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研究与实践——以漳州市农业学校为例

2014-02-05 11:55洪森辉朱兆军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漳州技能中职

洪森辉,朱兆军



中职学校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研究与实践——以漳州市农业学校为例

洪森辉,朱兆军

(漳州市农业学校,福建 漳州 363000)

在当今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学生难教、难管的情况下,以活动项目为导向,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以学生养成教育、技能实训和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等为主要项目的教育活动,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让学生有事可做、学有所成,从而接受学校教育,提高班级管理效果。

中职学生;活动项目;班级管理;策略与方法

班级作为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基本单位,其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由于“普高热”的影响和中职生源质量的相对降低,当今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学生难教、难管的问题。然而,管理“差秧”虽然费时费劲,但总比没秧好,更何况秧苗的好坏不是决定丰收与否的唯一因素。因此,与其无力改变现有的招生制度,不如换个眼光看生源,换个思路和方法教学生。我们的教育对象虽然文化基础差、厌学,但活动能量大、接受信息快,可塑性较强。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针对当今中职学生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中创设多种活动项目,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让学生有事可做、学有所成,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下面以漳州市农业学校为例,通过学生养成教育、技能实训和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等为主要项目的教育活动,阐述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一、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理念

(一)以活动促管理理念

古人云:“无事生非”。一个班级出现混乱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无所事事,他们没有事情做,或者内心里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所以,培育一个班级核心的内容是让学生有事情做,而不是压制或者变相的压制,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事情做,当他们感受做事情会带来喜悦时,他们才会专心一点,而忘记其余[1]。一位教育家说:“只有让广大同学都动起来,才能激活灵魂,才有最佳的教育事实”。

(二)企业项目管理理念

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也借鉴和吸收了企业项目管理理念,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把学校和班级活动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板块,通过开放的、民主的途径选出活动项目负责人,这个活动项目负责人类似于企业管理的项目经理,对自己负责的活动任务进行策划和实施[2]。项目管理涉及范围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作为总负责人的班主任在项目管理中,进行活动前审核计划、活动中跟踪纠偏和活动后总结评价,根据项目完成的结果,对项目负责人及相关学生进行总结评价,做好的给予表扬,适当加分(学生个人或小组可以事先竞标分数领项目);做差的帮助查找原因,也适当减分,奖罚分明,以奖为主。学生一学期各方面所得量化分值,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和学生干部竞选等主要依据。

二、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意义

实施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意义有三方面:一是有较多适合中职学生活动的项目和相应的管理办法,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以活动促进班级管理的目的。二是以项目管理理念组织活动,可以更好地培养班干部,提高班级自我管理的能力。三是较好发挥团队精神,增强学生自信、自律与合作意识。

三、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策略与方法

(一)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培养学生“第一技能”

有调查报告指出: “企业最看重中职毕业生的两个品行即诚信与守时,专业技能次之,如果毕业生的技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可以通过岗位培训很快得到解决,但如果弄虚作假,不守规矩,不仅很难在短时间里改变,而且还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产品的质量”。这个调查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说明了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就业“第一技能”,有助于学生更具体地认识到良好品行对从业、对人生的意义,从而能更积极地配合学校教育[3],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1.以晨跑活动规范学生的守时行为

在当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一些学生在初中时期所形成的厌学、自由散慢、无组织纪律等不良行为,在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上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迟到和早退现象,此风不正,何以正校风、学风。重塑课堂第一纪律,当以学生守时为先。

漳州农业学校以组织学生晨跑活动为突破口,规范学生守时行为。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晨跑券激励办法引导学生开展晨跑活动,于早晨规定时间内,学生在学校操场跑道上每跑完一圈,就奖励其一张晨跑券,以每人每月40张晨跑券为基数,学生本人除了可获得本学期50﹪的体育课成绩外,还可增加个人量化总分(每张晨跑券为0.1分),学生获得晨跑券愈多,则加分也愈多;不够40张者,其体育成绩就不及格,这个规定要求不高,一般的学生只要稍为努力,都能达到这个要求。这个工作每天早晨由3-4个学生干部作为项目负责人轮流组织实施,每个月由副班长或体育委员收集和统计本班学生当月的晨跑券数量,交给班主任和体育老师。晨跑活动促进了学生主动早起锻炼习惯,第一节课迟到的人明显少了,学生上课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学校还加强教师课堂点名制度和班主任督查工作,多种措施并举,规范了学生的守时行为,严肃学校课堂纪律。

