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人的主要文化心理来看“すみません”

2014-02-05 11:55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人情民族意识

黄 妍



从日本人的主要文化心理来看“すみません”

黄 妍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日本人的“和”、“義理人情”、“内外”意識是日本社会人与人关系中存在的特有的文化心理。日本民族语言思维的形成,是受其文化心理意识影响的。“すみません”一词是日本人广泛使用的寒暄语之一,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すみません”除了表示“道歉”之外,还有“感谢”、“请求”、“唤起注意”等意思,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通过日本人的这三种社会民族文化心理,全面、客观地分析“すみません”的各种表现形式。

すみません;文化心理;和;義理人情;内外

一、关于“すみません”

日本语言学家森田良行在《日语的视点》中指出: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离开文化视点考虑语言就无法看到真正的语言。“すみません”一词是日本人广泛使用的寒暄语之一,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查阅《广辞苑》、《例解新国語辞典》、《語源由来辞典》三本词典,可以得知“すみません” 除了表示“道歉”之外,还有“感谢”、“请求”、“唤起注意”等意思。日本人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不厌其烦的在最大限度地使用“すみません”。我们可以举个常用的例子来说明:

レストランで(餐厅里)

李: すみません。(你好。)

店員:いらっしゃいませ。何名様でいらっしゃいますか。(欢迎光临,请问几位。)

李:2人と子供ね。(两个大人和一个孩子。)

店員:すみません、只今、満席となっておりますが、間もなく空くかと思いますので。(非常抱歉,现在座位都满了。不过应该很快就会空出来的。)

李:じゃあ、待ちます。(那就等下吧)

店員:すみません、少々お待ちくださいませ。(很抱歉,请您稍等)

李:すみません、お手洗いはどこでしょうか。(对不起,洗手间在哪里?)

店員:はい、あちら、右奥にございます。(在那边,右边的最里面。)

李:すみません。(谢谢)

店員:すみません、大変お待たせしました。お席へご案内いたします。(很抱歉,让您久等了,请跟我来。)

李:すみません、子供の椅子をお願いします。(不好意思,请帮我拿把儿童椅。)

店員:すみません、只今持ってまいります。(很抱歉,马上拿来。)...[1]

对于我们外语学习者来说,这段对话或许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短短的一段话里,竟然有这么多的“すみません”。不过我们对照译文便很容易理解。由此可见,“すみません”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既可以替代“ごめんください”、“申しわけございません”等作为道歉表現形式,也可以代替“ありがとう”等作为感谢表現形式,还可以作为“いらっしゃいませ”、“もしもし”、“失礼します”以及“お愿いします”等拜托请求表現形式。这么多的含义同时集中于“すみません”一身,作为外语学习者的我们该如何更好的来理解呢?因此,本稿旨通过日本人的“和”意识、“義理人情”意识和“内外”意识三种社会民族文化心理,全面、客观地分析“すみません”。

二、日本人的三种社会民族文化心理

(一)“和”意识

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单一文化的国家,由于地理环境的特点,整个国家处于四面环海的封闭状态。自古以来日本人十分尊崇集体主义,他们强调的“集体主义”表现在个人与集体始终要和谐共存,并非对立, 应该融合为一体。他们害怕孤独,害怕被他人视为异类,因此日本人非常重视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字表示的是平稳,和睦,关系好,配合的意思,即人与人或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自古以来, 日本人都一直在强调“和”的精神。在远古的典型农耕文化的弥生时代就潜在着“和”意识的存在,如插秧和收割这样的农活都是大家互相帮助, 共同作业完成的,即使在今天日本部分农村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公元7 世纪初, 受到中国儒家思想提倡的“德政、礼治和人治, 强调道德感化”的影响,圣德太子于604年制定的《十七条宪法》开头就写到:「和をもって貴しとなし、さからわないことを尊ぶべし」(以和为贵、无忤为宗)。“以和为贵”的理念,是日本精神的重要精髓,是日本人生活、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日本人注重“以和为贵”的文化意识,并自然而然地将这样的“和”的精神意识渗透到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

