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微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2014-02-14 02:47张云勤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空中课堂微课课堂教学

张云勤

大学英语微课程教学实践探究

张云勤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外语与商贸学系,广东广州510075)

微课程作为新生事物,已经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阐述微课程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分析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微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以期为大学英语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信息化环境;微课;大学英语

步入“微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名词已经深入人心。在教育领域,“微课”也是方兴未艾,炙手可热。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组织模式,微课在中小学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微课教学也为大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从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的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2012年12月—2013年8月)中可窥一斑。全国各省市众多高校教师参与了本次微课教学比赛,对微课教学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以期从教育自身切入,通过技术解决教育发展上的疑难问题。本文顺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结合我们学院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对大学英语课堂结构与学习方式进行改革,设计开发微课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一、理论概述

微课程(microlecture)概念,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创[1],并提出了设计微课程的五个步骤:(1)罗列教学中的核心信息;(2)写出一份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3)录制1~3分钟的视频;(4)设计课后任务;(5)上传视频与课程任务到课程管理系统[2]。

Morris认为,Penrose所倡导的微课程概念依存于网络课程的形式,能够为现实课堂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3]。Open Education也认为微课程将成为网络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4]。

国内学者胡铁生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他认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5]。张一春教授将“微课”定义为: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6]。

由上述可知,微课不是对传统课堂内容的浓缩,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构,再依据一定的知识内在联系进行建构,对分解的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制作配合视频资源的教学素材,比如教学设计、PPT课件,思考题、教学反思等等,让学生实现选择性的个性化学习。其精髓在于学生通过学习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和视频,不仅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而且还使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时代的眼光看问题;不仅可让学生按已有的知识结构自主学习教师的劳动成果,而且还可让学生体验到从事智力探究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掌控者,而是教师用探究的方式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摆脱了课堂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真正成为了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发现问题自我建构概念的人。

二、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模式设计

(一)背景介绍

现在高校的学生大都是“90后”的新生代,3G手机、Ipad、电脑等数码产品在他们中间已经非常普及,实施微课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目前我们学院已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无线网络已覆盖校园,且费用低廉,学院信息化建设已走在全国高职院校前列,创建了完备的数字化校园及学习体系,建立了教学资源“空中课堂”平台。大学英语课程的空中课堂栏目包括:教学活动、图片资料、文献资料、课件、教材推荐、网站推荐、竞赛资料、虚拟实验、视频资料、图书推荐、学生优秀作业成果展示、游客建议等众多栏目。

任课教师可以在空中课堂上传微课程及其配套资源,学生可以下载或在线学习微课程。同时,借助空中课堂,任课教师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可以通过空中课堂栏目下的作业系统进行在线练习和在线测试,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情况进行监测,并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二)微课教学模式设计

在信息化环境下,笔者尝试将微课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设计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微课视频制作及素材开发、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课堂上师生合作,知识深化阶段以及课后总结反思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微课教学模式

1.课前自主学习。为了支撑师生在课内外的教学互动,在上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按照各单元听、说、读、写的任务,利用思维导图,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微课地图,然后针对微课地图中的每个要点,对应分别录制分解成若干片段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例如,以写作任务Memo(备忘录)为例。老师在上课前,完成有关Memo写作的两到三个视频的录制(利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V6.0.2版本以及会声会影软件),并把这些视频上传到空中课堂,学生可以自行下载或者在线观看。同时,我们根据Memo写作的原则与要点,设计一些了思考题,并给出一些反面案例,也做成教学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资源学到的知识进行辨析与判断,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同时,为了配合视频资源,我们撰写了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学习视频内容,并进行自我检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的空中课堂栏目,相互讨论学习内容,发表学习体会与感悟。当然,也可以就碰到的疑难问题及时与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实时互动,完成自己对Memo写作的知识建构。

2.课上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就是意义的建构过程”,认为应抛弃真理的概念,代之以“可行性”,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所以微课程教学中,我们提倡让学生提前学习视频材料,以实现个性化教学、自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的获得在于一定的情景中,学习者通过内部协商(自我协商)与外部协商(相互协商)完成意义建构。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针对Memo写作,我们展示了基于真实情景的某一公司内部的Memo实例,并提出了问题,让学生根据之前自主学习Memo写作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对Memo实例进行分析,开展协作与探究,合作学习。根据第一阶段学生在空中课堂中交流的问题以及教学重难点,教师提炼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对Memo的写作要点,语言特色、格式要求等问题有了明确的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讨论热烈,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信息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引领者与指导者,完成了从单向信息输出到双向意义建构的转变,课堂气氛得到了改善,学生学习的效果也明显得到了提高。