2.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只有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才能促成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首先,借鉴企业7S管理模式来对教室、寝室、实训室及校园环境的管理,让学生逐步养成“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安全(Safety)、节约(Saving) 、素养(Shitsuke)的良好习惯和职业素养。通过班会、校会和校园文化广泛宣传,让7S管理模式的内涵和意义深入广大师生心中,使每一班、每位学生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规范标准。在班级具体贯彻7S管理上,进行任务分解,把整个模式内容分解成诸如卫生整洁、环境布置、文明礼仪等一个个项目,每一项目产生项目负责人,分区包干,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为了使7S管理目标能落到实处并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行动,学校加强检查与评比工作,制定了相关检查与考核制度,用7S管理模式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其次,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锻炼,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严格的工作制度、规范的操作流程,实地培养学生严谨、规范、有序的行为习惯。第三,师者为范,以老师的榜样教育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的,老师首先要先做好,通过老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教育得法、贵在坚持,就能让学生善在心底、行在点滴,逐步提升个人职业素养,提高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的契合度。

3.以劳动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劳动实践教育是漳州农业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在漳州农业学校办学史上和学生成长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漳州农业学校每个新生班级仍然保留一周一次的校园劳动实践课,让学生参加除草整地和校园整治等劳动实践,这既是对学生体能的一种锻炼,也是吃苦精神的培养;除了劳动实践课外,学校还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各种打工锻炼,增加历练,积累经验;此外,通过校企合作,把企业一些来料加工项目如食品包装、零件装配等引入学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劳动虽然辛苦,却很锻炼人,对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今后在企业立足和发展,都很有帮助。漳州农业学校许多毕业生之所以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踏实、能吃苦,这与我们农校历来重视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强化专业技能实训,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型教育,技能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核心。学一技之长,做合格公民,是漳州农业学校人才培养基本目标,为此,我们着重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1.做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对于新生今后在校能否端正思想、认真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漳州农业学校通过师生专业座谈会、优秀校友报告会、组织新生参观校庆成果展览和参加专业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广大新生亲身感受浓厚的校园文化和专业魅力,以稳定思想、明确方向,初步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

2.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实训

专业实训活动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按照项目教学法模式,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能力为目标,把专业各课程岗位技能分解成相对独立的项目进行实训教学,结合多种形式的课外技能练兵活动,把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学技能强素质的主线上来,主要做法是:一是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全校统一规划,统一考评规则,考评优秀的可获得学校相应的表彰和奖励。二是学校在毕业班学生技能考证、订单农业及专业科研项目等方面,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锻炼,从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实行企业订单教育模式

“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是当今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重要举措。漳州农业学校地处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高优农业企业多,学校主动与企业联系,通过“工学交替”、“订单教育”模式,先后与福建超大农业集团、厨师集团、立兴集团和厦门园博园经营管理公司等企业建立了一系列“订单教育班”[4]学校根据教学计划让学生阶段性进入企业跟班见习,直接参加生产过程,或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指导,改变单一的师生教学模式,给学生以新鲜感,提高其学技能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更好掌握专业技能。

(三)积极开展课余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

课余生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在中职学生的精神生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中职学生没有升学压力,空余时间多,加上课余生活较单一,学生容易无事生非,给学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尽可能多地开展各种课余活动,让学生有事可做,就不易做错事。