(二)“義理人情”意识

日本的“義理人情”是由“義理”和“人情”这两个词汇合并而成。“義理”用汉语来说可以表示为“情义、情面、正义、情理、礼节”等,乍一看作为中国人固然容易理解。然而,日语的“義理”一词虽源于汉语,但与汉语所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指出:日语的“義理”既与中国儒教无关,也非来自东方佛教。它是日本独有的范畴,不了解“義理”就不可能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所谓“義理”是指人应该遵循的正确的道理,为免遭世人非议做不愿意做的事。一个人必须报答“義理”就像必须报答“义务”一样。[2]可以说“義理”是日本民族的伦理及道德规范,作为亲子、主从、师徒、本家分家等上下关系中相对于下位者的上位者所拥有的一种强大得不可抵抗的力量,以及如亲戚知己之间的馈赠惯例等作为朋友近邻之间的对等关系中所必须遵守的道义。这样一种理念在日本人的民族心理中形成固定意识,对日本社会生活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人的自然感情、自然欲望的“人情”是任何人都有的对自己、家人、朋友等流露的自然的感情。关于“義理”和“人情”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義理”表示人应该履行的正确的道理,并不会与人情产生相互对立的关系。但是“義理”含有“公”的意味,而“人情”则具有“私”的意味。由于长期的封建制强化,在一定程度上“義理”逐渐被形式化、非人性化,很多人受“義理”的束缚而苦不堪言,人们认为与“人情”相比更应注重“義理”。例如出于对于君主的“義理”而杀害自己的子女就是一种典型的例子。在日本人的社会生活中“義理”和“人情”是一对特殊的存在,这两者在日本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往往互相交错矛盾,这样的局面往往让人倍感为难,虽然如此,这样的一对特殊矛盾关系却已经渗透进日本人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義理人情”作为日本民族心理的传统观念的一个部分,是规范日本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義理人情”意识作为日本民族所特有的一对特殊的关系在日本人的民族心理中根深蒂固。

(三)“内外”意识

众所周知,日本社会内外意识非常明显。“内外”意识是日本文化的体现,是日本社会民族心理的体现。例如,日本的房子一进门就会有一个叫做“玄关”的地方,甚至很多家庭的玄关都有一个台阶,玄关就是用来分隔屋内屋外的地方,在进出房屋之前日本人就会在玄关这个地方脱鞋穿鞋。金田一春彦在《日本語の特質》中也说到这样一种情况:“日本人は自分を紹介する場合に自分の職種を言わないで、会社の名前を言います。たとえば、自分は事務関係をやっているとか、あるいは技術関係をやっているとかは言わない。運転手さんでも門衛の人でも、自分は何という会社に勤めている、と言います。”[3]日本人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不说自己的职业,而说自己公司名称,或者说自己在某某公司工作。这也是日本人集团“内外”意识的体现。因此,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外国人这样抱怨到:“要融入日本社会实在是太难了。”,其实这就是受到日本人“内外”意识的影响。日本人的“内外”意识不仅表现在行为上,还更突出地表现在语言表达方面。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讲话,日本人都会以极强的“内外”意识处理好彼此的关系。说话时一定要清楚对方是圈内人还圈外人。对日本人而言,“圈内”一般指的是亲属家人、自己集团内部的人、自己的所属团体,“圈外”一般指的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其他集团的人、其他所属团体。当然,所谓的“圈内”与“圈外”之间的界线也是会根据时间、立场、距离等的变化而变化。对待自己圈内的人,会有一种亲近感,能彼此释放自我,吐露真言;而对待圈外人,则心理上就会有一定的距离,语言表达上也该注意礼貌得体。

三、从文化心理来看“すみません”

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与其民族和国家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有着密切关系。一个民族语言思维的形成,是受其文化心理意识影响的。而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又自然地在语言中体现出来。日语“すみません”作为一个使用频率高和使用场合多而广的词语,同样是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的产物。

(一)从“和”意识来看“すみません”的道歉表現形式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日本人都希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 すみません”的卑微、柔弱,往往能够弱化对方的防范意识,从而赢得他人的同情和谅解。正可起到维系与他人融洽、协调关系的纽带的功效。

1. 道歉时使用。例如:

① 昨日お電話するのを忘れてすみません。/ 对不起,我昨天忘了给你打电话了。

② A:恐れ入りますが、窓のシェードをおあけください。/不好意思,请您打开遮光板。

B:はは、そうでしたね、すぐ寝ようと思ったもので、すみません。/啊,是啊,我想马上睡觉就给关上了,很抱歉。

当自己做错事情, 给别人带来麻烦、不便时, 需要向对方表示歉意。主动说一句“すみません”可以化被动为主动, 缓解对方对自己的不满, 起到润滑人际关系的作用。“すみません”的道歉表现形式的频繁使用,正是“和为贵”思想的体现。

2.委婉拒绝对方时使用。例如:

① A:コンサートのチケットを2枚もらいました、一緒に行きませんか。/我有两张音乐会的门票,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呢?