在学生掌握了Memo写作技巧之后,教师通过空中课堂的作业系统,给定情景,布置Memo写作任务,学生将完成在线作业,实现知识的输出。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择优挑选优秀学生作业,在空中课堂进行展示,供大学课程所有班级的学生学习。

3.课后总结反思。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学生在空中课堂平台上写下学习反思,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同时,我们也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在学习Memo写作的学习过程中,彼此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在培养学生自发、主动解决学习问题的同时,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这是未来工作岗位上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课程学习中,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就要求我们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而不是仅仅是总结性评价。我们制作了课程过程性评价表,采取生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多元化评价,学生的良好表现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与自信心。

三、课堂实践的反思

笔者在所教授的大学英语课程中使用了微课模式后,感受到了学生带来的惊喜,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远超出笔者的预期。通过二多月的微课教学后,笔者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83.7%的学生表示喜欢微课这种教学模式,91.2%的学生基本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这种模式下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微课的适用性局限

微课程本身短小,精悍,时间长度有限,当面对具有较复杂逻辑体系的知识时,其学习效果会逊于具有较大容量的学科教学这一方式[7]。对于大学英语课程而言,对于音标、词汇、句子、语法等学习内容都具有相对短小、精悍的特点,是相对较为独立的知识点,适合制作微课;相比较而言,段落、篇章的信息量大且复杂,需要学习者更多连贯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这不太符合微课片段化的特点。因此,篇章、段落的学习不适宜制作成为微课学习内容。我们不宜过多地去为了“微课程”而走“微课程”的形式,对于篇章、段落等教学内容,我们还是采用讲授+提问,情景+任务等灵活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微课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没有人是趋势的对手,我们只能做趋势的朋友。微课已发展到一个重要关口,国家要大力推广微课了[8]。微课带来的直接变化是教师要更加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制作微课视频与教学设计,需要更大的信息量、更多的时间来备课;在课堂上,教师已经不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源泉,教师已然成了学生共同学习的主体,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筛选教学内容,设计正确的学习路线,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做好学习效果评价等。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趋势,上好微课,教师需要更扎实的知识储备。

(三)微课教学视频质量有待于提高

微课视频虽然具有零碎化、片段化的特点,但是,微课的资源也应注重视频的整合性与系统性,微课的制作是系统的,立体化的工程。目前,我院的大学英语课程的微课视频资源不够完善、不够丰富,质量也有待提高。随着微课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也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微课教学视频质量:一是选派教师参加微课培训。目前,我们已分派老师参加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在深圳举行的微课培训(2014年1月11-14日),学习微课教学设计与视频制作等;二是举行教研会议,观摩学习已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并对微课制作的质量进行研讨,不断改进提高;三是与学院信息中心加强合作,形成微课制作团队,加强微课视频的后期制作,提高制作质量。

通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反馈,我们了解到微课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认真学习了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资源,完成了学习任务和练习,他们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他们更有效地学习独立的知识单元,在课堂上能促进思考,学习更有收获。学生带着目的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也让他们收获了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兴事物,微课正处在发展起步阶段,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甚至培养出一批具备现代化教育技能的“超级教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9]。目前,微课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们都在不断地摸索着前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这一模式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这是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Shieh 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9,55(26):A1,A13.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2013(1):65-73.

[3]Morris L V.Little Lectures?[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2009,34(2):67-68.

[4]Open Education.Online Education-Introducing the Microlecture Format[EB/OL].[2013-11-20].http://www.openeducation.net/?s= microlecture.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6]张一春.如何理解微课?——微课的“四微特点”[EB/OL].[2013-11-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shyl.html.

[7]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3-14.

[8]郑晓军.微课已到重要关口,微课研究准备好了吗?[EB/OL].[2013-11-20].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1a0210102e6gs. html.

[9]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Microlecture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ANG Yun-q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Department,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75,Guangdong,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education will inevitably face the tremendous changes with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Microlecture,as a new-born thing,has arous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educators.Based on the connotations of microlectur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easibilities of applying the mode of microlecture into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and tries to improve and modify the mode better,with the expectation of prompting the teaching effect of College English.

informationized environment;microlecture;college English

H319.1

A

1007-5348(2014)03-0189-04

(责任编辑:明远)

2013-12-10

张云勤(1966-),男,安徽淮北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外语与商贸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空中课堂微课课堂教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空中课堂”解忧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为空中课堂插上有效的翅膀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空中课堂百园千课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