系主观性强,目前缺乏客观评价指标,且该方法仅在由黄疸、总胆汁酸升高原因造成的瘙痒进行了临床应用,其能否对其他原因如尿毒症、皮肤病等造成的瘙痒有效,还需在临床进一步应用与观察[12]。

[1]吴孟超,李梦东.实用肝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69.

[2]潘炜华,许爱娥,段逸群,等.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4):232.

[3]王维,饶云鹤.皮肤瘙痒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7):183.

[4]梁扩寰,李绍白.肝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3.

[5]高佩兰.肝病患者皮肤瘙痒原因及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2,11(18):40.

[6]刘西忠,金庆香,姚桂芳.肝病并皮肤瘙痒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19(5):317.

[7]Bolier A R,Peri S,Oude Elferink R P,et al.T he challenge of cholestatic pruritus[J].Acta Gastroenterol Belg,2012,75(4):399.

[8]Huesmann M,Huesmann T,Osada N,et al.Cholestatic pruritu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response[J].J Dtsch Dermatol Ges,2013,11(2):158.

[9]文传兵,刘慧.痒的发生机制与治疗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1):83.

[10]程雪花.中药熏洗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J].上海护理,2011,11(2):51.

[11]吴欣,马雄.舍曲林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致皮肤瘙痒疗效观察[J].肝脏,2012,17(1):64.

[12]刘晓娟.肝病皮肤瘙痒症拔罐治疗4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5):41.

猜你喜欢
胆汁酸黄疸肝病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鲁晓岚:黄疸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总胆汁酸高是肝脏出问题了吗?
手术后黄疸的病因诊断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新生儿黄疸护理观察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