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014-01-21 19:18陈颖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能化成个角拍球

陈颖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精神状态下发挥能动性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主要场所,课堂氛围是否有利于教学活动进行,对于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数学课教师的一项首要任务。教师应尽最大努力精心设计悬念,营造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如在“求平均数”一课刚开始,老师便出乎意料地向全班提出:“咱们分两组来做拍球比赛好吗?”学生自然喜出望外。“怎么比?”眼看让每个人拍球时间来不及,大家提议“选代表”,于是每组派四人,并根据每一位代表的拍球个数当场作了统计。不一会儿,甲组发现本组拍球总数超过乙组,高兴地欢呼起来。而此时,老师自告奋勇也要参加比赛,并把她的拍球数加入乙组中(老师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老师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位学生,顿时乙组的总数明显增多。甲组学生很不服气,喊道:“这不公平。”(甲组4人,乙组5人)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呢?有人说:“甲组再加一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孩子站起来,显得很激动,用手比划着说: “把每组拍球的个数匀乎匀乎。”(老师的激情带动了学生的激情,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这一“匀乎”,表明学生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入了 “求平均数”,随即与大家共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会主动思考问题,深入钻研解决问题的方法。赞可夫曾说: “智力活动应当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学生不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的主观积极性就产生了。

二、鼓励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至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任何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吗?让学生边动手做,边思考。拿出12cm、9cm、8cm长的三根小棍,要学生在桌上摆出三角形,学生轻松地就摆出一个三角形。又让学生拿出12cm、6cm、4cm长的三根小棍摆三角形,结果学生摆不出来。学生觉得很意外,提出疑问:“同样都是三条边,为什么后三根小棍就摆不出三角形呢?”学生们通过比较小棒的长短并进行交流,最后发现: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这正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特性。这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完成的,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作为一个知识点,学生也就不会轻易忘记,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课堂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敢提问题、想提问题,并对已有的命题敢于质疑,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让学生学会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生通过思考对问题有所认识,能够理清问题的脉络,也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门路,并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三、引导优化认知结构,增强分析与概括能力

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包括已掌握的知识,也包括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教师要根据认知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成为学习新知中可利用的认知条件。学生只有主动投入对问题的探究之中,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为此,教师应适时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形成探究学习的能力。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随机说一个分数,教师立刻判断它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便十分惊奇:老师是怎样看出来的?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而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是否有规律可循?教师启发设问,引导学生考虑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让学生观察像4/25和4/15,分子相同,但4/25能化成有限小数,而4/15却不能,说明规律在分母中。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认为分母是合数,但发现4/21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认为分母是偶数,但发现4/25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在纷乱的争论中教师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启发学生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在互相交流后,发现特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师再出示9/45和5/45,问:为什么分母同是45,化成的小数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学生的兴奋点立刻转移到教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成为自发求知的需求,在分析中,学生自己认识到还得补充一个前提——最简分数。学生主动深入探究,并从相互联系中概括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不仅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深化,而且还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

四、激发想象,培养自主延伸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因此,教学时要善于创设一种按常规、具有创新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策略开放、结论开放的广阔空间里自由飞翔,大胆想象,奋力创新。

如把一张长方形硬纸平均分成15个小正方形(如下图), 让学生试着把它剪成3份,每份有5个小正方形,折成3个没有盖的正方体纸盒。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剪、折。有的一次不成功,再来一次;有的成功了还想剪出新的花样。

又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这样一次活动:学习了本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请同学们用手中的3根小棒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角。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本领,摆出以下几种:

生1:2个角。()

生2:3个角。()

生3:3个角。()

生4:5个角。()

生5:9个角。()

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表现,并使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快乐,萌发创新意识。总之,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就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宽松、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接受和认知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交流,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使创造能力得以迅速发展。

