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专业俄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2013-11-20 11:34
关键词:俄语阅读课受试者

郭 靖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0 引言

专业俄语阅读(又称泛读)教学的目的、任务、方法和内容始终是俄语教师、教学法专家一直关注的问题。人们对阅读的研究由来已久,直到20世纪初阅读教学才逐步成为阅读研究的重点,至今已经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虽然阅读教学的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有应用研究、实验研究成果问世,但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以传授语言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方法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在高校俄语专业阅读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提高俄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希望此次调查研究能够反映一些问题,对专业俄语阅读教学有一定启示。

1 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项调查研究的内容是黑龙江省高校专业俄语阅读的课堂教学情况。对××大学俄语系本科二、三、四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俄语阅读课的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210份问卷,收回203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问卷形式主要采取四点式量表型计分方式,受试以其实际情况在“非常愿意”到“不愿意”“经常”到“根本不”各个选项中勾选,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有有效问卷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效度结果分析表明,Alpha达到0.795(见表1),表示信度可行。

表1 信度值 Reliability Statistics

2 调查结果与统计分析

2.1 因素分析

首先进行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见表2)。结果发现KMO检验值为0.678,按Kaiser给出的常用KMO度量标准,大于0.50,说明该数据可作因子分析。巴特莱特球形检验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1%。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是适宜作因子分析。

因此,笔者在限定因素层面上,限定为四个因素,以主成

表2 KMO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 KMO and Bartlett’s Test

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并配合斜交转轴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见表3)。问卷包括四个维度,并根据各因子内项目的含义,因子命名如下:

因素1:t1、t2、t3,主观情感因素。

因素2:t6、t7、t13,客观情感因素。

因素3:t10、t12、t15、t16、t19,主题情景因素。

因此笔者得出,高校俄语专业阅读课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四方面:主观情感因素、客观情感因素、主题情景因素及阅读目的因素。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

续表

Component1234a23课后,你是否自我评价对文章的理解程度.754a24在细读文章之前,你是否会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大意.612a8在阅读课前,你是否会查阅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605a22课后,你是否会总结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492

Extraction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otation Method: Varimax with Kaiser Normalization.

2.2 统计分析

2.2.1 主观情感因素

主观情感因素即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动机、兴趣、情绪、情感和意志等。俄罗斯学者斯卡尔金(В.Л.Скалкин)指出:具有外语语言能力是学习者高强度的活动,保证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应有的水平上的因素之一是动机,动机能够使学习者经常保持对掌握外语过程本身的兴趣(李国辰2010:160)。因此,主观情感因素体现着学生对阅读课的接受情况,直接影响阅读课的教学效率。这一因素包含题1、题2、题3,描述统计分析后我们看到:学生对待阅读课大多呈现愿意的态度,但愿意程度随兴趣到意志力逐渐降低,对阅读感兴趣137人占68.5%,有这个动机和意志力参与课堂活动的降为123人,占61.5%。这说明学生的情感意志水平发展不一致,课上依赖教师的讲解,课堂活动及师生互动环节薄弱。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并强化和促进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及意志的成熟(李国晨2010:160)。

2.2.2 客观情感因素

客观情感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预习情况,包含着一定的智力因素,即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背景知识决定着他的预习时间、预习程度及预习效果。这一因素包含题6、题7、题13,描述统计分析后我们看到: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做到课前预习,但不经常预习和根本不预习的百分比占到37.5%,说明我们还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主体性体现在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成为知识、技能主人的心理过程(李国辰2010:156)。学生课前应自觉预习当课学习内容,通过13题我们看出,学生过分依赖字典和教师,阅读时不停地查生词、翻字典,这不仅影响阅读速度,更体现着阅读策略意识的缺乏。这导致在阅读中,重发音、重词汇,而不重视篇章意义和深层次的理解;重单句、重语法分析,而忽视篇章的交际功能与意图。因此导致无论是默读还是出声朗读,通读篇章之后,学生会过多地注意语言知识的本身,而不知篇章所云。教师也多采用“精读”而轻视“泛读”的阅读教学模式。

2.2.3 主题情景因素

主题情景因素包括图式理论在俄语阅读中的应用和阅读策略问题,同时映射出主题情景教学的重要性。在利用背景知识方面,出国留学的百分比为22.7%,而无出国经历的百分比为10.7%,这说明有过出国经历的学生背景知识和国情情感高于没出国留学的学生,在运用背景图式理解阅读内容时,能更加快速、准确地判断阅读内容。四级水平受试者在语篇内容情景化方面能够达到51.0%,八级水平受试者则能达到82.4%,而没有通过任何等级考试的受试者能够达到情景化的百分比为47.1%,这说明俄语水平直接影响受试者对语篇内容的理解方式,忽视内容图式及结构图式,这导致很难构建篇章框架,不能快速地提取大量有效信息。

2.2.4 阅读目的因素

阅读目的因素包含题8、题22、题23、题24,描述统计分析后我们发现,受试者在查阅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方面普遍偏弱,81.5%不经常查阅;在文章理解上61.5%的受试者不经常进行自我评价,不理解篇章结构和意义,主要由于阅读目的不明确。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阅读目的意识,通常注重词汇语法形式,而忽视了阅读给予我们的收获。

3 研究总结

教师经常走入一个误区和极端,认为阅读教学只是为了提高口笔语的教学,然而恰恰阅读教学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标。通过以上分析,高校专业俄语阅读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法建议:

3.1 提高学生的俄语阅读兴趣,培养俄语阅读意识

俄语阅读意识的培养要基于俄语阅读兴趣的培养。课堂上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的环节;提前布置学习者查阅文章相关主题的任务;阅读俄文小说、杂志和书籍能够有效地提高俄语阅读兴趣,学习者在阅读中了解了更多的俄罗斯文化,储备丰富的背景知识,有利于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

3.2 听、说、读、写四项言语技能的综合培养

听和读是言语理解过程,说和写是言语生成过程。听和读作为一种输入性的言语活动,是一个积极的接受信息及信息加工的过程。因此,阅读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更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可以说,阅读是外语学习者的“营养液”,它会使“说”“写”充实而正确,使“听”省力而快捷,是听、说、写能力的基础。(李国辰,2004:266)反之,其他三项言语技能对“读”也提供了高效的保障,如:听俄语材料可以获取大量的背景知识,累积词汇;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总结或转述俄文材料;书写日记、仿写例文,等等。

3.3 注重背景知识在俄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

对俄语学习者而言,俄语阅读是一种跨文化交际,丰富的背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奥苏泊尔和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先前的学习,学习者只有把新材料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并与其他观念产生联系,意义才能产生。因此,意义不能直接交给学生,而要由学生自己去建构。俄语学习者要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利用背景知识图式的指导作用和组织作用,把新信息和放在长时记忆的已知信息整合起来。

为完善高校专业俄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俄语阅读水平,笔者从问卷调查研究入手,结合引言中高校俄语专业阅读课的现存问题,运用统计学理论总结出了主观情感、客观情感、主题情景及阅读目的四类阅读因素对阅读效率的制约作用。该调查研究尽量做到了数据完整、科学统计和客观分析。虽然本次调查范围狭小有限,但是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专业俄语阅读教学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李国辰.怎样学习外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李国辰.俄语教学过程优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俄语阅读课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基于3D虚拟情境的俄语视听说教学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