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肺饮治疗间质性肺炎

2014-01-17 02:53李玉安武生梅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间质性清肺肺纤维化

李玉安,武生梅

(1.张家口市赤城县中医院,河北张家口075500;2.张家口市赤城县人民医院,河北张家口075500)

间质性肺炎又称纤维性肺泡炎、肺纤维化,以特发性、进展性肺实质纤维化和通气受限为其特征,发病机制复杂,与病毒微生物感染、粉尘吸入、有害气体吸入刺激等有关,最终导致肺纤维化,临床治疗较为困难,预后较差[1]。该病属中医“肺痹、肺痿”范畴,多为本虚标实证,病机属肺肾两虚,痰热、瘀血互结,治疗时宜采用补益肺肾、活血通络、化痰清热等方法。笔者采用自拟清肺饮治疗间质性肺炎,临床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间质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76例中男65例,女11例;年龄22~65岁,平均(41.6±8.7)岁;病程1~8年,平均(3.9±1.5)年。中医辨证:风燥型8例,痰热型25例,瘀阻型23例,肺肾两虚型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特发性间质(纤维)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2],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呼吸困难、胸闷、乏力、自汗、盗汗、肺部湿罗音等,肺部X线片显示有弥漫性网状或斑状改变,肺功能提示限制性或弥散性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肺组织活检提示有间质性改变。2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辨证分型、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头孢西丁钠静脉滴注,2.0 g/次,2 次/d;地塞米松0.5~1 mg/(kg·d)静脉滴注,用药3 d后逐步减量,7 d后停药;并辅以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肺饮进行治疗,组方:炙麻黄10 g,杏仁10 g,黄芩 15 g,瓜蒌 30 g,芦根 20 g,赤芍 10 g,地龙10 g,半夏 10 g,浙贝母 10 g,甘草 6 g,水煎至 200 mL,分2次早晚温服。病初干咳较甚者可酌加桑叶、沙参、百部等疏风、润燥止咳;咯吐脓痰者可配桑白皮、鱼腥草清肺化痰排脓;自汗、盗汗者配麻黄根、浮小麦等收敛止汗;肺气虚久咳者须与补肺气之人参、黄芪配伍;喘息不得卧,活动后尤甚,加蛤蚧、紫河车等补肾纳气平喘。2组患者治疗后进行肺功能测定,用药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3]。显效: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肺部罗音消失,X线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有效: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肺部罗音消失,X线检查有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接近正常;无效:患者病情无明显变化或进一步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本组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 治疗组治疗后的FVC1,PEFR,25%FRF,50%FRF,75%FRF 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n=38)

2.2 2组治疗10 d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8.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10 d后疗效比较(n=38)例(%)

3 结语

在临床上,确诊为间质性肺炎病例多为中晚期,均有不同程度的间质纤维化改变,临床治疗效果也较差[4-5]。研究[6-7]表明,间质性肺炎存在机体凝血异常的改变,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过程中,氧化应激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体内活性氧生成明显增多,进而导致机体生物膜系统损坏,细胞内氧化磷酸化障碍,促进了间质纤维化的发展。治疗多采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

间质性肺炎中医辨证属“咳嗽”“肺痿”“喘证”“肺胀”等范畴,临床以肺肾两虚、气滞血瘀、痰热蕴结为主证,治疗以补肺益肾、活血清热化痰为主,标本兼治[8]。中医学认为“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由此可见,疾病的发生与其先天的禀赋相关,加之外邪侵袭,使其体内气血运行失其所长而出现气滞血瘀、脉络不通,而发生此病,所以运用补气活血、益气养阴治疗本病,可以从根本上疏通经络,防止和降低肺纤维化的发生[4,9]。

[1]沈越.中药治疗44例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6):79-8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现代实用医学,2003,25(2):129-130.

[3]陈佑邦.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4]赵磊,毕丽鑫,王辉.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6):65.

[5]李振华.弥漫性间质性肿瘤病急性加重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4):245-246.

[6]戈艳蕾,李繁丽,喻昌利,等.γ-干扰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1):47-48,50.

[7]张婉,李繁丽,戈艳蕾,等.低分子肝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间质性肺炎患者疗效观察[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2):201-202.

[8]孙妍.中药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161,33.

[9]赵勤萍.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治探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1):34-35.

猜你喜欢
间质性清肺肺纤维化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思考
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的临床特点
清肺排毒汤为什么要配大米汤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冬清肺火用橄榄
间质性肺炎不可逆转吗?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医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138例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