(责编 罗 艳)endprint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精神状态下发挥能动性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主要场所,课堂氛围是否有利于教学活动进行,对于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数学课教师的一项首要任务。教师应尽最大努力精心设计悬念,营造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如在“求平均数”一课刚开始,老师便出乎意料地向全班提出:“咱们分两组来做拍球比赛好吗?”学生自然喜出望外。“怎么比?”眼看让每个人拍球时间来不及,大家提议“选代表”,于是每组派四人,并根据每一位代表的拍球个数当场作了统计。不一会儿,甲组发现本组拍球总数超过乙组,高兴地欢呼起来。而此时,老师自告奋勇也要参加比赛,并把她的拍球数加入乙组中(老师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老师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位学生,顿时乙组的总数明显增多。甲组学生很不服气,喊道:“这不公平。”(甲组4人,乙组5人)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呢?有人说:“甲组再加一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孩子站起来,显得很激动,用手比划着说: “把每组拍球的个数匀乎匀乎。”(老师的激情带动了学生的激情,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这一“匀乎”,表明学生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入了 “求平均数”,随即与大家共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会主动思考问题,深入钻研解决问题的方法。赞可夫曾说: “智力活动应当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学生不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的主观积极性就产生了。

二、鼓励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至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任何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吗?让学生边动手做,边思考。拿出12cm、9cm、8cm长的三根小棍,要学生在桌上摆出三角形,学生轻松地就摆出一个三角形。又让学生拿出12cm、6cm、4cm长的三根小棍摆三角形,结果学生摆不出来。学生觉得很意外,提出疑问:“同样都是三条边,为什么后三根小棍就摆不出三角形呢?”学生们通过比较小棒的长短并进行交流,最后发现: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这正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特性。这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完成的,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作为一个知识点,学生也就不会轻易忘记,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课堂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敢提问题、想提问题,并对已有的命题敢于质疑,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让学生学会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生通过思考对问题有所认识,能够理清问题的脉络,也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门路,并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三、引导优化认知结构,增强分析与概括能力

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包括已掌握的知识,也包括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教师要根据认知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成为学习新知中可利用的认知条件。学生只有主动投入对问题的探究之中,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为此,教师应适时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形成探究学习的能力。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随机说一个分数,教师立刻判断它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便十分惊奇:老师是怎样看出来的?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而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是否有规律可循?教师启发设问,引导学生考虑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让学生观察像4/25和4/15,分子相同,但4/25能化成有限小数,而4/15却不能,说明规律在分母中。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认为分母是合数,但发现4/21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认为分母是偶数,但发现4/25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在纷乱的争论中教师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启发学生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在互相交流后,发现特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师再出示9/45和5/45,问:为什么分母同是45,化成的小数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学生的兴奋点立刻转移到教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成为自发求知的需求,在分析中,学生自己认识到还得补充一个前提——最简分数。学生主动深入探究,并从相互联系中概括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不仅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深化,而且还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

四、激发想象,培养自主延伸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因此,教学时要善于创设一种按常规、具有创新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策略开放、结论开放的广阔空间里自由飞翔,大胆想象,奋力创新。

如把一张长方形硬纸平均分成15个小正方形(如下图), 让学生试着把它剪成3份,每份有5个小正方形,折成3个没有盖的正方体纸盒。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剪、折。有的一次不成功,再来一次;有的成功了还想剪出新的花样。

又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这样一次活动:学习了本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请同学们用手中的3根小棒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角。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本领,摆出以下几种:

生1:2个角。()

生2:3个角。()

生3:3个角。()

生4:5个角。()

生5:9个角。()

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表现,并使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快乐,萌发创新意识。总之,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就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宽松、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接受和认知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交流,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使创造能力得以迅速发展。

