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0例不孕不育及发育异常患者R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2013-12-03 10:55梁颖李艳王亚柱王萍萍王玥魏鑫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易位核型遗传学

梁颖,李艳,王亚柱,王萍萍,王玥,魏鑫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沈阳 110001)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重要载体。染色体的畸变可以导致基因群的增减或位置的变化,扰乱遗传物质和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平衡,使细胞遗传功能受到影响而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损害。本研究通过研究2 160例不孕不育及发育异常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及其比例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旨在探讨该类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机制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至2013年因不孕、习惯性流产、原发性及继发性闭经、胚胎停育、生育畸形儿、身体发育异常及精液检查异常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患者2 160例。其中,男1 159人,女943人。年龄0~50岁,平均年龄29岁。

1.2 方法

抽取患者静脉血5~10 mL,常规进行淋巴细胞培养68~72 h,收获前2.5 h加入秋水仙素,使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再经过低渗、固定等处理后,进行R显带,吉姆萨染色后核型分析。在镜下观察并分析20个分裂相细胞的核型,对异常核型分析10个分裂相。

2 结果

检测的2 160例患者中,染色体异常456例,异常率为21.1%。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均有涉及。常染色体异常134例,占总异常的29.39%,以21三体、随体异常及平衡易位为主。性染色体异常322例,占总异常的70.61%,以两性畸形、Y基因异常、Klinefelter及Turner综合征为主。见表1。

表1 456例异常染色体核型统计表Tab.1 456 cases of abnormal karyotype statistics

续表1

456例染色体异常患者中,以习惯性流产,死胎及发育异常为主,分别占26.75%、24.78%、22.59%。见表2。

表2 染色体异常患者临床表现中各类型异常的比例Tab.2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variousclinical manifestations

3 讨论

人类的体细胞由22对常染色体与1对性染色体X、Y组成。这23对染色体上携带了人体全部的遗传密码,发生畸变会导致遗传密码的丢失和错构,是导致临床常见的男女不孕不育及身体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本研究中,常染色体异常主要为平衡易位、罗伯逊易位、倒位、三体及随体异常等。平衡易位携带者虽无遗传物质丢失且表型正常,但在配子成熟过程中与正常配子形成18种合子,仅1种正常,1种为平衡易位携带者,其余16种均为部分单体或三体[1]。我院就诊患者多因习惯性流产行染色体检查而被检出,虽然未能收集分析其亲代染色体,但目前已有极为罕见的平衡易位家系报道[2]。此类患者需行孕中期产前诊断,亦可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体外受精,但获得正常胚胎的可能性极小,很可能无可供移植的正常胚胎。如果仅男方易位,可建议供精人工授精;仅女方易位,可建议行赠卵方案的体外受精。

罗伯逊易位分为同源异位及非同源易位,同源染色体的罗伯逊易位,因只能产生3体或单体胚胎,致100%流产或产生易位型3体儿,应劝绝育。非同源染色体的罗伯逊易位,可导致1/6正常,1/6易位携带者,其余为3体或单体,应行孕中期产前诊断。现有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体外受精帮助获得正常胎儿。

本研究中的倒位均为臂间倒位,临床以9号染色体倒位多见,其遗传效应主要决定于重复和缺失片段的长短及其所含基因的致死效应。倒位片段越短,则其重复和缺失的部分越长,形成配子和合子正常发育的可能性越小,引起流产、不孕不育的危险性越高[3]。本研究发现的4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为偶见病例,目前尚未见报道。其机制可能为染色体倒位重接后破坏固定基因的稳定性或调控稳定性,导致遗传不稳定性,引起流产。

随体的多态性改变与不孕不育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其短臂上的核仁组织区分于间期核仁的形成并含有多拷贝的核糖体RNA基因,由于rRNA基因的增多使染色体结构功能发生改变,引起随体区联合,导致染色体不分离及重排、进而导致胚胎发生染色体非整倍体变异或减数分裂中异常配子的产生,从而引起早期胚胎的发育异常,引发自然流产或不良孕产史[4]。

性染色体X和Y,携带大量决定人类性别及相关器官的基因密码,其增加、缺失及部分丢失等异常会导致男女不孕不育及身体发育异常。本研究中检测出性染色体异常322例,占总异常的70.61%。

