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肾祛痰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0例临床观察※

2014-02-28 08:07吕志超丁林
河北中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化瘀通络白蛋白

吕志超 丁林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河北唐山 06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病,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的老龄化、环境污染及吸烟等社会问题的加重,COPD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增多的趋势。COPD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导致呼吸肌容易疲劳,免疫功能受损,肺部感染反复发生,严重者诱发呼吸衰竭,因此寻找有效途径预防和改善营养不良变得十分重要。2012-06—2013-05,笔者应用健脾益肾祛痰化瘀通络法治疗COPD稳定期4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3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确诊。

1.1.2 排除标准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及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衰竭患者。

1.2 一般资料全部75例均为我院肺系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50~78岁,平均(61.28±9.78)岁;病程3~14年,平均(10.35 ±3.25)年。对照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49~82岁,平均(62.15±10.11)岁;病程3~11年,平均(9.27± 3.19)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葛兰素史克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41)每次1吸,每日2次;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00194)1吸(含50 μg沙美特罗和100 μg丙酸氟替卡松),每日2次;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83)9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每日2次静脉滴注;鼻导管氧气吸入2 L/min,每日6 h。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肾祛痰化瘀通络法为基本方中药治疗。药物组成:黄芪20 g,白术10 g,茯苓10 g,淫羊藿10 g,补骨脂10 g,半夏10 g,瓜蒌15 g,丹参15 g,川芎10 g,地龙10 g。痰多色白,加紫菀10 g、款冬花10 g;咳嗽、气喘甚加紫苏子10 g、杏仁10 g;胸闷甚加枳壳10 g、薤白1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1.3.3 疗程2组均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 体质量指数(BMI)观察2组治疗前后BMI变化。

1.4.2 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变化肩峰和鹰嘴突连线的中点上方约2 cm处用二指紧捏受试者皮肤及皮下脂肪向外拉,使脂肪与肌肉分开,以卡尺测量折叠厚度3次,取其平均值。

1.4.3 实验室指标记录治疗前后总蛋白、白蛋白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BMI、TsF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BMI、TsF结果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BMI、TsF结果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40)对照组(n=35)治疗前治疗后BMI19.52±0.22 21.66±0.63*△19.16±0.1119.85±1.58治疗前治疗后* TsF(cm)8.28±0.208.72±0.10*△8.12±0.698.21±0.17*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BMI、TsF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治疗前后总蛋白、白蛋白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总蛋白、白蛋白变化g/L,±s

表2 2组治疗前后总蛋白、白蛋白变化g/L,±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40)对照组(n=35)治疗前治疗后总蛋白57.62±0.38 59.76±0.29*△57.97±0.1358.82±0.08治疗前治疗后*白蛋白34.54±0.27 35.08±0.07*34.48±0.2835.08±0.08*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总蛋白、白蛋白均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蛋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蛋白虽高于对照组,但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其发病原因最常见的为吸烟、粉尘、化学物及空气污染等,以上因素可引发气道慢性炎症,慢性炎症反应可诱发小气道病变和肺实质的破坏,这些病理学改变最终将导致气体陷闭和进行性气流受限[2]。COPD属中医学咳嗽、喘促、肺胀范畴。中医学认为,COPD涉及肺、脾、肾多个脏腑,病多虚实夹杂,稳定期患者则以肺、脾、肾亏虚为主,痰瘀在COPD发病中既是重要的病理产物,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首先,肺、脾、肾亏虚为病之本。肺气亏虚,使肺主行水及宣发肃降功能失职,津液停易为痰,痰阻气机,肺气上逆而喘咳不止。肺病日久,子盗母气,累及于脾,导致脾气亏虚,终致脾肺两虚,“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气之化源乏竭,肺失所主而见咳喘。脾虚,气血生化乏源,肌肉失养,而见四肢消瘦、体质量指数偏低等营养不良的情况。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虚及肾,损及肾气,可导致肾不纳气,《医贯·喘》曰:“真元损耗,喘出于肾气之上奔……乃气不归元也。”再者,痰瘀为病之标。肺主气,为水之上源,久病肺虚,肺失宣降,津液输布失常,停聚为痰;脾虚,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湿生痰,痰浊上贮于肺,而见咳痰;肾为水脏,久病肺脾之虚及肾,水失温化,聚而成痰。痰停于肺,肺气郁闭,心脉失畅而瘀,即痰阻致瘀;脾虚气血化生不足,致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瘀,即气虚致瘀;病久,邪气深入经络,经络不通,血行不畅即久病入络而瘀。故COPD缓解期基本病机为肺脾肾亏虚,痰瘀互结。治疗上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扩张支气管、抗炎;应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以祛痰;氧气吸入以提高血氧饱和度。中药方中黄芪补益脾肺之气而固表,卫气盛;白术长于健脾燥湿,茯苓长于健脾渗湿,两药配伍,一燥一渗,运利结合,使健脾除湿祛痰效力更强,杜绝生痰之源,培土生金;淫羊藿为阴中之阳药,直入命门,补肝肾之阴精不足,有温肾助阳纳气之功,补骨脂补肾暖脾,纳气平喘,两药合用,加强补肾纳气之功;半夏燥湿化痰止咳,瓜蒌清热化痰,二者燥润合用而化痰;丹参活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散瘀,地龙化痰通络平喘,借其蠕动之力和啖血之性,走窜攻冲以通络[3],三者共用活血行气,化瘀通络。全方共奏健脾益肾祛痰化瘀通络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抑制过敏和免疫反应、提高白细胞介素活性的综合作用[4];白术、茯苓可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白术还可促进胃黏膜恢复、肠管吸收,调节肠道功能[5-6];淫羊藿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谢,具有抗衰老等功效[7];补骨脂有降糖降血脂、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功效[8];半夏、瓜蒌皆能镇咳、祛痰,后者还可以抗炎,促进免疫噬细胞的活性及其吞噬能力,明显改善血瘀证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9-10];丹参、川芎能抗血栓,对凝血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1-12];地龙有平喘、解热、抗炎作用,还是具有抗凝血溶血栓双重作用、降压作用、免疫调节功效[13]。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总蛋白治疗后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且能明显缓解患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候。综上所述,应用健脾益肾祛痰化瘀通络法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稳定期的营养状况改善症候,控制病情进展,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 (8):453-460.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3.

[3]彭燕霞,安莉萍,肖明霞.从虫类药治疗类风关管窥“久病入络”学说[J].新疆中医药,2008,26(3):48-49.

[4]李玉,李晋,王虹.丹参、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1998,6(6):25-26.

[5]陈冰冰.白术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5):101-102.

[6]梁学清,李丹丹,黄忠威.茯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0(2):154-156.

[7]范曾丽,权秋梅.淫羊藿的药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64-9266.

[8]于悦,王亚静,皮佳鑫,等.补骨脂酚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2):174-176,封3.

[9]王新胜,吴艳芳,马军营,等.半夏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J].齐鲁药事,2008,27(2):102-103.

[10]滕勇荣,王连侠,张永清.瓜蒌药理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10,29(7):417-419.

[11]李卫祥.丹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北方药学,2013,10(3):34-35.

[12]杨雪梅.川芎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3):215-217,插1.

[13]刘调调,李晓红.地龙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7):529-531.

(本文编辑:董军杰)

猜你喜欢
化瘀通络白蛋白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