1.开展富有特色校园文化活动

学生书法活动是漳州农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有自己特色一种校园文化。学校有较好书法师资条件,有自编的教材和书法练习册,每位新生人手一套,要求全校学生在校期间写一手好字,每天至少要完成一张书法练习作业,各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评比,好的书法作业,在班栏或校栏展示,形成了学书法、比书法的良好氛围;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书法进步,学校还制作学生书法达标证书,颁发给书法练习达标的同学,以此推动学生书法活动持续开展下去。阳光体育也是漳州农业学校课余文化活动的一个特色,学校体育设施较为完善,除了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多种球赛外,还组织一些趣味性运动项目,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而以班级为单位的8字跳绳和拔河比赛等更能激发集体的斗志,增强团队精神和班集体荣誉感。学校特色校园文化还表现在专业文娱活动上,文娱活动与专业技能表演相结合,可以相得益彰,其中的文化创意,可圈可点,深受全体师生和企业来宾的欢迎。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班级管理也变得更简单、有效。

2.发挥专业技能竞赛的引领作用

技能是靠练出来的。单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需要投入更多的课余时间来训练,尤其是在技能竞赛成为当今职业教育一大特色的背景下,学生的课余时间愈加宝贵。漳州农业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科技文化节,把推动学生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与提升学生素质结合起来,通过校园歌手大赛、征文比赛和书法作品、手工艺品的展示等活动,让学生从活动实践中体验成功与快乐。

3.提高学生社团活动范围和质量

中职学生有劣势,也有优势,他们活泼好动,有自己爱好和特长,需要一个自我表现和成长的平台,学生社团活动可以发挥其优势,引导他们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对于培养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大有帮助。漳州农业学校虽然有文学、球类、棋类、舞蹈、礼仪、剪纸刺绣、书法绘画等多种社团组织,但发展不平衡,要带动大多数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还尚需努力,因此,学校要加强对社团的指导,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和经费,扩大活动范围,提高活动质量,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和发展。

4.开展学生校园创业活动

在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下,将创业活动与学生课余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中职学生一个很好的实践锻炼机会。漳州农业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校园面积603亩,其中农作物、果蔬花卉和畜牧场基地305亩。良好的教学基地给学生校园创业实践提供的有利的条件。过去农学专业师生向学校承包水稻制种任务,牧医专业师生承包学校猪场的校园创业做法,为现在学生继续发扬光大,相关专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尝试校园创业,他们自由组合,各出部分资金,利用学校的场地和设备,或养鸡、养兔;或制作糕饼、蜜饯;或种植食用菌等创业形式,产品自行销售、成本独立核算。校园创业规模虽小,却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合作精神。

以项目为导向的班级管理作为漳州农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一个研究课题,经过近三年来的探索与总结,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当今中职学生遇到难教难管的瓶颈时,这一管理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然,用量化分(相当于企业给员工发工资)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在一定程度体现公平与效益,也有它的局限性,不容易量化的项目还要以精神鼓励等方式为主,但最重要的是,采用活动项目和管理方式要为学生所接受,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和引导作用。

[1] 梅洪建. 班级委员会,蓬勃班级与学生[J]. 福建教育,2012(9):59-61.

[2] 冯彦庄. 班主任工作策略[M]. 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3] 方展画. 为“第一技能”喝彩[N].中国教育报,2013-10-8(5).

[4] 何小青. “订单教育”是一项“三赢”的发展策略[J]. 农业职业教育,2007(1):1.

Vocational schools project-oriented class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A Case Study of Zhangzhou Agricultural School

HONG Sen-hui, ZHU Zhao-jun

(Zhangzhou Agricultural School, Zhangzhou, Fijian, 363000, China)

In today's prevalent in vocational schools to teach students is difficult, difficult to manag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in order to project-oriented activitie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develop students' education, skills training and a rich cultural life after school education major projects in Class Management activities through effectiv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o that students have something to do, learn something, and thus receive school education, improving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vocational students; activities; 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methods

G718.5

A

1673-1417(2014)01-0096-05

2014-02-18

洪森辉(1964—),男,福建龙海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学生教育与管理。

(责任编辑:马圳炜)

猜你喜欢
漳州技能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南康漳州龙
福建漳州面煎粿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