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经穴位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痉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

2014-02-28 08:07魏洪顾圣高陆卫王晓玲
河北中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灯盏痉挛偏瘫

魏洪 顾圣高 陆卫 王晓玲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江苏启东 226200)

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痉挛状态是卒中后严重的后遗症,痉挛性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是卒中康复的核心和难点。2010-02—2012-12,我们应用阴经穴位注射灯基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痉挛状态35例,并与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3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确诊。

1.2 一般资料全部70例均为我院针灸康复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56~71岁,平均(62.0±8.0)岁;病程19~354 d,平均(72.59±24.52)d;其中脑梗死18例,脑出血17例;左侧偏瘫19例,右侧16例。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5~70岁,平均(63.0±7.0)岁;病程24~338 d,平均(74.61±25.49)d;其中脑梗死16例,脑出血19例;左侧偏瘫19例,右侧1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2组均内科基础支持治疗,包括调节血压、血糖、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改善脑部代谢,抗感染,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等。此外,2组均采用Bobath法(鲍巴斯法)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2]:①床上良肢位的摆放;②保持关节活动度;③松解身体运动控制点周围的肌肉痉挛;④肌肉痉挛的静态牵拉;⑤被动运动和按摩。以上康复训练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一对一”治疗,每次30 min。

1.3.1 治疗组取患侧极泉、曲泽、尺泽、大陵、阴廉、阴市、血海、三阴交、照海。患者俯卧位,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灯盏花素注射液(神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778),每次上下肢各取2~3个穴位,行皮肤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上述穴位0.5~1寸,如回抽无血便可注射。每穴0.3~0.5 mL,隔日1次。

1.3.2 对照组常规取患侧极泉、尺泽、内关、大陵、环跳、髀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穴。每次上下肢各取2~3个穴位,用常规针刺法,内关用泻法,尺泽直刺,用提插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余穴按虚补实泻操作。

1.3.3 疗程2组均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采用Ashworth痉挛分级(0~Ⅳ级)评价痉挛程度[3],显效:治疗后评分降低2级;有效:评分降低1级;好转:评分降低半级;无效:评分无改善。同时采用Fuel-Meyer评价(FMA)运动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情况。观察治疗前后Ashworth、FMA及BI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Ashworth、FMA及BI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Ashworth、FMA及BI评分比较分,±s

表1 2组治疗前后Ashworth、FMA及BI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组(n=35)对照组(n=35)治疗前治疗后Ashworth评分2.89±1.181.85±0.84*△2.82±1.212.28±0.92治疗前治疗后* FMA评分17.40±6.2060.50±11.70*△16.70±5.6054.50±13.20* BI评分37.80±15.9057.30±12.40*△38.50±12.7050.70±13.30*

由表1可见,2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均降低(P<0.05),FMA、BI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降低,FMA、BI评分升高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由表2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痉挛状态的发生与脊髓反射亢进有关。卒中患者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从而以牵张反射亢进为核心的运动控制紊乱所致。中医学认为,卒中后痉挛状态为风邪侵入人体,从外入内,由阳入阴,在于筋。《灵枢·寿夭刚柔》指出:“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风邪入筋则耗伤津液,筋脉失养,而致肢体拘挛。根据“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故治宜取阴经穴位治疗。

体表穴位刺激可疏经通络,舒筋缓急,通利四肢关节,调和气血,缓解痉挛。通过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缺血组织供氧,促进细胞新陈代谢等作用缓解症状[4]。Bobath疗法通过手法,对肌腹、肌腱连结部与皮肤感觉压力器的作用,通过信号传导使肌肉张力降低[5]。治疗组选取阴经多在痉挛肌群,对此处的经络及取穴点予以针刺治疗,可使其运动神经元通路兴奋,并使痉挛肌群的运动神经元通路抑制,抑制痉挛肌的激活,使痉挛得以缓解,从而达到调和阴阳、运行气血的作用[6]。灯盏花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作用,现代研究发现,灯盏花注射液具有扩张局部血管、抗凝、降血黏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7]。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降低,FMA、BI评分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阴经穴位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痉挛状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佟帅,苏李,吕海波,等.关键点针刺法配合康复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期偏瘫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5):399-402.

[3]李芳玲.针刺拮抗肌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794-796.

[4]张秋香.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35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5):690-692.

[5]王艳君,邢军,李永方,等.抗痉挛康复体位结合头针及高压氧治疗卒中偏瘫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6):883 -885.

[6]哈静,黄银兰,万明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偏瘫优势治疗方案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276-1277.

[7]贾巧,杜万红,杨霞,等.灯盏花注射液对老年人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09,38(11):992-994.

(本文编辑:董军杰)

猜你喜欢
灯盏痉挛偏瘫
灯盏乙素对OX-LDL损伤的RAW264.7细胞中PKC和TNF-α表达的影响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黑暗中的灯盏
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10种成分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