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40例

2014-02-07 08:23文天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羌活柴胡小儿

文天鹰

(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萍乡337000)

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40例

文天鹰

(江西省萍乡市妇幼保健院,萍乡337000)

目的 探讨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柴葛解肌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布洛芬颗粒治疗,并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大于对照组(80.0%),且P<0.05。结论 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高热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柴葛解肌汤;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中医药疗法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且热度的高低、热程长短等情况直接影响疾病的进展和转归。柴葛解肌汤出自中药专著《伤寒六书》,具有辛凉解表之功效,本文就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并探讨其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最小的3个月,最大的5岁,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发热,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流涕、鼻塞以及头疼等症状,且均符合《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中制定的小儿上呼吸道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表里俱实,症见高热面赤,口干渴,舌红苔黄,脉浮数。所有患儿均为急性起病,病程≤3d,腋下体温≥38℃,且所有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常规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均正常。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患儿,观察组给予柴葛解肌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所有患儿应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柴葛解肌汤药物组成包括柴胡12g,黄芩6g,葛极9g,甘草3g,羌活6g,白芷6g,芍药6g,桔梗6g。对表寒重、恶寒发热患儿加羌活、白芷各6g;对咽痛明显患儿加射干6g,马勃10g;对痰多患者加清半夏、陈皮各10g;对咳嗽明显的患儿加白前10g,紫菀5g;对热甚心烦患儿加黄连、栀子个10g;对出汗较多患儿加生龙骨5g;对热绵延患儿加白薇10g。加生姜3片,大枣2枚,石膏12g(以上各药用量为两岁以上小儿用量,两岁以下小儿用量依具体年龄酌减);用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400ml,采用少量频服的方法,分4次服用,3d为一个疗程。

1.2.2 对照组 给予西药布洛芬颗粒(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10950286)治疗,用温开水冲服,每次5mg/kg,每天1~2次。

1.2.3 观察方法 两组患儿均3d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判定。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3d后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有效:治疗3d后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体温下降至37.5℃以下;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体温在37.5℃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并应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流涕等,中医称之为感冒。根据中医理论,小儿感冒发热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口鼻而入,侵袭肺卫,卫表不和,所以可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因此对于小儿感冒宜疏风散热、清透里热[1]。

柴葛解肌汤记载于明代陶节庵所著的《伤寒六书》,方剂主要包括柴胡、黄芩、葛根、甘草、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等十一味药物,主要功效为发汗利水,解肌清热。方中柴胡、葛根解肌发表为君;石膏、黄芩清内郁之热,羌活、白芷散外感风寒为臣;桔梗宣肺利咽,芍药和营泄热为佐;生姜、大枣和营卫,健脾胃为使,同时羌活配石膏可清透内蕴;柴胡配黄芩可引领邪热外出;白芍配甘草可除咽嗌、取浮热,总之诸药合用可共奏辛凉解肌,兼清郁热之效[2]。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柴胡、葛根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因而可以起到退热消炎、抗病毒的作用,同时还可减轻对肺部的损伤,且柴胡、生石膏还具有镇痛镇静和退热的作用。

在本组的资料中,对应用柴葛解肌汤治疗的观察组和应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治疗3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大于对照组(8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柴葛解肌汤治疗上呼吸道高热患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在口服药物时可能不能很好的配合,因此可采用少量频服的特点,这样药力也可时时相继,同时还可增加小儿用药依从性。

[1]张燕,于兆荣.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肺炎高熟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2(2):179-180.

[2]眙民,许梅,杨冰,等.柴葛解肌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6(4):161-162.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27

1672-2779(2014)-05-0051-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刘 昂

2013-11-13)

猜你喜欢
羌活柴胡小儿
云南宽叶羌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应用前景探讨
夜盗小儿(下)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羌活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柱层析用硅胶对羌活中主要成分的影响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