(责编 罗 艳)endprint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精神状态下发挥能动性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教与学双向交流的主要场所,课堂氛围是否有利于教学活动进行,对于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数学课教师的一项首要任务。教师应尽最大努力精心设计悬念,营造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如在“求平均数”一课刚开始,老师便出乎意料地向全班提出:“咱们分两组来做拍球比赛好吗?”学生自然喜出望外。“怎么比?”眼看让每个人拍球时间来不及,大家提议“选代表”,于是每组派四人,并根据每一位代表的拍球个数当场作了统计。不一会儿,甲组发现本组拍球总数超过乙组,高兴地欢呼起来。而此时,老师自告奋勇也要参加比赛,并把她的拍球数加入乙组中(老师成为学生中的一员,老师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位学生,顿时乙组的总数明显增多。甲组学生很不服气,喊道:“这不公平。”(甲组4人,乙组5人)那么,怎样才能公平呢?有人说:“甲组再加一人。”如果不允许加人呢?矛盾激化了,有个孩子站起来,显得很激动,用手比划着说: “把每组拍球的个数匀乎匀乎。”(老师的激情带动了学生的激情,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这一“匀乎”,表明学生已从实际问题的困惑中产生了“求平均数”的迫切需求,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入了 “求平均数”,随即与大家共同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会主动思考问题,深入钻研解决问题的方法。赞可夫曾说: “智力活动应当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学生不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的主观积极性就产生了。

二、鼓励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至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首先提出一个问题:任何三条线段都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吗?让学生边动手做,边思考。拿出12cm、9cm、8cm长的三根小棍,要学生在桌上摆出三角形,学生轻松地就摆出一个三角形。又让学生拿出12cm、6cm、4cm长的三根小棍摆三角形,结果学生摆不出来。学生觉得很意外,提出疑问:“同样都是三条边,为什么后三根小棍就摆不出三角形呢?”学生们通过比较小棒的长短并进行交流,最后发现: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要大于第三边。这正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特性。这是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完成的,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作为一个知识点,学生也就不会轻易忘记,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课堂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敢提问题、想提问题,并对已有的命题敢于质疑,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让学生学会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生通过思考对问题有所认识,能够理清问题的脉络,也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门路,并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三、引导优化认知结构,增强分析与概括能力

学生的认知结构既包括已掌握的知识,也包括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一些经验。教师要根据认知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成为学习新知中可利用的认知条件。学生只有主动投入对问题的探究之中,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

为此,教师应适时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探究、归纳、总结,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方向,形成探究学习的能力。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随机说一个分数,教师立刻判断它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便十分惊奇:老师是怎样看出来的?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而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是否有规律可循?教师启发设问,引导学生考虑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让学生观察像4/25和4/15,分子相同,但4/25能化成有限小数,而4/15却不能,说明规律在分母中。接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认为分母是合数,但发现4/21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认为分母是偶数,但发现4/25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在纷乱的争论中教师适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启发学生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在互相交流后,发现特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师再出示9/45和5/45,问:为什么分母同是45,化成的小数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学生的兴奋点立刻转移到教师提供的新知背景中。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成为自发求知的需求,在分析中,学生自己认识到还得补充一个前提——最简分数。学生主动深入探究,并从相互联系中概括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不仅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深化,而且还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

四、激发想象,培养自主延伸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想象力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创造力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把新旧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想象展开翅膀。因此,教学时要善于创设一种按常规、具有创新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策略开放、结论开放的广阔空间里自由飞翔,大胆想象,奋力创新。

如把一张长方形硬纸平均分成15个小正方形(如下图), 让学生试着把它剪成3份,每份有5个小正方形,折成3个没有盖的正方体纸盒。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剪、折。有的一次不成功,再来一次;有的成功了还想剪出新的花样。

又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这样一次活动:学习了本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请同学们用手中的3根小棒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角。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本领,摆出以下几种:

生1:2个角。()

生2:3个角。()

生3:3个角。()

生4:5个角。()

生5:9个角。()

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表现,并使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快乐,萌发创新意识。总之,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就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宽松、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接受和认知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交流,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使创造能力得以迅速发展。

(责编 罗 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能化成个角拍球
和爸爸一起锻炼
多种方法数角
一次“错误”引发的思考
数一数一共多少个角
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认识平面图形
拍球游戏
神奇的循环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