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40例临床观察

2014-02-28 08:07万柏松马宝贵张小文闫春青刘玉秀
河北中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携带者正气乙型肝炎

万柏松 马宝贵 张小文 闫春青 刘玉秀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河北迁安 064400)

我国为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发病大国,虽然经过多年的计划免疫干预,至2007年统计平均发病率仍达7.2%[1],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为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对于这部分患者是否需要治疗,按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要求,应根据肝脏穿刺结果来确定。2005-05—2007-07,我们对40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中药干预治疗,并与40例HBV携带者空白对照,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80例均为河北省迁安市传染病医院确诊的HBV携带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1~49岁,平均(35±14)岁;病程2~19年,平均(10.5±8.5)年。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0~50岁,平均(35±15)岁;病程2~20年,平均(11.5±7.5)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经肝脏穿刺,病理炎症分级G≥2[3]。G为炎症活动度,0级为无炎症;1级为汇管区炎症;2级为轻度碎屑坏死(PN,又称界面炎症);3级为中度PN;4级为重度PN,本研究均选择病理炎症分级≥2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本组患者仅要求避免过度劳累,均衡饮食,忌酒;不应用任何保肝降酶及抗病毒药物。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煎剂,药物组成:当归15 g,白芍药15 g,柴胡10 g,郁金10 g,茯苓15 g,白术15 g,炙甘草10 g,黄芪30 g,牡丹皮12 g。药品统一购入600 kg,专人保管,专人抓取药物,由全自动煎药机同条件下煎制。每人每次领取14 d药量,嘱冷藏保存。每日2次,每次150 mL。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检查方法观察前所有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腺苷脱氨酶(ADA)。对照组4周复查1次,治疗组每2周复查1次。生化检测采用西森美康chemix-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西森美康公司提供。观察12周后2组均复查肝脏穿刺。B超采用GE公司P5彩超及配套的一次性肝脏穿刺针。

1.5 疗效标准患者肝脏病理检查,炎症分级下降G≥1为显效;下降0.5≤G<1为有效;下降G<0.5为无效[3]。1.6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ALT、ADA及病理分级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12周后2组ALT、ADA及病理分级均有所改善,治疗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观察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治疗前后ALT、ADA及病理分级比较

2.2 2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例

由表2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慢性HBV携带者的治疗与否一直困扰中医学界,此类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不适、主诉,舌脉也可被其他状况所干扰,而不能提供准确的辨证依据。这就要求中医人借鉴组织病理这个观察手段,重新认识此病的病因病机,来确定理法方药。中医基本理论所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治未病”对指导治疗有良好的启示。此病病理提示肝组织有炎性损伤,说明仍有邪存于内,而机体正气不能逐邪于外,推测原因:一为正气不足;二为邪强难逐;再者,可考虑病邪所处位置较为特殊,正气无法充分发挥抗邪之功。所以,用药不可一味强调扶正祛邪,而应求表里畅达,营卫调和,使正气通畅无阻,发挥抗邪作用。选用“平衡阴阳,调畅气血”的治法治疗此类患者,已收良效[4]。

该研究所选用方剂基本上是以逍遥散为基本方,加入益气健脾、调畅气血之品。方中当归苦辛甘温,苦可泻肝,透发肝中郁火,辛可理血滞,甘即能缓肝之急,温以补气健脾;白芍药酸苦微寒,可养血滋阴,柔肝以缓急;二者相配,寒温调平,收散自如,共为君药。茯苓、白术健脾渗湿,助运化使后天充足,气血生化有源;黄芪补气升清,牡丹皮凉血活血,二者同用,则补气而不留瘀,活血而不耗气;柴胡、郁金相伍,也有行气活血之功,二者一收一散,相克相制;炙甘草调和诸药。

临床观察证实,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患者肝脏病理分级较前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费用低廉,未见毒副作用,为慢性HBV携带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由于临床观察病例时间尚短,对此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病毒载量变化及乙肝病毒e抗原血清转换方面的问题,尚未能总结出有意义的结论,有待研究。

[1]姚光弼.中国乙型肝炎治疗策略[J].肝脏,2008,13(3):188-189.

[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6,21(2):19.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 (6):324-329.

[4]万柏松,马宝贵,张小文,等.血清腺苷脱氨酶对慢性乙肝携带者病情评估[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8):104.

(本文编辑:李珊珊)

猜你喜欢
携带者正气乙型肝炎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社会支持研究进展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正气方天祥
藿香正气真的治疗中暑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我国女性艾滋病毒携带者的生育权选择探析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清风正气
与细菌携带者决战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