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临床观察

2014-02-28 08:07苏赐明雷龙鸣吴舸
河北中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太溪椎动脉颈椎病

苏赐 明雷龙 鸣吴舸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广西南宁 530023)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学习及工作方式发生改变,颈椎病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主要类型之一。2010-01—2013-01,我们采用辨证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并与单纯辨证推拿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100例均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7~65岁,平均(47.5±18.3)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5.5±12.2)个月。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6~65岁,平均(49.4±18.7)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32.7±10.8)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颈椎结核、肿瘤、梅尼埃病及严重骨质疏松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辨证推拿治疗。先采用推、拿、揉、按等手法进行颈椎病常规推拿治疗,如有颈段棘突偏歪者采用颈椎侧扳法,最后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加用不同的手法。气血不足证:加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循经推法;风寒阻络证:加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循经推法;气滞血瘀证:加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循经推法;肝阳上亢证:加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循经推法。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取穴:印堂、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太冲(双侧)、太溪(双侧)。患者仰卧于治疗床上,各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印堂针用平补平泻法,太冲针用泻法,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针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 min,留针期间行针2~3次后出针。

1.3.3 疗程2组均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1 d后继续下1个疗程,共治疗2~4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治愈:头晕、头痛、颈项痛等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颈肩部活动正常,肌力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明显改善,头晕明显减轻,颈肩部活动仍有轻度不适;有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均无明显改善[1]。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

由表1可见,2组治愈率及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变后累及颈部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颈椎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疾病之一。椎动脉型颈椎病则是因颈椎退行性变影响椎动脉对脑干或迷路的供血而引起以眩晕为突出表现的病症,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本病病情缠绵难愈,不仅对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整个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因其疗效显著而日益受到重视。与非手术疗法相比,手术疗法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且医疗费用较大,住院时间较长,手术期间对工作、学习、生活有较大影响。推拿治疗是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常用的非手术疗法,该方法能松解局部组织的炎性粘连,解除肌肉痉挛,纠正椎间关节紊乱,改善颈椎动力平衡,调整自主神经的功能活动,缓解对椎动脉、交感神经刺激,进而改善椎动脉血供。针灸疗法具有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之功效,并由此达到平衡阴阳和扶正祛邪的治疗目的。中医学认为,本病属眩晕范畴,多因气血亏虚,肝阳不足,致肝阳上亢而发病,也可因风寒阻络,气滞血瘀致病,但最主要还是肝肾气血不足所引起,常虚实夹杂,因此本病临床中多见于45岁以上人群,较其他类型颈椎病发病年龄要高。针刺治疗当以补益气血肝肾为主,兼以温经通络,调和气血。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太溪,且针用补法,则恰恰具有补益肝肾气血之功,故能治其本。再配合针刺头部印堂及“上病下取”之太冲,能通络平肝而治其标,且肝经的水湿风气主要经太冲受热而胀化向上冲行,因此针刺此穴对头痛、眩晕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2]。本研究结果显示,辨证推拿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辨证推拿治疗,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46-349.

[2]陈继岩,魏小明.推拿整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2943-2944.

(本文编辑:石康)

猜你喜欢
太溪椎动脉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温暖手脚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