Turner综合征又称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典型核型为 45,X,嵌合型为 45,X/46,XX;45,X/47,XXX;46,X,i(Xq)。发病机制主要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X染色体不分离,因缺失决定卵巢发育及功能的关键区域Xq13⁃22和Xq22⁃26而影响了女性性腺发育。本研究中所见病例多因身材矮小、幼稚子宫、外阴发育不良、原发闭经而就诊。此类患者若能在早期发现,可采取激素治疗,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提高生活质量,但一般不能生育[5]。

克氏征(Klinefelter)又称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核型为47,XXY;48,XXXY。嵌合型为46,XY/47,XXY。其发病机制为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不分离所致。由于多1条X染色体,导致睾丸曲细精管玻璃样变性,睾丸萎缩和生精障碍;也可能由于X染色体上具有未被发现的某种因子,影响睾丸曲细精管上皮的生精功能[6]。本研究中58例患者均有乳房发育、雄激素低下等症状,因此建议在治疗不育、多毛和泌乳素增高的患者同时做染色体检查。

Sandberg综合征(XYY综合征)与Superfemale(超雌)的发病机制均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不分离所致。本研究中发现1例Sandberg综合征为嵌合型患者,身材高大、皮肤粗糙、声音异常,因其爱人流产5次来诊。超雌患者可有正常月经周期,但可能月经延后或过早卵巢衰竭,可有生育能力,但流产比例高。2/3患者智力低下,易患精神病。因此建议临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以免漏诊、误诊。且建议不孕不育患者应夫妻双方同时做染色体检查。

Y染色体的多态性与不孕不育的关系也是临床上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7]。Y染色体长臂远端异染色质特有串联重复序列DNA的改变就构成了Y染色体特有的遗传多态现象[8],表现为大Y≥18、小Y≤21。大Y时,Y染色体特有的串联重复序列DYZ1过多的重复可能影响减数分裂时X⁃Y配对联会,或因位置效应抑制精子生成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少、弱精及生殖异常[4]。而在小Y的研究中,多数学者通过分子缺失分析将q11分为3个区间,分别 为 AZFa、AZFb、AZFc(部分学者认为还有AZFd)。Y染色体远端缺失(涉及AZFb远端和AZFc)可残留岛状的生精正常区域[9]。Y染色体的近端缺失(涉及AZFa和AZFb)表现以唯支持细胞综合症为主的严重生精障碍。因此AZFc区缺失患者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人为传给下一代的可能性增大[10]。此外,Y染色体微缺失的男性不育患者接受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辅助治疗时,可将缺失片段遗传给男性后代,引起男性后代生育力降低,甚至不育。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并提供遗传咨询,为临床是否行植入前遗传学诊断选择女性胚胎进行移植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11]。

随着细胞遗传学技术的不断进展,已发现染色体异常与不孕、不育及死胎及畸形儿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异常核型发生机制的研究,可以指导临床诊断并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治疗,控制及减少遗传病的发生,避免患者因不明病因盲目治疗而产生不必要的伤害、痛苦及风险。

[1]张明,孟和,宝力高.呼和浩特地区660例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9):45-46.

[2]吴行飞,赵岚,崔天盆.一家两代三例相同染色体平衡易位的遗传学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3):55-56.

[3]潘倩莹,孙筱放,孔舒,等.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与流产、不孕不育关系的探讨[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6,23(1):123-124.

[4]张颖,朱海燕,吴星,等.染色体多态性与不孕不育及自然流产关系的探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11):28-29.

[5]王明泉,庄建良,许荣誉,等.泉州地区原发闭经不孕患者染色体异常细胞遗传学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4):41-42.

[6]张璘,张晓红,任梅宏,等.1 624例不孕不育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184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8(27):607-611.

[7]张明,孟和,宝力高,等.大Y染色体对男性生育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3,21(4):61-68.

[8]吕军华.40例男性性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6,23(6):703-704.

[9]Mittal RD,Singh G,Srivastava A,et al.Y Chromosome microdele⁃tionsin idiopathiCINfertility from Northern India[J].Ann Genet,2004,47(4):331-337.

[10]姜碧.266例男性原发不孕患者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微缺失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3):36-38.

[11]卓胜楠,张伟伟,张帅,等.男性不育与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关系探讨[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3,32(3):166-168.

猜你喜欢
易位核型遗传学
平衡易位携带者61个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周期的结局分析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表现遗传学解释女性生育力研究方面重大发现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染色体异常核型图像库在染色体核型分析室间质评中的应用
从“梅普组合”到“普梅易位”的俄式政治结构
“普梅易位”以来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