B:すみません、ちょっと都合が悪いですが⋯。/不好意思,我不太方便⋯

日本人喜欢谈话的时候仍与对方的思想互相保持一致,不会直接对对方说“不,不是的。”当想要拒绝对方的邀请和要求等时候,使用「すみません」一词,既能对友人的好意表示出自己的真诚歉意,又能委婉、含蓄地谢绝他人的邀请,而不驳别人的面子。这种言语中暧昧的表达方式正是为了追求人与人的“和”关系。

(二)从“義理人情”意识来看“すみません”的感谢表現形式

日本人产生某种行为的时候下意识中会想到“别给别人添麻烦”。“别给别人添麻烦”这样的民族文化心理来源于日本社会传统的“恩情”观念,体现在他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恩情”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所谓的“義理”,另一种是偿还的“人情”。使用“すみません”表达谢意时, 一般是说话者感觉使对方费了心, 给对方添了麻烦或带来负担的场合。例如:

お茶をどうぞ。- あっ、すみません。/请喝茶。啊,谢谢你。

ちょっとお手伝いしただけなのに、こんなにたくさんお礼を頂戴してしまって、本当にすみません。/我就帮了一点小忙,还得到这么多谢礼,真是不好意思了。

它除了包含有对对方的谢意之外, 最主要的是表达出一种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 因为给对方增添麻烦而产生的内疚之情。因此,“すみません”的感谢表现形式就是日本人“義理人情”意识的体现。

(三)从“内外”意识来看“すみません”的拜托请求表現形式

日本人一般按自己置身的环境来区分“内”和“外”。他们对“内人”和对“外人”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对内不讲客气,甚至在接受家人的好意也不会感到愧疚和歉意,因为他们认为那是不需要偿还的;而对外则是随时随地都要遵守社会的生活规范。因此,日本人家以外的公共场合会时常冒出“すみません”,而在家里却几乎绝口不提。

1.打招呼时使用。例如:

① 客人:すみません。/有人在么? 服务员:はい。/来了。

② A:すみません、王さんですか。/请问,您是王先生么?

B:はい、王です。/是的,我是小王。

③すみません、李と申しますが、先ほどバスに傘を忘れてしまいまして。/你好,我姓李,刚刚把伞忘在公共汽车上了。

与初次见面或者擦身而过的路人打招呼的时候,用上“すみません”会让人感觉说话人更有礼貌。即使马上找不到恰当的招呼语,先来上一句“すみません”,也能拉近双方的沟通距离。

2.拜托别人时使用。例如:

① すみませんが、道をあけてください。/劳驾,请让下路。

② ああ、すみません、ちょっと洗濯物をお願いしたいんですが。/啊,麻烦你,我需要洗衣服务。

有求于他人,成全自己愿望的时候,必然要乞求和求助于他人,这时的“すみません”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求助礼貌用语,使用得当,可以赢得他人的理解和真心帮助。

3. 向他人询问、打听的时候使用。例如:

① すみません、ちょっと席を倒してもよろしいかしら。(後ろの人に聞く)/请问,我可以把座椅向后面调一下吗?(向后面的人询问)

② すみません、JRとレンタカーを組み合わせたら安くなるって聞いたんですが。(请问一下,听说JR和租赁车组合起来可以便宜一些。)

当向他人询问、打听,特别是向陌生人打听某事、某人、某路时,“すみません”可以成为要打听内容的前奏和开场白,能够引起他人注意。

综上所述,语言不只是表现人与人感情的手段,语言形态本身当中也渗透了人的心理。日本人的“和”、“義理人情”、“内外”等意識是日本社会人与人关系中存在的特有的文化心理,而“すみません”虽然只是一个简短而又常用的词汇,却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这正是日本民族文化心理影响下产生的结果。因此,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只有先理解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 克服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的语言障碍才能够真正的掌握语言本身。

[1] 李振东. 实用旅游日语进阶话典[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117.

[2]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M] . 吕万和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3] 金田一春彦. 日本語の特質[M]. 东京:日本放送出版協会,昭和58年.

Analysis of すみませんby the main cultural psychology of Japanese

HUANG Yan

(Z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The consciousness of harmony,giri-ninjo,inside and outside are unique cultural psychologies that exist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beings in Japanese society. The formation of Japanese language is affected by these cultural psychology.すみません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Japanese words for greeting, which has a profou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meaning is especially rich. It is used no only for an apology, but also for thanks,request,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and so on. These papers try to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analyze its use of different occasions through these three aspects.

すみません;Cultural psychology; harmony; giri-ninjo; inside and outside consciousness

H36

A

1673-1417(2014)01-0024-05

2014-01-18

黄妍(1985—),女,福建漳州人,助教,学士。

(责任编辑:林劲)

猜你喜欢
人情民族意识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多元民族
不要透支人情
人情之美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